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一届中俄联合探测火星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3月16—18日在莫斯科召开,会议由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科学研究所主办。参加研讨会的中方研究人员来自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上海天文台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俄方参会人员分别来自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无线电电子学所、俄罗斯航天局莫动特种设计局和拉沃其金科研生产联合体等。此外,瑞典与荷兰的科学家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美国白宫和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对航宇局(NASA)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研究所拟定的载人月球、火星探测计划表示不满。白宫要求除NASA之外,国防部和能源部都应参加这一计划。 NRC要求NASA对1989年它所提出的本质相同的5种方案,应同时作实质性不同的途径探讨。并且,NRC对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研究所提出的方案持怀疑态度。布什总统指示,虽然NASA是载人月球、火星探测计划的“主实施机关”,然而,国防部和能源部两大机关在参加这一计划的过程中,在技术开发和概念研究方面应发挥他们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极地着陆器激光雷达实验首席研究员佩尔辛博士声称,他发现火星表面存在着与远古生命体光合作用有关的有机色素。这是俄罗斯科学家首次在美国太空船上进行实验。  此项发现对于外空生物学研究来说无疑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这不仅意味着火星上可能至今仍然存在有机生命体,而且,这些物质可能与24年前吉尔伯特·列芬和帕特里夏·安·斯图拉特博士通过“海盗”号太空船在火星表面发现的是同一物质。假如火星上一度存在海洋、湖泊和河流,当时的太阳辐射则可提供足够的能量支持类似地球蓝藻细菌的生命体的存在,而蓝藻…  相似文献   

4.
1988年7月苏联先后发射了两颗福布斯火星探测器。福布斯1号探测器在飞行途中,因地面人员错发了一个指令而导致失败;福布斯2号探测器虽然在1989年3月进入绕火星飞行的轨道,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也出现故障而失败。苏联巴巴金研究所的科学家罗奥尔德·克雷姆涅夫谈了他对失败原因的看法。福布斯1号探测器失败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发了一条错误指令。  相似文献   

5.
美国航宇局(NASA)、俄罗斯航天局(RSA)和一个国际合作伙伴小组正在研究本世纪最后几年中的无人火星探测任务。1.俄罗斯牵头的任务a.火星一96·运载器:俄质子号火箭。·有效载荷:一个轨道器、两个小型着陆站、两台尖钉形的穿入器,用以进行火星表面下的测量。·计划安排:该任务原定于1994年实施,现改为1996年。b.火星一98·运载器:俄闪电号火箭。·有效载荷:待定。可供选择的对象为一个轨道器、一个俄罗斯的“火星车”巡视器和法国制造的大气气球系统。·计划安排:该任务原定于1996年实施,现推迟到…  相似文献   

6.
美国航宇局局长理查德·特鲁利7月14日说,到2000年时值阿波罗登月30周年之际,美国可能重登月球。美国国家空间委员会现正在分析研究一项“重返月球和火星登陆”的设想。该委员会正研究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基地,从那里起飞进行火星登陆飞行。在国会议员召开的会议上,议员罗伯特·沃克简要地介绍了该委员会正在考虑的几项方案,他告诫说:“建立月球基地将是昂贵的。”  相似文献   

7.
巨尤 《太空探索》2002,(8):13-13
火星上没有高级生命,这已是确定的事实,但许多人根据种种迹象提出,在那里可能有低级生命存在和过去的火星人或外星人留下的遗迹。 美国生物化学家吉·利文研制的一台进行生物实验的仪器,1976年7月20日由“海盗Ⅰ”号探测器带到火星表面。这台仪器把一种含有示踪元素的液态化学药品注入到火星表面九个地点的土壤中,然后检测土壤中有关生命的信息。结果,利文的仪器探测到了微生物的“打嗝”声。  相似文献   

8.
欧空局(ESA)选定了1993年的下期科学卫星计划,这是继1988年选定的“卡西尼/海更斯”探测器之后的新的科学卫星计划。目前,欧空局正对以下4种类型的卫星进行概念性研究: ·“斯特普(STEP)”在地球运行轨道上验证相对论。该计划是与美航宇局(NASA)共同研究的计划。·“火星网(MARSNET)”在火星表面上配置多个小型观测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气象变化。它是作为NASA火星探测计划的一环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最新消息     
星尘号彗星探测器2004年1月2日与怀尔德-2彗星相会 它与该彗星核的最近距离为240km,两者相对速度为2.2×104km/h。它将把收集的尘埃微粒于2006年带回地球进行研究。 (小号) ·最新消息· 勇气号1月4日在火星着陆 □□2004年1月4日,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的古谢夫环形山地区着陆,并很快发回了高清晰度的照片。在着陆过程中,它是完全依靠自主控制。勇气号先是在距火星表面120km高,以1.9×104km/h的速度冲入火星大气层;4min后,它距火星表面10km左右,速度减为1600km/h,此时打开直径10m以上的降落伞;当离火星表面不到8.6km时,其速度降…  相似文献   

10.
克利斯·麦克在1996年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南极发现的火星陨石AHL84001中存在微生物化石,其中的磁铁矿是由铁还原细菌生成的。该文章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极大反响。美国科学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这块陨石,但最终难以定论。克利斯·麦克现在供职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本文翻译自他在2003年9月的美国天文学会上的报告。本文译者现供职于美国国家生态实验室。克利斯是NASA某研究中心的行星科学家。他认为,早期的火星是冷的,甚至非常冷,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适合生命产生。为此,他曾深入地研究了地球上最恶劣环境中的…  相似文献   

