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舰载机机载产品在服役过程中故障率高,故障机理复杂,制约了舰载机作战效能发挥,而传统设计生产阶段的可靠性鉴定试验方法,不能有效推断产品在服役环境下的真实可靠性水平。加速试验是解决高可靠性、小样本产品可靠性评估和验证问题的有效方法,具有低成本、短周期等特征。系统分析了加速试验方法在机载电子产品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现状,包括电子产品加速试验的基本模型、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有效开展机载电子产品的加速试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军用电子产品中国产元器件的深入应用,型号产品中PCBA上使用的进口元器件逐渐被国产化元器件替代,在此过程中存在诸多工艺技术和质量问题.本文基于航空电子产品上进口器件和国产器件封装的工艺性对比,提出了在军用电子产品国产元器件应用中应关注的器件电装工艺技术问题,避免在国产元器件替代中出现的工艺质量问题和成本浪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舰载直升机机载电子产品可靠性设计和验证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在设计中贯彻"做实传统方法、引入先进技术"的理念,将传统方法与故障物理方法相结合,为高可靠性电子产品设计提供方法保障。在验证中以可靠性综合评价为主线,利用可靠性分析与试验数据,实现产品可靠性的多数据源、全过程动态评价与控制,并有效地缩短鉴定试验时间。  相似文献   

4.
该论文主要阐述了通过某型号支架组件灌封工艺方法的研究、探索先进检测技术在工艺筛选中的应用,最终解决了支架组件灌封后脱胶、变形量大的质量隐患,改进了灌封工艺,提高检测的可靠性,提高了产品的装调效率和合格率,保证了批生产进度。  相似文献   

5.
航空电子产品印制电路板组件中性清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印制电路板清洗是电子装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印制板清洗原理与影响因素分析,针对性使用优化参数的中性水基清洗剂对印制板组件进行试验,证实该类型清洗剂能够满足航空电子产品在印制板清洗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关注和探讨了高精度惯性仪表制造技术特征引发的浮子组件微环境体系中污染形成的机理和进入的途径,提出了控制、清除的方法.首次提出了多余物控制技术本质上是污染物跟踪控制技术,在高精度、高可靠性航天密封产品设计和制造中重视内部空间微环境和微动态环境污染体系对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的持久性影响作用,要有效识别零部组件在产品制造各阶段清洁的目的和方法,才能真正消除各种工艺污染对产品性能与可靠性的影响,这也是动压马达多余物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ROSE/SEC法测试航空电子产品印制板组件(PCBA)的离子污染度,以测试结果反映水清洗效果,通过工序能力指数Cpk对工艺参数进行评价,同时运用统计过程控制(SPC)对清洗工序进行监控,实现对航空电子产品水清洗工艺清洗质量的提升.试验结果表明,降低PCBA相互遮挡面积可有效降低离子污染度.结合Xbar-S控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复杂环境下的电缆组件防护设计问题,以某型飞机为例,从电缆组件的组合防护、电性能防护、力学特性防护、分叉处的防护、电磁兼容防护、外部防护、与插头等部件连接处的防护等方面给出了复杂环境下的起落架舱电气线路互联系系统(EWIS)电缆组件防护设计方法,该方法已通过某型飞机装机使用和验证,证明能够满足电缆组件设计的腐蚀防护、电磁防护、防水密封、机械防护、适航等要求,并可以提高飞机电缆组件所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正>在广泛的加工领域,尤其是上述航空难加工材料复杂构件的制造领域,高可靠性制造技术是航空发动机关键构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的技术保障,其先进性对相应工业领域的发展及产品的竞争优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寿命、高可靠性是航空航天产品的基本要求,长寿命、高可靠性制造是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据统计,航空事故中疲劳失效占80%以上[1],造成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制造表面缺陷和质量一致性差。长寿命、高可靠性制  相似文献   

