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航宇局将在下月对改进设计的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助推器进行第一次点火试验。在这以前,航宇局和火箭生产厂家已进行了一次助推器试验作为它的前奏。1986年5月,一个未加改进的助推器试验获得了成功。这是自挑战者号失事以来的第一次航天飞机发射,对航宇局来说这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一举。这之后,对航天飞机系统已经做了改进,并将按航宇局最新宣布的日期——1988年6月2日进行再次发射。美国航宇局把原定1988年2月18日发射的日期又推迟到1988年6月2日,现又推迟到8月(编者——注),主要是由于固体火箭助推器的改进设计与要求的点火试验比  相似文献   

2.
航宇局计划在8月发射“发现”号航天飞机,进行第26次航天飞机飞行,并且将把8月4日作为计划发射飞行准备日期(已推迟到8月下旬)。但是航宇局管理部门决定不宣布8月4日为正式目标,这样可以给这项计划更多的灵活性,而且还可以避免在今后几个月中当需要调整发射进度表时引起批评。新发射日期是航宇局在对航天飞机主发动机和固体助推器后裙上检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里根指示美国航宇局和空军开始考虑,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美国商用和军用运载火箭的需求量。同时,总统批准了国防部购买十枚改进的大力神34D-7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计划,价值二十一亿美元。这种改进的大力神34D-7装有固体火箭助推器,能把4530公斤重的卫星送入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4.
简讯     
航宇局用激光束记录器生产卫星照片美国航宇局已用激光束记录器生产它的全部卫星照片,从而使卫星照片的生产速度更快,质量更好。该记录器将是哥达德空间飞行中心主要的照片生产设备,它所产生的图象每条线高达20000个象点。航宇局还安装了一台计算机预处理系统,以提高陆地卫星反束光导管摄象机的照片质量。激光束记录器和计算机预处理系统可以快速生产反束光导管摄象机的彩色合成图象。  相似文献   

5.
第一枚飞马火箭4月5日成功地从空中发射了2颗卫星,从而为轨道科学公司的经营管理部门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航天助推器。纽约的航空航天业分析家说,这次发射成功,为轨道科学公司争夺商业发射市场有利地位迈进了一步。飞马火箭是由轨道科学公司和赫尔克里斯航空航天公司联合研制的,其它参加者有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美国航宇局和美国空  相似文献   

6.
巴西在1985年11月19日从北部里奥格朗德的巴雷拉杜因佛诺基地,成功地发射一枚“探测-4”号火箭。它是迄今巴西最大的一枚火箭。是由圣诺杜卡姆坡斯的航宇技术中心制造的。“探测-4”号固体推进剂火箭直径一米,重7.5吨,其有效载荷500公斤。在回收之前,飞行高度为700公里。除了遥测  相似文献   

7.
2月3日,航天飞机-10发射后,两个固体火箭助推器各有一个回收降落伞未能展开(每个固体火箭助推器共有三个回收降落伞),使助推器不是以预计的每小时60英里的撞击速度,而是以每小时75英里的撞击速度溅入大西洋。据对事故初步调查结果证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     
<正>嫦娥五号真空热试验完成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是探月三期工程的首发星,承担着探月三期返回再入验证任务。日前,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真空热试验圆满完成。图为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返回器与返回器支架对接的总装操作。(航讯)我国火箭助推器回收技术进入试验验证阶段近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在火箭助推器回收技术上取得阶段性进展。这意味着我国未来或可实现火箭助推器的安全可控回收。  相似文献   

9.
许多年以来,美国航宇局(NASA)为了促进航天飞机的发展,几乎淘汰了美国的常规运载火箭。但是,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悲剧表明了航天飞机尚不成熟,因此,航天飞机的商业飞行被取消,常规火箭则焕发了青春。美国空军目前是美国重新采用常规火箭的主要倡导者。最近,美国空军为满足军用需要,订购了德尔它、大力神2和大力神4火箭。这使得美国火箭制造商重新涉足于商业发射市场。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已成功地推销了两枚大力神3火箭,迈出了第  相似文献   

10.
航天简讯     
H—2运载火箭日本正在研制的 H-2运载火箭,首次发射约在1992年。它由固体助推器和低温发动机的第一、二级组成。第一级由 LE-7低温发动机组成芯级,两边各捆绑一枚固体助推器,它们提供足够的起飞推力。固体助推器工作95秒后分离,并在海上回收。LE-7发动机工作316秒。第二级延用 H-1火箭的第二级 LE-5发动机,它分两次工作,共1430~1650秒,中间加一滑行段。下表为 H-2火箭和其它运载工具的比较。表中入轨重量指进入地球同步轨道重量,单位都  相似文献   

