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陶晶 《飞碟探索》2008,(3):13-13
费城事件并不是那个年代中的一个特例,当时的世界正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中,1943年前后发生的三起事件,也许有助手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军方进行所谓“费城试验”的真实想法。  相似文献   

2.
俾格曼人的体征 博阿利大瀑布和蒙贡坝是中非的二大旅游胜地。而后者更为吸引人,因为那里居住着世界最矮小的人——“俾格曼”原始部落。俾格曼族散居在一些原始丛林中,生活以游动为主,一个地方的食物吃光了,再搬到另一个地方。  相似文献   

3.
我第一次遇见约翰·曼克博士是在1993年密苏里州召开的小型UFO会议上。早在此一年前,曼克博士曾出版了有关外星人劫持悬案的书。哈佛医学院的教授如此认真地研究外星人劫持现象,这在UFO界是一个重大新闻。曼克很快成了名人,尽管他自己很不情愿受到这样的关注。曼克不是一个古板  相似文献   

4.
无尽的探索     
20世纪是人类社会、人类历史上变化最烈、发展最快的世纪。发展之快、变化之剧往往使人目不暇接。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人来说,不明飞行物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了,有些人甚至对它熟视无睹。但是,不明飞行物研究并没有随着时势的变迁而停滞不前,相反却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国内,人们对不明飞行物的关注也不过是二十多年的事情,我们中的很多人有幸亲历了这样一个年代,不明飞行物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飞碟探索》是中国不明飞行物研究历史的见证者,她的历史及演变是中国不明飞行物研究最真实的写照。  《飞碟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9月24日,经过10个月的旅程,印度"曼加里安"火星探测轨道器(MOM)抵达火星轨道并成功进入近地点421.7千米、远地点76993.6千米和轨道倾角150度的环火星轨道,上面的彩色相机(MCC)很快将拍摄的第一幅火星照片传回地球。印度一举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实施火星探测的国家。"曼加里安"号的由来从某种意义上说,MOM是印度月  相似文献   

6.
松堂 《太空探索》2022,(4):50-53
螺蛳壳里做道场? 亿万富翁艾萨克曼的商业载人航天三部曲当中,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并未解释.我们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那就是他并没有考虑和任何类型的空间站对接.无论是正在实施商业化的国际空间站,还是美国宇航局正在招标的"低轨道载人目的地"空间站.  相似文献   

7.
如果法国和俄罗斯联合探险队在哈萨克偏僻的高加索山脉成功地捕获一个传说中的喜马拉雅山雪人的兄弟———俄罗斯阿尔玛雪人的话,雪人的声音将传遍全球。这支探险队的领队是73岁的玛丽珍妮·科夫曼博士,她过去20年里骑车或乘吉普车跨越人烟稀少的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荒原,收集了500个神话般目睹阿尔玛雪人的叙述。她得到的印象是阿尔玛雪人的脚印巨大。她还研究了阿尔玛雪人的大量粪便。科夫曼博士的同事格雷戈里·潘琴科夫声称,这为他在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地区看到一个阿尔玛雪人的努力增添了新的动力。于是,由法国资助…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拟有2个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2013年11月5日发射的印度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计划于今年9月进入近火点372千米、远火点80000千米的椭圆形火星轨道。2013年11月18日发射的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变"探测器也计划于今年9月进入近火点150千米、远火点6200千米的火星轨道。印度首次探测火星印度"曼加里安"火星探测器的研制只用了15个月的时间,耗资仅45亿卢比(约7300万美元)。它的工程目标是:验证火星探测器设计、规划、  相似文献   

9.
地外文明,也许是人类文明史中所碰到的最激动人心的一个问题,虽然这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无关,但却有助于我们对自身起源的探索,同时这也是对人类心理上的一种满足。许多杂志谈到了某些人碰上外星人的经历,但另一方面,没有一个权威的科学机构(更不用说政府当局)发表过类似的消息。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家利用射电望远镜,一直在搜索地外智慧的信号,但始终毫无结果,不过科学界并不因此而气馁。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这方面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设置了一个专门研究地外生命的机构,为寻找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提供…  相似文献   

10.
资源与环境艰难的抉择刘岩环境、资源与发展是90年代的一个广泛话题。以致于一些科学家整日梦想从理论上论证人口、资源、环境是可以协调发展的,从而为政治家们的决策提供“灵丹妙药”。但是,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人类产业的转移则会发现,这是一种梦想———一种永远无法...  相似文献   

