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隔热瓦、氯化锂相变复合材料、硝酸锂定形相变复合材料和季戊四醇定形相变复合材料为原料制备了隔热-相变复合热防护构件及其纯隔热对比样,采用快速升温单侧加热装置测试了其在1 200℃下的长时热防护性能.结果表明,相同加热时间7 650 s,复合热防护构件及纯隔热对比样的背温分别为222.3、644.0℃,复合热防护构件的隔...  相似文献   

2.
空间细胞培养装置是天基细胞学实验平台的重要组成设备,为航天医学空间实验研究提供在轨培养样本。根据空间站任务阶段开展航天医学研究需要,研制了一种集培养、观察、环境调控和重力对照一体化的空间站多功能细胞自动培养装置,并开展了仿真计算与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多功能细胞自动培养装置各项功能指标均满足空间细胞培养要求。该装置已在中国空间站投入应用,并支撑完成了多批次空间细胞培养实验。  相似文献   

3.
结构热试验是为了解决飞行器在高速飞行时出现的“热障”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地面模拟试验技术,通过模拟飞行器在飞行中的热环境和气动载荷来检验其对飞行器结构的影响。针对结构热试验中的几种加载方式进行了探讨,并在头锥热载联合试验及仪器舱热在联合试验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4.
生物样品的分离纯化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在常规地面分离方法中,往往用到离心、萃取等操作,然而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常规的方法无法进行,需要采用特定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以实现空间环境下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分离为目标,研制了一种可以自动化一体化的装置,其先对细胞样品进行清洗、裂解并释放内溶物,然后在超滤分离池中将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分离。通过对分离获得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的回收率来优化仪器装置的最佳运行条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装置通过泵在一定频率下的切换,可使裂解体系在膜上进行反复的往返振动,从而使裂解液与细胞进行充分的接触,有效提高了细胞裂解的程度,提高了大分子蛋白的回收率,并通过条件优化确定了装置的最佳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5.
气凝胶材料具有纳米颗粒组成的骨架结构,形成独特的纳米尺度孔洞,密度和热导率极低,可以节省航天器空间和质量资源,是空间探测领域极端低温和高温温度环境(-230~1 800℃)下优选的隔热保温材料。本文详细综述了气凝胶材料在国内外航天器中装置隔热、空间电源保温、低温储箱保温以及星际宇航服等领域应用进展,并对气凝胶在空间探测中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了突破传统金属/陶瓷双层热防护涂层高温环境易剥离的技术瓶颈,研究喷枪空间行进速率变化对等离子喷涂Mo/8YSZ复合涂层时间域及空间域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等离子喷涂Mo/8YSZ功能梯度热障涂层的数值模型,考虑材料不同温度下的热物性参数和材料的相变潜热,通过分析不同喷枪空间行进速率下喷涂构件的温度与温度梯度发现:在喷涂过程的同一时刻,喷枪行进速率越大,单位长度内喷枪与构件相互作用的时间越少,构件的最大温度值越小,构件上表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越高,构件的最大温度梯度值越小;先沉积的涂层对后沉积的涂层存在预热作用,基体的最大温度值呈"台阶式"升高的变化趋势;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涂层的热阻增加,基体温度的波动幅度逐渐减小;通过调控各涂层的喷枪行进速率,可进一步减小构件的温度梯度,按照黏结层最大、过渡层次之、陶瓷层最小的顺序进行喷涂时,喷涂构件的温度梯度最小。  相似文献   

