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浩言 《太空探索》2008,(4):32-33
在欧洲哥伦布实验舱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后,美国航天飞机紧接着的主要任务是放飞日本"希望",为国际空间站继续添砖加瓦.从2008年3月11日起,美国航天飞机将分3次发射日本希望号实验舱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即先发射希望号实验后勤舱增压段,然后发射希望号实验舱增压舱和遥控机械臂,最后发射暴露设施和实验后勤舱暴露段.  相似文献   

2.
2012年3月1日,加拿大、欧洲、日本、俄罗斯和美国航宇局首脑齐聚加拿大魁北克市,召开国际空间站成员国会议,会议公布了《国际空间站:造福人类》和《国际空间站利用统计》报告。  相似文献   

3.
谢懿 《太空探索》2008,(4):28-29
价值10亿欧元的哥伦布买验舱是欧空局第一个载人航天设施,也是其目前在载人航天领域的最高成就."哥伦布实验舱为我们翻开了新的一页.现在我们在地球轨道上有了真正的一席之地,"欧空局"哥伦布"项目主管伯纳多·帕蒂说.但是对于欧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言,这真是一个好事多磨的过程.由于建造延期和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哥伦布实验舱最终抵达国际空间站的时间比最初的计划晚了5年多.而且和国际空间站的其他舱体一样,哥伦布实验舱的大小也比10年前欧空局原计划的要小很多.  相似文献   

4.
继9月1日俄进步M-64货运飞船离开国际空间站后,9月5日欧洲第一艘自动转移货运飞船儒勒。凡尔纳也与国际空间站分离。该飞船于今年4月份到站,送去了7.5吨重的给养,在之后的5个月里,一直充当国际空间站的临时娱乐中心以及航天员们休息的地方。利用自身燃料,它4次提升了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8月27日,为了规避空间碎片,它还推动国际空间站做了一次机动。  相似文献   

5.
2009年5月,比利时航天员德温内将前往“国际空间站”,并成为空间站首位欧洲指令长,届时空间站“居民”人数由目前的3人首次增至6人。  相似文献   

6.
至今,一共有59个国家参与“国际空间站”的建造或应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目前正在与“国际空间站”其他成员国共同努力拓展“国际空间站”的应用,以便使科研人员拥有更多机会进行站上微重力实验。该站有两个主要功能:进行科学实验的国家实验室和开发新技术的试验平台。“国际空间站”已基本建成,正成为近地轨道上有人直接参与各种科学研究活动的基地。它能进行最先进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并有望执行载人绕月飞行任务。由于“国际空间站”将至少工作到2020年,所以可充分利用其设备开展多项科研;美国也将借助私营商用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国际空间站”。因此,它不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还将采用新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7.
知豪 《国际太空》2008,(3):29-35
□□2008年2月7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把欧洲航天局的哥伦布号实验舱(Columbus laboratory Module)送往“国际空间站”。此后,航天飞机将分3次把日本的希望号日本实验舱(Kibo JEM)送上“国际空间站”。欧日的实验舱上天后,将大大增强“国际空间站”的科研能力。此外,在20  相似文献   

8.
2005年1月26日“国际空间站”成员国会议结束,就“国际空间站”最终完成的装配式样,以及美国航天飞机于2010年退役后的有关问题达成了广泛的协议。  相似文献   

9.
此起彼伏的国际空间站合作,由于欧洲、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的政府及空间机构的代表于去年5月中在华盛顿恢复谈判而趋向好转。讨论集中在美国于4月底向可能的空间站合作者提出新的初步建议书上。这项建议已是过去两年里美国提出的第五、第六次草案了。由于美国国防部坚持空间站用于军事目的,以及美国人拒绝考虑欧洲载人自由飞行器(MTFF)作为空间站系统的一部分,致使合作受到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欧洲航天员佩斯凯向中国航天员同行发来问候视频。佩斯凯在视频中赞扬了中欧载人航天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并祝愿中欧载人航天合作友谊之树常青。此前,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欧洲空间局之间的约定,我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期间,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向即将执行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的欧洲航天员同行录制了问候视频,表达了今后与欧洲航天员一道飞行的愿  相似文献   

