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太空探索》2004,(1):F003
月球总是用同一面对着地球,是因为它的自转周期与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相同。  相似文献   

2.
如果2106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在月球上举行,西班牙队一定能取得比在今年的世界杯上更好的成绩。 如果在月球上举办世界杯,我们一定能看到更激烈更精彩的比赛。由于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足球到了月球的重量只相当于地球上的1/6,随随便便踢一脚球部可能成为“重炮”。因此可以预想一下,月球上足球场地的长度应该是地球上的6倍,只有600多米的长度才能适应月球上的“长传球”。  相似文献   

3.
月球概况     
星河 《飞碟探索》2001,(3):33-34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距地球 384 400千米,半径 1738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 27%,质量 7.35× 1022千克,相当于地球的 1/81。  月球的轨道运动 月球以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为“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周期为 173日。  月球的自转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为 27.321 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同步自转”,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是行星对卫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  …  相似文献   

4.
最近有不少媒体报道,俄罗斯克鲁因斯基等五位科学家在开展“月球对地球的影响”研究后,向俄国政府提出一个惊人的建议:摧毁月球。他们认为,月球是地球一个庞大的寄生虫,月球强大的引力使得地球以一种笨拙的倾斜姿势绕着太阳转,从而使地球上的气候无常,灾害不断。如果将月球摧毁,地球就不再倾斜,地球上不再有四季轮回,俄罗斯寒冷的冬季会一去不复返。地球从此变成天堂,不再有自然灾害与饥荒。摧毁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在俄罗斯“联盟”型火箭上装上6000万吨级的核弹头,然后射向月球即可。  相似文献   

5.
徐克 《飞碟探索》2001,(2):13-14
自从 1609年伽利略从望远镜中观测月球表面以来,许多天文学家和业余爱好者都曾目击到月面上闪光点的移动、雾状物的涌出、气体的喷发,以及火山口和在 50年间就改变得面目全非的月面地貌。这些现象与我们历来所认为的月球是一个真空的死寂世界,毫无相同之处。由于到目前为止,这些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缘何发生,还不能做出确切的判断,所以月球并没有成为广泛议论的话题。很多学者认为,在月面观测到的异常现象无论如何不能归于自然现象;而且即使是自然现象,那么也不应当在我们已知的月球自然条件下发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不是…  相似文献   

6.
苏平 《飞碟探索》2002,(1):28-30
月球接纳了地球之“鹰”1969年7月20日,冷战中的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行动成功。但当低空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朝仪表盘看去时,他发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误差使得他飞过了预定的着陆点达到6.5千米之多。实际上,早在距月球表面300余米时,阿姆斯特朗就注意到他们正朝着前方的月球火山飞去,他甚至已经看到满是乱石的火山口。这是危险的讯号。如果在火山降落,只会粉身碎骨。危险正在加强。偏离航线达6千米以上,在地球上也是“恶劣的境地”,现在是未知世界,登月舱的燃料到了可怜的地步。作为宇航员,他觉得自己痛苦到了极…  相似文献   

7.
给定条件下直接命中月球轨道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给定飞行时间、着月时间、着月入射角及停泊轨道等约束条件下,建立飞月轨道数学模型;采用可变容差多面体算法及罚函数方法进行二点边值搜索,借助双二体理论近似确定迭代初始条件,得到满足要求直接命中月球的飞月轨道。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地球公转周期相同,使得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都是月球相同的一面。成就辉煌的"阿波罗"计划"的六次登月也都是在这一面。神秘的另一面到底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危险?美国登上月球另一面的计划到底是如何的?他们能做到吗?2009年3月19日的英国《泰晤士报》对此做了详尽的披露。  相似文献   

9.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但是如何从地球飞到月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虽然早在30多年前阿波罗航天员就已经登上月球,但是今天人类重返月球不能简单地重复阿波罗登月的方式。因为今天人类重返月球比当年阿波罗登月要复杂和困难,不仅飞往月球的人数和次数比阿波罗飞行要多得  相似文献   

10.
姚承 《飞碟探索》2006,(4):22-23
关于月球的来历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主要有地月同源说、地球捕获说和地月同体分离说。地月同源说认为,地球和月球是从同一团原始星云物质演化来的;地月同体分离说认为,地月本是一体,后来因撞击而分离;地球捕获说认为,月球是地球在运行当中捕获的一颗闯入太阳系的死行星。俄罗  相似文献   

