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随着武器装备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作战场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多兵种、跨领域的需求愈加凸显,更加注重资源利用率、信息共享程度、分布式协同能力,而目前装备嵌入式计算机呈现出“烟囱式”的发展现状,资源利用率不高、信息共享受限、跨平台之间协同不足,严重影响装备系统的能力。针对这些问题重点研究基于虚拟化技术的资源管理调度、任务自适应的协同计算等技术,为跨平台作战应用统一分配系统资源、提高系统资源的按需分配和自适应调度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以嵌入式CPU和FPGA为基础构建的嵌入式控制系统,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一种面向嵌入式高端应用的通用架构.通过分析Vxworks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在该嵌入式系统中的作用,讨论了如何划分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构建基于自主可控平台遥感影像处理系统的需求,对国产软硬件环境与主流商用系统差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软硬件兼容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硬件环境、操作系统和开发平台差异提出源代码一致的跨平台程序设计方法,屏蔽底层平台差异,可不更改源代码在不同平台上直接编译运行,大大提高了跨平台程序设计开发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基于自主可控平台的遥感影像处理系统,可在Windows和麒麟平台上无差异运行,提高了基于国产平台开发军事应用系统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杜昌钰 《航空计算技术》2007,37(4):88-90,94
从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控制系统与PC控制系统在教育应用上的比较、嵌入式控制系统在教育应用中需要的技术基础、嵌入式控制系统在教育上的应用实现等几个方面对在教育应用中的嵌入式控制系统作了一定的阐述;文章主要针对我国现在计算机的普及情况,对嵌入式系统给教育带来的影响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Linux系统在实时应用中的技术障碍,首先分析嵌入式内核实时性不足的主要原因.然后分析和研究了多任务,双内核和任务分割三种改善嵌入式实时性能的不同方法,并对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嵌入式实时内核性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6.
嵌入式技术在以太网中的应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提出了一款基于TCP/IP协议栈的嵌入式以太网终端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给出了ARM内核的微处理器S3C44B0X和以太网控制器芯片RTL8019AS的接口电路以及嵌入式TCP/IP栈和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的核移植的设计思想和具体开发流程.该方案性价比较高,适用于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家庭自动化设备和工控场合.  相似文献   

7.
;以太网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广泛.讨论基于Altera公司的SOPC技术,设计和实现嵌入式环境下的以太网终端.在SOPC Builder环境下利用Nios Ⅱ处理器、三速以太网等IP,构建满足嵌入式系统要求的以太网终端.并且基于Nios Ⅱ处理器移植了μC/OS-Ⅱ操作系统,开发了底层硬件的驱动程序,移植了LwIP轻量级网络协议栈,实现了与PC机之间的网络互联.  相似文献   

8.
ARM处理器是目前公认的业界领先的32位嵌入式RISC微处理器.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ARM的嵌入式微处理器LPC2210和LCM(液晶模块)组成的液晶显示电路的硬件设计和驱动程序流程.  相似文献   