11.
徐菁 《太空探索》2006,(4):36-39
在国际空间站的失重状况下,航天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增加了新的知识,推进了医学、材料科学及工业加工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不过,要想保证空间站正常运转,必须有稳定的后勤保障,定期为空间站送去新鲜空气、食物、水、燃料及设备等。一直以来,这项工作都是由进步号货运飞船和航  相似文献   

12.
余未  文青 《太空探索》2012,(5):40-43
最大的太空拖船欧空局的自动货运飞船是欧洲有史以来研发的最大、最重、最复杂航天运载器,也是欧洲为国际空间站常规运行做出的重大贡献,它的运行周期已延至2020年。多功能自动货运飞船自带推进剂和导航系统,具有全自动控制能力,可满足载人飞船的安全性要求。发射升空后,一个高精度的导航系统为自动货运飞船与目标——国际空间站对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5日,欧洲航天局(ESA)的"凡尔纳"自动转移飞行器(ATV)成功脱离了"国际空间站".这次任务的成功为欧洲太空探索奠定了基础,欧洲必将在该领域大踏步迈进.  相似文献   

14.
空间站机械臂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空间极端环境下, 大多数舱外活动必须借助于机械臂. 机械臂是国际空间站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对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外部维修以及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机械臂可以减少航天员在舱外的工作时间和频率. 通过对国际空间站成员国关于机械臂研究概况的介绍, 包括航天飞机机械臂、空间站机械臂、欧洲机械臂、日本实验舱机械臂以及德国机械臂, 为中国空间机械臂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宗河 《国际太空》2006,(11):22-25
□□北京时间2006年9月9日23:14:55(美国东部时间9日11:14:55),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顺利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这是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航天飞机首次执行"国际空间站"的建造任务,任务代号为STS-115.此次飞行是阿特兰蒂斯号的第27次飞行,航天飞机的第116次飞行和第19次执行飞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在任务完成后,它于北京时间21日18:21平安返回地面,圆满结束了此次太空之行.  相似文献   

16.
星瀚浩渺,宇宙无穷。自1961年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实现太空邀游之梦。但能够连续2次进入太空且在著名的和平号及国际空间站工作过的女性,却是屈指可数。克劳迪·艾涅尔就是这样一位幸运儿,这位法国女性凭借着自身不懈的努力,成为法国乃至欧洲在太空工作时间最长的女性。  相似文献   

17.
来自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日本的空间站计划方面的代表于1985年11月4—5日在华盛顿开会,这是自 B 阶段空间站工作开始以来举行的一次意义比较重大的由多国参加的空间站计划审阅会议。这是一次为1985年12月召开的“重大国际空间站研制决定会”打基础的会议,主要阐述如何解决空间站基本设计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6年3月30日莫斯科夏令时06:30,联盟TMA-8飞船载着"国际空间站"第13长期考察组由联盟-FG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1号台发射升空.这是联盟号系列飞船第12次飞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9.
5月24日,俄罗斯联盟TMA20载人飞船载着俄、美和欧洲各一名航天员返回地面,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安全着陆。飞船是在有美国航天飞机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上情况下离开空间站的,而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鉴于美航天飞机即将退役,为留下纪念,离站航天员趁此机会专门对空间站和对接在站上的奋进号航天飞机进行了拍照。  相似文献   

20.
由于执行国际空间站维护任务的俄联盟号飞船上没有多余座位,那些想上天旅游的人2009年可能要另找门路了。2007年12月27日俄联邦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透露:根据相关国际协议规定,从2009年起,如果日本和欧洲科研舱段发射升空,国际空间站机组人员将须由6人组成。在这种情况下,将不再有可供太空游客乘坐的位置。因此,利用俄飞船和国际空间站开展太空旅游将很成问题,恐怕不得不中断。佩尔米诺夫说,虽然现行收费标准已是“天文数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