11.
法轩  薛滔 《太空探索》2015,(3):56-57
<正>2014年12月20日~21日,中国空间法学会第11届CASC杯曼弗雷德·拉克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在北京理工大学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分获冠亚军。曼弗雷德·拉克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是国际空间法学会1992年创办的年度性世界级模拟法庭大赛,该项大赛因其每年的全球总决赛由国际法院3位现任大法官亲自出庭审理而  相似文献   

12.
最数字     
正2小时南非金山大学教授曼格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博茨瓦纳对两头雌性大象首领进行了跟踪观察,分析了它们的自然睡眠规律。研究显示,野生的非洲大象保持着哺乳类动物中最短睡眠时间的纪录,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2小时。曼格教授称,大象的睡眠规律非常独特,是哺乳类动物中睡眠时间最短的,这可能与它们庞大的躯体有关。  相似文献   

13.
正Astron紫外空间望远镜20世纪70年代是人类太空探索的第一个高峰期,进入80年代,各国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开始降温,Astron是80年代发射的唯一一个紫外空间望远镜。1983年3月23日,苏联质子号运载火箭将Astron送入太空,其携带的主要设备是一架口径80厘米、长5米多的紫外望远镜。它的轨道远地点达到185000公里,接近地月距离的一半,  相似文献   

14.
钱峰 《飞碟探索》2002,(5):18-19
以爱德加·莱斯·布罗夫的科幻小说《人猿泰山》为标志,一批现代科幻小说陆续问世。被科幻小说激起对科学无限向往的人们,或许有朝一日能透过显微镜观测到诗人、哲学家笔下的理想境界,发现一个意义远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航海家的新大陆探寻之上的崭新世界。或许我们已经开始了新的探寻之旅,这次旅行能彻底改变我们对我们自身及整个宇宙的认识;或许我们最终会找到证据,证明火星上存在生命或曾经存在过生命。面对一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NASA的官员丹·戈尔丁惊呼:“宇宙的大门已向我们洞开,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正如天文…  相似文献   

15.
刘嘉宁 《国际太空》2014,(11):41-46
50年前,印度人用自行车将其第一枚火箭运到发射场;32年前,印度人用牛车拉着其第一颗卫星进行信号测试;如今,印度人仅用了15个月的研制周期和一架波音737客机的价钱(成本仅7000万美元)就成功发射了其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Mangalyaan)。2014年9月24日,经过近300天的航行,"曼加里安"成功进入火星轨道。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的这个世界无论怎样纷繁复杂,但终究还是一个单纯的人类文明世界。肤色、种族、宗教、文化的差异无论如何巨大,总还是人类这一共同物种下的内部差异。但好景不长,人类文明似乎正面临着“异化”和“重组”的危险。说不定在21世纪或22世纪的某一天,当我们一觉醒来,发现天下已经大乱,除了我们自己理所当然地称为“人”外,还有三种用传统观念看来是非我族类的“人”正活跃在我们中间。他们甚至拥有更高的智力和更大的支配世界的能力,相比之下,我们成了“弱势群体”!这三种“人”分别是:克隆人、机器人、外星人。  相似文献   

17.
<正>1引言天文观测表明,宇宙中广泛存在暗物质,约占宇宙总质能的1/4,是我们已知普通物质的5倍。然而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科学家仅能通过引力在宏观尺度观测暗物质,其物理性质至今仍不为人所知。另一个世纪谜题是高能宇宙射线的起源、加速机制,宇宙线所关联的极端加速和极端相互作用等问题使其在物理学中备受关注。这两大科学问题都被列为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遴选出的21世纪11个宇宙物理学重大科学问题之中[1]。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18.
60年代初期,美国陆军为求突破地形地貌对作战的限制,开始对全新的空中机动作战概念进行实验编装,并且在当时战火正炽热的越南战场上用鲜血证明了空中机动概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建造一批庞大的射电望远镜起,科学家们就已经意识到,这是搜集地外文明信息的潜在手段。宇宙星体发出的各种自然电波往往是杂乱无章、不规则的,而智能通讯电波则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外星人如在用无线电频率进行星际通讯,我们就能够测出这些信息的方位而探知他们的存在。从60年代到90年代,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射电技术更为先进,灵敏度成倍提高,这也就是美国宇航局制定、实施通过射电遥测探测外星生命计划的由来。从“奥兹玛”到“沙提”利用射电望远镜探测外星生命的活动,早在60年代就已陆…  相似文献   

20.
江晓原 《飞碟探索》2006,(10):34-35
当年德国人奥斯瓦尔德·施本格勒写了一部《西方的没落》,一纸风行。在坚信“我们一天天好起来,敌人一天天烂下去”的年代,这本书的标题是令中国人愉快的。但是西方人似乎从来就不讳言,他们对未来的忧虑。在西方的科幻作品中(包括小说、电影等等),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