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通过异化和归化翻译法对英汉谚语进行互译,从中发现存在于宗教信仰、历史典故、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挖掘英汉之间的隐藏文化.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存在的差异是翻译中常碰到的问题.本文从语言习惯、民族心理、价值观念和社会环境几个方面探讨英汉两种语言的语用差异,并揭示其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关系,强调思维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动物谚语及其反谚语在交际活动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本文总结了动物反谚语的构成规律,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动物谚语及其反谚语在交际活动中的语用功能,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真正理解和掌握动物谚语及其反谚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使用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语用能力,并在语言学习中有效、得体、恰当地运用动物谚语及其反谚语。  相似文献   

4.
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语言中的精华。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习语像镜子一样真实反映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研究英汉习语,对更好地使用这两种语言、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宗教信仰这三方面对英汉习语进行比较与分析,从而归纳总结中西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理性根源。本文分别从英汉句法结构和语法范畴的不同特点,探讨了西方的逻辑理性思维方式与中国感性经验的思维方式对各自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英语国家的历史和英语民族的"开放性"使英语成为"世界性语言",它最广泛地向其他语言借用了大量的词汇,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包罗万象。而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封建意识、儒家思想及汉语本身的特点影响了汉语吸收外来词的积极性。因此,英汉吸收外来词在数量、途径、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也形成了各自的句法特征,在教学中应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状况,重点从句子的基本框架,句子展开手段,句子语序与句子成分的词性这4个方面来加强英汉句法对比,以帮助学生把握英语句法的基本特征,养成句法意识,输出合乎规范的英语句子,从而达到基本的交际目的和意图。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外语教学实际,从英汉语的可比性及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入手,说明了英汉语的共同性和殊异性。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句式、篇章结构模式对照,论述了外语学习中英汉语对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谚语是语言文化的精髓,言辞简洁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总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精炼性、民族性、宗教性、地域性及相对稳定性。随着时代的变迁,观念的颠覆,有些谚语陈旧而不合时宜,逐渐消亡淘汰;有些谚语又不断发展,推陈出新,通过逆向换位思考,采用换位、换词、戏仿、删减、反义等方法对原经典谚语进行重新梳理,构建了一个个全新谚语。其构建的基础依赖于原经典谚语本身的文本信息,学者自身的文化层次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历史起源,构成方式,施事特征和语用等四个方面对英汉被动结构的特征作了概述,分析比较了英汉被动结构的异同以及这种差异对英语学习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提高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能推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分析中英文旅游资料各自的文本类型特点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本文提出了若干个相应的翻译原则和技巧。这些技巧和原则包括:删减与调整、增词法、类比法、解释法。娴熟地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提高翻译质量从而使不同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因特网在信息领域的迅速发展,网络给英语学习者提供了无可计量的、生动的、真实的英语阅读材料。分析网络英语资源和自主阅读的特点,探讨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较为稳定的民族特征之一,每一种语言都折射出各自民族深层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反映出它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的民族性.语言的民族性体现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语言句法形态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层面,而历经时空考验的名人名言和名篇精品是各自语言句法特色的精髓,充分展示出民族文化差异在各自语言上烙下的层层印迹.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的《野草》是1924年至1926年的心灵咏叹,也是世界散文诗三大里程碑之一,它以其深刻独异的风格享誉世界,又因其含蓄、怪丽令人难以透彻理解。本文试从美学的悲剧美的角度探讨诗集的主要精神及其意义。文章从反抗绝望、孤独的心灵、严格的自我解剖三个方面阐明了鲁迅先生对生命的思考、对历史责任的认识、对人生的反省,从而揭示了《野草》中蕴含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5.
"中国英语"融合了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元素,是一种以标准英语为基础的特殊英语变体。中国元素体现在英语语言的各个方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对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普通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两个阶段。如何实现两者的顺利过渡是提高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键。本文首先探讨了普通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异同,并以飞行基础英语和民航英语为例,以两者的关系为基础,分析了从教学目标、教材、师资三方面将普通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进行教学整合的措施,以促进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翻译实践中往往受到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由于人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母语来进行第二语言的解析,所以从母语过渡到第二语言的时候会发生迁移的现象。就大学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母语负迁移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和翻译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白玉微瑕--浅析《英汉翻译教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基教授等主编的《英汉翻译教程》是一本优秀的翻译教材,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本文从英汉语对比和意与韵的角度分析了其中某些译文的缺陷,同时作者认为该教程在选材方面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