11.
新型返回式着陆舱○刘彦骅美国航空和宇航局希望21世纪初发射一枚不载人的空间探测器往返火星,采集火星岩石并带回地球进行研究,以便弄清楚火星上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休斯敦市约翰逊航天中心航天工程师达克尔·罗伯茨一直致力于探索空间探测器安全着陆火星并返回地球...  相似文献   

12.
航天简讯     
俄男女航天员双创太空飞行新纪录联盟TM-21飞船的乘员亚历山大·维克多连科、海伦娜·康达科娃和瓦列利·波利亚科夫于1995年3月22日莫斯科时间7时04分在哈萨克斯坦的阿卡利克东北36千米处着陆。至此,波利亚科夫由于在这次飞行期间在失重环境下生活了长达14个多月,而成了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记录保持者,他的累计飞行时间长达22个月,共计678天16小时。由此证明,从医学角度上看,人类向火星的飞行是完全可以的。因为向火星飞行一次需要16~18个月,波利亚科夫一开始就瞄准了这个飞行时间。然而,在和平号使…  相似文献   

13.
马克斯·弗兰特与奥托·彼德是关国著名的不明现象研究学者,他们合作出版的《人类──外星人的子孙》等书在关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克斯·弗兰特1915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乔斯,是前卫科学幻想小说作者荷马·伊昂·弗兰特的儿子。他早年醉心于化学、生理学、化石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曾任加利福尼亚州巴克勒劳伦斯辐射实验室高级实验技师、洛克希德实验所实验分析员。在洛克希德实验所,他曾从事太空研究,并协助丹佛大学的波恩伯格教授研究血液变态现象。弗兰特根据生物学的证据认为人类为外星人与地球人科学试验之混血儿,并发表了学…  相似文献   

14.
据莫斯科报道,苏联正在为载人火星飞行做准备。苏联科学院院长阿纳特迪·亚历克桑德罗夫说,这项火星计划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也确实存在着一系列的极其复杂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他指出,从地球至火星往返飞行一次约需两年时间,因此,飞船必须储备足够的燃料和供宇航员饮用的食品。据报道苏联可望在1992年10月,苏联  相似文献   

15.
许多年来 ,寻找外星生命并非天体物理或天文学家的专利 ,在这项非同一般的研究工作中也倾注了生物学家的心血,因为在生物学方面他们最有发言权。 E O威尔逊是当今著名的生物学家,他对于我们认识地球宏观生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其名为《自然学家》的书中,他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即现在应该将注意力移向微生物世界。这种思想正与太空生物学家肯·尼尔森的观点相吻合。   肯·尼尔森一向专注于地球极端环境中生物的研究, 1998年,他离开威斯康辛大学生物学教授的工作, 来到喷气推进实验室 (JPL)创建天体生物学小组,探寻地外生…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办公室里,物理学家马克·阿德勒指着一张用幻灯片打出来的时间表,为在座人员讲述美国航空航天局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测计划。这些计划包括发射航天器去探测火星的土壤和大气,分析岩石样品以及把样品带回地球进行研究。然后,阿德勒指向时间表的最后一年———2014年,那时,载人登上火星这个令人兴奋的高潮将会到来。“我们正在做基础工作。”阿德勒说。他主张在开展人类登上火星探索之前,先送机器人去探测。1976年,“海盗”号飞船在火星登陆。21年以后,即1997年,美国航空航天…  相似文献   

17.
丹·尼·肯·如·是·说董时新编者按因《众神之车》一书闻名与世的瑞士学者埃里希·冯·丹肯尼早已为我们所熟悉,无论我们对他的观点赞同与否,必须承认,他使我们对外星文明的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本文是他给《人类——外星人的子孙》一书所做的序,摘录如下,仅供参...  相似文献   

18.
<正>俄罗斯科学院(RAS)网站2019年5月8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利用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为期6年的观测数据,对太阳巨针状体(Macrospicule)中的等离子体运动开展详细研究,提出了日冕和太阳风成因新观点,结果有助于预测空间天气。相关论文将发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太阳巨针状体是太阳大气相关研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苏联推进系统专家维克托尔·格洛切科、Y.塞米奥诺夫以及L.高尔切夫院士联名撰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一种能乘4~6名宇航员的火星载人宇宙飞船新方案。这是苏联第一次公开这样的计划。苏联火星宇宙飞船包括三部分:地球-火星和回返飞行推进舱、宇航员居住舱、火星降落与返回舱。  相似文献   

20.
“发现”号航天飞机于1985年6月17日至24日进行了第十八次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七名乘员中有一名法国人帕特里克·博德里和一名沙特阿拉伯人苏丹·萨尔曼·沙特。另外五名乘员是:指令长丹尼尔·布兰登斯坦,驾驶员约翰·克赖顿,宇航员香农·卢西德,史蒂文·内格尔和约翰·费比恩。博德里在1982年曾做为“礼炮-7”空间站的预备乘员在苏联接受训练。他在航天飞机这次的飞行中进行了医学实验,研究失重对生理的影响。沙特是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的侄子,他参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