11.
侯丹 《太空探索》2010,(6):56-57
<正>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3月27日10点09分,美国航宇局(NASA)从沃洛普斯飞行基地发射了一枚用于试验的探空火箭。火箭进入亚轨道之后,成功释放了两颗由学生建造的立方体卫星。  相似文献   

12.
航天简讯     
航宇局批准航天飞机逃逸系统航宇局已经临时批准研制航天飞机乘员逃逸系统,该系统使用牵引式火箭,能在滑翔飞行期间把宇航员从轨道器的侧舱口拉出来。航天飞机管理人去年12月已下令给洛克韦尔国际公司及其它的公司,着手研制一个可分离的舱口和向上牵引式的火箭系统。今年1月初在肯尼迪空间中心举行会议,讨论轨道器的修改事宜,到1月中旬可能开始对  相似文献   

13.
美国航宇局副局长格雷厄姆说,生产一架新的航天飞机可需耗资28亿美元,据白宫有关专家称,仅改进助推器就将花费2亿美元,该副局长又对众院委员会说:“在航天飞机重新飞行之前,‘最好’重新设计助推器。  相似文献   

14.
小消息     
▲美国LTV公司和意大利SNIA BPD公司在侦察兵运载火箭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运载火箭圣马科。圣马科火箭为四级运载火箭,捆绑两枚固体助推器。前三级使用LTV公司的侦察兵G1发动机,第四级和助推器由SNIA BPD公司制造。助推器就是阿里安42P、44P和44LP火箭使用的助推器。圣马科火箭可以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  相似文献   

15.
美国航天飞机由轨道飞行器、外挂燃料箱(外贮箱)和固体火箭助推器三大部分组成。它像火箭那样垂直发射,轨道飞行时具有航天器的功能,返回时又像飞机一样水平着陆,因此,有人将航天飞机称为火箭、航天器和飞机的混血儿。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时间2018年2月7日4:45,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位于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了首枚"猎鹰重型"火箭,这是目前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任务中成功陆地回收了两枚助推器,但芯级海上回收失败。该任务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首次验证飞行情况此次发射的首枚"猎鹰重型"火箭,将一辆改装过的红色"特斯拉"电动跑车发射升空,任务中火箭运行情况良好,按照预定目标完成了火箭的一级点火、升空、助推器分离、芯级与二子级分离、二子级  相似文献   

17.
10日华盛顿消息,国际通信卫星财团已向欧空局预定在1981年12月用阿里安火箭发射福特航空公司研制的国际通信卫星5号。它还选择了二枚以上的阿里安火箭、二次航天飞机飞行和一次常规运载火箭-宇宙神-人马座来发射以后的国际通信卫星5号。 11日卡特总统削减了航宇局1981财年用于太阳电推进研究的经费,这不禁使人对1985年能否进行到哈雷慧星和坦普尔Ⅱ的飞行表示怀疑。削减经费的理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航宇局官员说,航天飞机已正式定于1988年2月18日恢复飞行,运送主要有效载荷的范围将从“空间望远镜”到外国的商业卫星。在航宇局发布的正式飞行时间表中包含了航天飞机机队恢复飞行以后的运货分配情况。  相似文献   

19.
1994年2月4日上午7时20分,一枚世界上最新的火箭——日本的H-2火箭从种子岛冉冉升空。这是日本第一枚完全用本国技术研制的运载火箭,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日本已结束依赖外国运载火箭的历史。H-2火箭的首次发射原定于1994年2月1日,因遇到冬天风暴和微小的技术问题,发射推迟了3天(每推延一天耗费37万美元经费)。火箭起飞后不久,首先分离固体助推器;飞行至6分钟,第一级分离;22分钟后,第2级分离。H-2火箭的运载能力约与欧洲阿里安-4火箭相仿,可把2吨重的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这次发射的火箭携…  相似文献   

20.
王萍 《国际太空》1995,(10):23-24
当美航宇局开始与工业界联合研制一种缩比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时,暴露出来一些关键问题。美航宇局期望这种火箭2010年能替代航天飞机。在有关X-33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计划的联合协议公布仅两个月后,航宇局为一种先进技术演示机的早期设计工作选择了三个工业界小组,这种演示机将于本世纪末制造出来并进行飞行试验。尚未解决的问题是这项计划在它全寿命期间如何投资,以及航宇局最终是选择一个合同商还是主持一场竞争。一位国会官员对航宇局如此快速实施这项计划表示赞赏,但提醒航宇局在公司能得到数十亿美元的私人投资研制一种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