10.
介绍电子产品设计时元器件选用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并强调在电子产品设计时的元器件选用应从质量等级入手,充分进行降额设计和热设计。阐明合理选用元器件是实现电子产品系统设计高可靠性水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Data bus systems as defined in MIL-STD-1553B are widely used in aerospace instrumentation systems for digital data transmissions between units on the bus. Although the bus is protected against a short circuit which may occur in the remote unit electronics or transformer, it has no protection against a cable termination failure. Open or short failure along main bus cable results in failure of the entire bus system. A new data bus interface technique is described which is insensitive to cable termination failure. The central feature of this new interface circuit is that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in unit and remote units is not affected by the cable termination failure. In applications such as multistage missiles, no provisions need be made for retermination in the cable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after stage separation. The key to this new technique is a directional coupling transformer which is only slightly more complicated than standard interface transformers. Design equations for directional coupling transformer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new data bus system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2.
目前1553B总线通信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电动伺服机构作为导弹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采用1553B进行总线通信.高动态要求下电动伺服机构控制优先级一般高于1553B通信处理的优先级,主要介绍基于BU-61581S6总线接口协议芯片RT端软件接收数据的时序处理方法,保证高动态条件下提高1553B的通信速率和可靠性以及电动伺服机构的高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3.
孙晓辉  马秋  黄勇  孙力 《航空计算技术》2011,41(4):82-84,88
阐述了采用NI Technology公司的PXI总线协议接口主机箱PCI一8196和Excalibur公司的EXC一1553PCI/MCH板卡,实现基于1553B总线某型导弹的总体测试设计方案。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航空总线1553B的特点、体系结构、总线特性和协议,具体阐述了基于1553B总线某型导弹测控平台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关键设计流程和软件编制流程。系统的研制成功,降低了研制成本,满足了某型导弹的实验测试需求,也为后续型号相关测试设备的研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航空电子系统MIL-STD-1553通信网络接口验证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IL-STD-1553数据总线为航空电子系统提供了一个系统支撑数据交换网络,它是航空电子系统集成的纽带,其通信完成的质量直接影响航空电子系统设计的成败。本文首先介绍了航空电子系统MIL-STD-1553基于OSI模型的通信终端的基本结构;然后给出了对网络接口执行测试的内容,包括MIL-STD-1553标准协议验证测试、应用网络通信协议验证测试和实时通信验证测试。这三种类型的测试将全面验证MIL-STD-1553通信终端的设计是否满足MIL-STD-1553标准通信协议及航空电子系统通信协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553B总线在现代飞机自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53B总线通讯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设计了采用80C196KB作为主处理机的1553B通讯接口板,设计并调试成功了1553B的通讯软件,并在双发电通道飞机自动配电系统地面模拟系统中进行了实验。系统模拟实验表明,与通用串行总线(如RS-485总线)相比,军用数据总线1553B有高传输率、高可靠性等特点,为飞机自动配电系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1553B总线通信系统的组成以及特点,通过对1553B总线通信系统的学习,深入了解了其拓扑结构、总线协议、终端操作以及硬件特性,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其可靠性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刘熙  韩兆轩  康继昌 《航空学报》1992,13(4):164-170
传统的航空电子综合化系统(IAS)中,通信子网的自治性很差,其管理控制是由应用宿主机来进行的,最终成了限制IAS性能的瓶颈。针对上述问题,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MIL-STD-1553B总线的IAS通信子网—1553BCN。1553BCN实现了通信子网的自治管理和容错(降级)运行,并向宿主机提供具有“恰一次”(exactlyonce)可靠性语义的应答式可变长消息通信服务。实践表明,1553BCN能较好地满足IAS的通信要求,可用以构造新一代IAS。  相似文献   

18.
从简化结构、提高实时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RT模式下的1553B总线接口。该总线接口硬件上以BU-61580为总线协议处理器,以FPGA为主处理器,在FPGA内部实现接口粘合逻辑,省去额外电路,做到无缝链接。软件上在接收端采用子地址双缓冲模式,保证数据一致性和正确性,发送端提出了发送双缓冲机制,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了数据更新的实时性。详细阐述了总线接口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并通过仿真和实验手段证明了该接口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航空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的浅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现代航空电子综合化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军用飞机的性能 ,信息综合化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就是航空电子通信技术。基于MIL -STD— 15 5 3B总线 ,本文分析了航空电子通信系统设计中若干关键性问题的解决途径。最后着重说明了某机载ACT飞控系统 15 5 3B总线通信网络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网络控制系统方法、实时性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布式控制计算机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时间限制要求,提出网络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是满足端到端时间限制的关键,在研究和分析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和实时网等控制通信局域网的基本实现技术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综合运用1553B总线、以太网和SBS实时网技术,完成了航电模拟器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