9.
ARM嵌入式处理器在智能仪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嵌入式处理器系统的智能仪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并结合uc/os-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给出了一套完整的任务调度和管理的方法,最后给出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不断发展,BOOTLOADER程序开发和移植工作的复杂度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进度.通过对BOOTLOADER程序引导过程的深入分析,从功能实现、运行过程和代码结构3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通用BOOTLOADER架构,并在PowerPC平台上完成了架构的实现,验证了其正确性和易用性,能够有效地提高BOOTLOADER程序的开发和移植效率,进而缩短整个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周期,对BOOTLOADER程序的开发和移植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采用插板式结构,将故障定位到电路板一级的新型电子装备训练模拟系统,以及系统研制中采用的一些新颖的技术手段,从理论教学开始,继而进行维护方法训练和故障排除训练,实现了使用和维护训练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TCP/IP的通信中间件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信中间件是用于三层架构的客户机 /服务器模式来实现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的独立的软件。通信中间件主要有三种形式 :远程过程调用、会话编程以及消息队列中间件。本文讨论了通信中间件的相关技术 ,包括通信中间件的应用环境 ,工作机理 ,给出了基于TCP/IP协议的实现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A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is described which supports space station telerobots in a variety of modes. Th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ree hierarchies: task decomposition, world model, and sensory processing. Goals at each level of the task decomposition hierarchy are divided both spatially and temporarily into simpler commands for the next lower level. This decomposition is repeated until, at the lowest level, the drive signals to the robot actuators are generated. To accomplish its goals, task decomposition modules must often use information stored in the world model. The purpose of the sensory system is to update the world model as rapidly as possible to keep the model in registration with the physical world.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entire control system hierarchy and how it can be applied to space telerobot applications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远程过程调用(RPC)技术在当前系统中的必要性。针对分布式软件系统的特点,基于开源的 Thrift 框架,搭建了一套面向服务化的RPC 通信中间件。通信中间件重新封装RPC 核心框架并提出一种精简 的分布式服务发现功能,契合分布式软件系统需求。通过接口、功能、性能验证,确认RPC 技术能够支撑分 布式软件系统向服务化架构演进。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计量业务分析,提出了一种柔性计量平台的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柔性计量的实现原理,并给出了计量模板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该计量平台通过设计相应的计量模板,能支持手工、自动和文件导入测量的柔性,数据处理的柔性以及报表生成的柔性。实际应用表明,该文提出的技术方案正确可行,符合现代计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吴超 《航空计算技术》2010,40(2):122-126
随着车载任务系统综合化的不断提高,对实时控制模块要求控制处理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不仅需要控制许多端口,还要进行算法的解算。介绍了一种高性能的实时控制模块的设计方案,方案包括了车载实时控制模块的系统结构、硬件设计及其软件配置。在硬件设计中详细描述了各个功能模块实现的方法。该系统基于美国模拟器件公司最先进的Tiger Shark 201 DSP处理器,该模块支持PCI、CPCI总线、A/D转换、数据存储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型驱动的HUD系统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视显示器能够有效提高飞行员的情景意识,从而提高飞行的安全性,现已成为新投入使用的民用客机必装的航电设备。本文结合项目实际,采用基于模型驱动的安全性分析工具---SIMFIA构建平视显示系统功能架构和失效状态(顶事件),自动生成引起失效状态因素的故障树,用于达到分析平视显示系统安全性的目的。结果表明,SIMFIA建模与系统设计相结合,能够实现系统设计与安全性评估工作的一致表示,从而有效支持系统和安全性分析的迭代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服务的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市场环境中的供应链,其核心是协同管理.基于Web服务的描述、绑定及发布功能,可为相互竞争与合作的供应链企业提供业务功能访问技术和便利的信息服务.实现由工作流技术定义企业过程,用SOAP进行XML消息传递,通过软件Agent实时执行工作流任务,形成具有高柔性和敏捷性的供应链框架,支持企业更有效地部署营运方案、降低成本和开拓新商机.  相似文献   

19.
MARC (modeling, animation, rendering, and compositing), a system using advanced computer graphics and animation techniques for spacecraft mission simulation, is described. The MARC system provides capabilities for generating complex models of both man-made and natural phenomena. The system models orbital dynamics of terrestrial satellites, supports solid models for the Earth, Sun, and Moon, and simulates the dynamics of terrestrial satellites for arbitrary elliptical orbits. A stellar background including magnitudes and spectral types is generated. The elements of the MARC system, including object modeling tools, orbital animation techniques, the rendering system used to compute individual frames, and the compositing techniques used, are discussed. The software architecture of the MARC system and the hardware used to support the system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20.
基于合同机制的多UCAV分布式协同任务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涛  陈岩  沈林成 《航空学报》2007,28(2):352-357
 针对集中式控制的不足,采用基于合同机制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对多无人作战飞机(UCAV)协同任务控制问题开展研究。设计了有限中央控制下的分布式控制体系结构,以支持UCAV在任务控制站的监控下实现不同级别上的自治。在通过合同网协议实现动态任务分配的基础上,建立条件合同机制对任务执行过程进行协调,提高了多UCAV协同作战的效能。采用时间约束网络对UCAV的任务计划进行量化表达,保证了多UCAV战术行为配合的准确实现。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