7.
高低周复合载荷燕尾型榫连接微动疲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国内外对飞机发动机轮盘和叶片的燕尾型榫连接构件微动疲劳的研究现况,对榫连接构件进行受力分析,设计了实验装置,通过实验,认为该实验装置是可行的。通过边界元素法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接触表面当量应力、摩擦功,以及当量应力和摩擦功对疲劳损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计算机声卡作为噪声发生装置,运用MATLAB驱动VXI总线仪器,构建一个实验室双通道声试验控制系统,采用多输入多输入比例均方根控制算法实现对空间两点噪声功率谱的控制,使两点的响应谱同时满足控制目标。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多次模拟试验,最后给出了两点噪声控制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基本能够满足控制要求,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为噪声环境试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介绍"实践"八号科学实验卫星高等植物培养箱的技术特点和空间飞行实验情况,重点是生物实验内容、系统组成,以及显微相机自动调焦算法、培养装置内部环境条件保障、植物花朵柱头成像光路与柔性定位等关键技术应用,并总结空间飞行实验的收获与不足,提出今后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复合材料设计/制造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使复合材料构件的成本、性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大量复合材料的应用更是对制造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迎接这一挑战,构建复合材料构件数字化设计/制造环境,实施复合材料构件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已成为国内外航空企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航空发动机用特种金属橡胶构件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金属橡胶与普通橡胶的比较,介绍了金属橡胶的优越性。金属橡胶以聚四氟乙烯或铜做包皮组合构成的密封件,是特种工况下橡胶密封件的最佳替代产品。针对航空航天的需求,研制开发了几种适合于空间环境用金属橡胶隔振器及金属橡胶密封构件,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及性能分析。研究结果对金属橡胶构件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光计是各高等院校在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仪器装置。分光计的调节对大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人在大学物理实验课全面开放式教学中,通过《分光计的使用》实验项目的教学实践、探索,提出了对分光计调节环节的补充建议,不仅使分光计调节环节的要求更加严谨,而且在实践教学的学生实验成绩评定考核方面,以及在实验指导教师对实验仪器装置精密度的检测方面都具有十分现实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零磁工作环境是实现无自旋交换弛豫(SERF)原子自旋惯性测量装置的必要条件,但在实际中由于装置内部气室加热和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磁屏蔽性能变化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一个主要因素.基于热-磁耦合理论建立了惯性测量装置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加热条件下磁屏蔽筒内磁场均匀性及其剩余磁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室加热至200℃时,附近温...  相似文献   

14.
从笔记本电脑散热难的问题出发,初步设计了以半导体制冷技术为基础,利用热端回收装置有效解决笔记本电脑散热问题。通过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测试和试运行,实践证明该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而且通过该热回收装置有效提高了半导体制冷效率及热量的高效利用。在此基础上融合了负离子空气清新技术,利用负离子的良好功能,给上网者提供了良好健康环境。并为解决小型设备散热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包覆层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交联密度的测试方法和应用,分析了现有的本构模型并提出改进意见。研究表明:包覆层在复杂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研究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从微观机理分析包覆层的宏观力学性能是其力学研究的趋势;核磁共振仪等现代仪器的运用可以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微重力条件下胶体晶体生长动力学和结构变化的规律,设计了空间胶体晶体生长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同时搭载三个实验样品,每个实验样品有两个实验工位。通过对胶体晶体的实空间成像及倒易空间衍射(Kossel衍射)成像分别实现样品形貌及样品晶体结构的观测。在完成的空间搭载飞行任务中,获得的大量空间及地面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微重力环境中的胶体晶体样品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实践八号"育种卫星留轨舱中进行的密闭培养系统中高等绿色开花植物青菜(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到开花授粉各个阶段的实时图像观察,与地基对比实验的研究,初步了解到空间微重力对高等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转变,以及开花等重生理过程的影响。这是我国首次在空间进行的密闭培养系统中高等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实时图像观察实验,采用显微图像观察技术、空间植物培养技术、培养环境控制技术与生物目标观察固定技术等,为空间生命支持系统提供重的技术依据,并通过显微实时观察装置的研制与空间应用,加强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过程的在线检测和实时监控能力,为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遥科学方式建立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空间环境下的有机热控涂层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综述了国外在空间有机热控涂层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和试验,着重分析了空间极端环境中紫外光辐照和原子氧侵蚀这两大因素对有机热控涂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航空发动机TC25热强钛合金β锻造盘环构件制造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TC25热强钛合金β锻造盘环构件制造关键技术研究,突破了大高径比盘件、高筒环件β锻造组织均匀性,构件加工制造变形及表面完整性、焊接质量及焊缝无损检测等技术难题,实现了550℃高温热强钛合金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0.
热管在典型密封电子设备热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密封电子设备的主要特征是热流密度大,对散热组件的重量和空间有严格限制,热管的特点比较适合这样的环境,运用仿真软件验证了热管散热技术的良好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