11.
茫茫宇宙无边无际,其深邃让人难以想象。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相距1.5亿千米,这已不易形容了,因为它相当于去月球打190余个来回,或者说在赤道上绕3750圈!  相似文献   

12.
庞峥 《太空探索》2012,(5):19-21
据外媒2月12日透露,美国航宇局正在加紧评估在月球背面的第二地球与月球的拉格朗日平衡点(地月L2点,距月球6万多千米,即距地球44万千米)建立一个有人照料的深空前哨站的价值。这项计划欢迎国际合作以及商业和学术方面的合作。地月L2点可以作为对多个目的地进行探索的出入口,最终可能包括火星。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关于月球的形成原因,有许多假说,但最主要的假说只有4种:第一种是认为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物质形成的“母子说”;第二种是“捕获说”,这种说法认为,月球是太阳系内某处形成的某种天体在接近地球时,被地球的引力所捕获形成的;第三种是“兄弟说”,这种说法认为,地球和月球几乎于同时在太阳系中形成;第四种说法是大碰撞说。这种说法认为,月球是地球遭到火星大小的天体碰撞后,四散的碎片最终形成了的。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出现的“超级月亮”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诚然,我们对于月球的了解不可谓不多,但月球仍有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以下便是与月球有关的令人吃惊或陌生的事实,它们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很多人并不熟悉的地球的天然卫星。  相似文献   

15.
月球的未来     
早在50年前出版的《星际飞行》一书中,阿瑟C·克拉克曾预言道:“建立能自给自足的月球殖民地或前哨站是一个迷人的技术话题,但在我们对这颗卫星的资源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之前,谈论这一话题还为时尚早。” 殖民月球为哪般? 开发月球可为我们带来什么?花巨资建设月球殖民地是否值得?在克拉克眼里,月球对人类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可以作为天文观测台和前往其它行星的跳板。月球不仅仅是光学望远镜的理想架设地点,还是对空间进行全波探测研究以及探测和跟踪近地小行星的理想场所。而人类如果能在月球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借助月球引力从高纬度地区发射地球静止卫星的方法.利用圆锥曲线拼接法对地球静止卫星的发射问题作初步分析,然后采用精确数学模型进行精确分析.研究表明,当发射场纬度大于28时,采用借助月球引力的发射方法可以节省能量.发射场的纬度越高,节省得越多.  相似文献   

17.
赵洋 《太空探索》1999,(6):18-20
今年7月20日是人类登月成功30周年纪念日。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后说了那句家喻户晓的话:“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小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从50年代初开始,美国动员了30万名科技人员,投入255亿美元资金才抢在苏联前面迈出了这一步。那么拥有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个宇航员,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的苏联又怎么在登月竞赛中落在了美国的后面呢?前苏联政府一直否认自己有登月计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当事人说出了事情的真相:苏联的确有一个规模庞大的登月计划,而且距成功仅一步之差。  相似文献   

18.
月球极轨探测器轨道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一种当前技术较为先进的奔月转移轨道方案-定相环形轨移轨道,指出了其优缺点及可行的轨道修正方案,然后确定了对月观测型探测器轨道设计原则,并采用定相环形奔月转移轨道,从总体方案的角度给出了一个月球探测器轨道设计方案,提出了具体的设计与分析方法,最后以某月球探测器为例进行了计算,给出了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9.
庚晋 《飞碟探索》2003,(3):25-25
从现存的记录片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人类登上月球的第一个脚印。其实,在登月舱登陆时为减速而喷出的气体早就把厚厚的月球尘埃吹干净了。为了安全,宇航员是在登月舱着陆一两个小时才走出舱门的,那时被吹起的尘埃已经落下。2002年9月7日,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官员宣布,该馆收藏的四粒月球尘埃在展览中被盗。这些半径只有0.1厘米的尘埃被放在一个硬币状的透明胶囊里,外面还有不锈钢圆柱保护,圆柱顶部开有玻璃窗,供参观者欣赏。案发当天,博物馆职员发现有人砸碎了圆柱顶部的玻璃,偷走了放在其中的月球尘埃。这些月球尘埃是1969年“阿波罗11…  相似文献   

20.
晓月 《国际太空》2007,(7):35-36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星座计划”月球着陆器项目办公室已开始组建队伍,设计用于在2020年之前让美国航天员往返月球的着陆器,据说该着陆器已经被命名为“阿特密斯”(Artemis)。着陆器将搭乘战神-5运载火箭发射,与战神-1火箭发射的位于低地球轨道的“猎户座”乘员探索飞行器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