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球综合观测战略”,即IGOS,是国际上正在酝酿进行大规格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项目。其目的是联合全球的努力,向从事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科学家提供充分的数据。本文介绍了IGOS的产生的背景、原则、工作阶段,所涉及的国际组织,六个样板项目,CEOS的决议等。中国应积极参加这一项目,这不仅可为人类做出贡献,也可加速我国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晓春 《航天》2010,(2):24-25
地球环境与气候变迁是2009年最受公众关注的话题,航天技术正在成为低碳经济时代各国抢占的技术制高点。过去几十年来,各国发射的数百颗气象、环境、海洋和陆地卫星在监测全球大气、环境、生态和气候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菁 《中国航天》2008,(1):26-30
2003年,欧洲委员会和欧空局的执行委员会正式签署了建立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GMES)网络的计划.GMES并不局限于全球环境的保护,还包括了欧洲政策、民间防御、维和行动等方面的安全内容,甚至用于军事,超越了纯民用范畴.该计划以全球环境与安全实时动态监测管理为目标,实现欧洲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子力 《中国航天》2013,(8):24-25
美国旧金山新成立不久的行星实验室公司(原称COSMOGIA有限公司)正在寻求建设一个由28颗纳型卫星构成的星座,用以快速提供全球任何地点的低成本高分辨率图像,以期为对地遥感行业带来一场革命。公司几位创始人希望借此显著扩大地球图像的用户群体,并利用这些图像来应对人道主义、环境和商业担忧。公司共同创始人欣格勒说,该公司致力于让所有人都能了解地球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期导读     
亲爱的读者朋友: 您正在翻开的这本刊物是2010年第1期<航天器环境工程>.我们为您特别奉上了一道大餐,即专栏报道"空间环境与材料科学论坛".  相似文献   

6.
经国务院批准 ,上海航天局正式启动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风云三号”的研制工作。据介绍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继目前正在太空运行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之后的新一代产品 ,其目标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探测 ;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全球的温、湿、云、辐射等参数 ,实现中期数值预报 ,监测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 ,探测地球物理参数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变化的规律 ,为航空、航海和军事等部门提供全球任意地区的气象信息等。“风云三号”为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卫星轨道高度 850km ,轨道倾角 98.79°;卫星发射时的…  相似文献   

7.
张智慧 《航天》2012,(6):30-32
国际空间站作为近地轨道空间唯一在轨运行的大型综合实验平台,部署了许多先进的对地观测和遥感设备。使用手持或自动装置,航天员可以灵活开展对地观测活动,尤其是在监测突发自然灾害时,较无人飞行器而言,更具灵活性。作为一个“全球观测与监测站”,国际空间站在收集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及自然灾害信息,推动探究和解决地球环境问题以及推动全球对地观测活动的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在陆、海、空、天、电高度一体化的联合作战中,天基信息系统最先启动,极大地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成为联合作战中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一航天装备进行全球通信、环境探测、情报监视与侦察  相似文献   

9.
李辉 《中国航天》2014,(4):44-48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卫星遥感系统已经日臻成熟,全球军用、民用与商业遥感卫星数量日益增加。当前国际上约有51个国家拥有或者运营着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系统,遥感数据广泛用于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全球环境变化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由此也形成了对成熟数据政策法律框架的强烈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立体式全球电磁环境感知系统的构建思路:以高轨卫星实现全球瞬时无缝隙电磁环境覆盖(瞬时感知);以低轨卫星实现区域电磁环境探测(区域增强探测);以临近空间或机载平台实现电磁环境识别和重点目标定位(分析电磁环境、识别和定位重点目标)。立体式全球电磁环境感知系统以空、天电磁环境探测为网络,建立全球电磁态势数据库(含可视化),实现在任何时间查阅任何区域内的电磁信号分布情况,分级分类为用户提供全球各区域实时、动态的电磁环境分布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