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DC-X第7次飞行试验成功6月12日,美国麦道公司的“德尔它快艇”(DC-X)试验飞行器第7次飞行试验,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陆军白沙导弹发射场进行。当地时间上午08:38,DC-X起飞,很快上升到1900米的高度,比5月16日的第6次飞行高度高600米,火箭的攻角从0°改变到70°,水平飞行距离650米,总飞行时间为132秒,垂直起飞和垂直着陆试验均获得圆满成功。在这次飞行试验中,地面飞行控制人员首次启动了4个燃烧气氧和气氢的反作用推力器,利用推力器的喷气反作用力调整火箭在飞行中的姿态。下一次…  相似文献   

2.
日本新研制的固体火箭J1,将于明年1~2月进行首次发射。这种三级火箭能将400~1000千克重的载荷送入几百公里的地球低轨道。 大家都知道,日本目前拥有M系列(也叫M_u或谬系列)和H系列两大类火箭,为什么还要开发一  相似文献   

3.
日本运载火箭分别由两个机构负责研制:宇宙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制 Mu系列运载火箭,该系列是多级固体火箭,主要用来发射科学领域中的各种科学试验卫星,最新型号是 M-3SⅡ;宇宙开发事业团负责研制 N 系列和 H 系列运载火箭,这两个系列都是液体火箭和固体火箭组合而成的多级火箭,主要技术引进于美国,它们主要用来发射实际应用领域中的各种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4.
李威 《太空探索》2001,(11):17-17
探空火箭比探空气球飞得高,比低轨道的人造地球卫星飞得低,是30~200千米高空最有效的探测工具。它探测到的资料可以为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等的研制提供十分必要的环境参数。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的定义中(第一形式),赫尔墨斯航天飞机总重量为22.4吨(空重15吨,推进剂和8名宇航员共4.4吨,有效载荷1吨,尚有2吨余量)。这样在低轨道上运载的有效载荷不是1吨而是8吨了。这是设想用现在研制的阿里安-5火箭发射的赫尔墨斯航天飞机,欧空局-法国国家空间中心(ESA-CNES)赫尔墨斯联合组组长米歇尔·古杜瓦这样解释说。把航天飞机在再入轨道上的安全系数考虑进去,以把陶瓷防热瓦的温升限制在1450℃,这样一来会造成600公斤的有效载荷损失。为了既能保持2吨的重量余量,又要使航天飞机的低轨道运载能力为3吨,必须把赫尔墨斯航天飞机的总重量增加到24.4吨。  相似文献   

6.
7.
《太空探索》2007,(9):F0002-F0002,1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位于古城西安,创建于1965年,是我国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和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抓总单位,被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  相似文献   

8.
9.
丹枫 《国际太空》1994,(3):29-29
根据计划人员要求,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沙漠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对利用天基敏感器为机动导弹发射装置精确定位技术进行了论证。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计划经理汤姆·迈耶说,该敏感器也可以用于未来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该设备使用的技术被称为激光探测和测距,或者叫激光雷达技术。它是用装备了激光器的探测器跟踪飞行中的火箭发动机产生的喷气火舌。激光雷达用激光照射喷气火舌,部分激光被喷气火舌反射回来,利用激光雷达装备的14英寸望远镜测出反射光,并利用计算机分析望远镜测到的激光,确定喷气火舌的位置。由于火箭产生的喷气火舌比…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11日,长征二号F火箭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电视台又一次直播了发射全过程,火箭点火起飞的瞬间令人震撼。随后,又回放了精彩镜头,当逃逸救生塔(简称为逃逸塔)抛离的画面出现时,电视台的主持人说:"很多观众问怎么区别(飞船)载人不载人?就看有没有逃逸塔。"无独有偶,去年电视台直播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时,另一位主持人也说过同样的话。  相似文献   

11.
赵颖 《国际太空》2003,(1):9-12
□□首枚德尔他-4火箭于2002年11月20日发射成功。该系列火箭是由美国波音公司依据美国空军1994年提出的“改进型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EELV)计划研制的。它不仅可以满足21世纪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需求,还能保证美国成为与欧洲竞争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最具实力的对手。在过  相似文献   

12.
1996年7月23日,欧空局和法国空间局共同发表了阿里安-5运载火箭的事故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是由阿里安-5运载火箭事故调查委员会作出的,其主要内容如下。1996年6月4日,阿里安-5火箭首次飞行失败。火箭在飞行程序开始后约40秒,在3700米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如今已成为世界闻名的中国火箭发射地.正是“长征”四号火箭.在这里创造了运载火箭发发成功的一次次辉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15.
英国国防部将于1994年6月发射两颗小卫星,用于检验有关太阳能收集、耐辐射和星上计算方面的试验技术。这两颗卫星,每颗重约50公斤,设计寿命为一年,它们将和Inte1sat-702通信卫星一起由阿里安-4火箭发射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Inte1sat-702通信卫星是由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尔托的空间系统/Loral公司制造的,该卫星最后进入位于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轨道的定点位置。这两颗英国卫星将运行在穿过地球的范艾伦辐射带的大椭圆转移轨道上。阿里安空间公司的商业发射合伙人期望这次发射安排在199…  相似文献   

16.
渊源古远的新兴技术 随着火药的出现,中国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固体燃料的应用。起先是用于娱乐目的,后来用于军事作战中。在中国明朝军事著作中就有“神火飞鸦”、“火龙出水”等具有现代火箭雏形的记载。在世界上也是中国人最先试图乘坐火箭上天。  相似文献   

17.
挖一条通向中国的隧道 说来非常巧合,美国的火箭之父哥达德和俄国的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齐奥尔科夫斯基因病,从小两耳失聪,哥达德也从小体弱多病,有时连上学都坚持不了,只能在家中自学,但他与齐奥尔科夫斯基一样富有想象力和为实现幻想而奋斗的精神。哥达德的生命似乎就是疾病和想象力组成的。  相似文献   

18.
长征二号火箭是我国在7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两级常规燃料运载火箭,于1974年11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首次发射,以后在长征二号的基础上又发展了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捆绑等系列火箭。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则是为适应铱星发射的需要而在长征二号丙的基础上研制的新型多用途的低轨道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9.
1994年8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颁布了新的“国家航天运输政策”,指出“利用美国航天运输能力来保证可靠的和在经济上可承受的通向空间的途径是美国航天计划的基本目标”。为此,提出发展下一代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1995年美国对重复使用运载器(RLV)...  相似文献   

20.
“AMERICOM-23”(ACM-23)卫星已于11月4日移交拜科努尔,准备在当地时间12月6日搭乘“质子”Breeze M火箭升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