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针对某型发动机机加火焰筒在工作中产生的裂纹、掉块等故障,从结构、材料、氩弧补焊修理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行了冷热疲劳、应力、热拉伸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焊接修复技术降低了火焰筒报废率,提高了火焰筒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某小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在试验后发现的火焰筒外环出口端变形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火焰筒强度计算和分析确定该现象是由于火焰筒头部结构刚性不足造成的。从改变火焰筒头部结构刚性入手.对比分析多种改进方案,借鉴现有国外先进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头部结构形式,并通过火焰简强度计算分析、燃烧室性能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改进了火焰筒头部结构形式,成功地排除了这一故障隐患,为后续发动机研制提供了参考和工程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介绍某机火焰筒薄壁波纹板冷却环加工工艺,并对加工难点提出控制措施。根据该机的流量试验大纲,介绍了发动机火焰筒空气流量试验调整方法和火焰筒流量不合格时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某型发动机的离心通风器齿轮轴组件在焊接区域裂纹故障的现象。通过结构分析、断口金相检查,并对齿轮轴组件进行了强度、固有频率、共振转速计算和动应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齿轮轴组件焊接区域裂纹故障属高周疲劳破坏;焊缝与工艺挡边相交处的应力集中较高是导致裂纹故障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排故措施,并完善齿轮结构设计,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与试验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某型航空发动机火焰筒流量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某型发动机在研制过程中频繁发生单位燃油消耗率(SFC)过高的故障,在自行设计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流量测试试验器上,运用模拟压比和模拟马赫数准则,采用冷吹风流量试验法,对比测试了某型发动机燃烧室与原型燃烧室火焰筒空气的流量,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流量分布均匀,与原型燃烧室火焰筒流量相同.该试验法耗时短、成本低,对开展燃烧室火焰筒内空气流量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型发动机联合漏油收集器管接头漏油故障,通过原理分析,找到了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对故障进行了排除,并开展修理工艺研究,确定检查修理方法,为同类故障的排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发动机火焰筒的结构特点,对影响火焰筒流量试验值的测定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改进现有加工工艺和流量试验器,保证了火焰筒流量试验值的稳定性,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满足了生产急需。  相似文献   

8.
针对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室状态监测方法不足,故障定位难和故障早期发现难的问题,以涡轮排气温度场周向数据为分析依据,通过研究燃气在涡轮通流部分的偏转规律,利用核主元分析(KPCA)方法对经过有效性处理后的温度场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两台发动机的故障数据,分别对燃烧系统自身故障和热电偶传感器故障进行检测与识别,验证了排气温度场燃气偏转规律与核主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燃烧系统故障和传感器故障进行诊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安装了环管式分布火焰筒的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室的故障诊断定位层次从目前的燃烧室这个大部件提高到火焰筒级别的小部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某型发动机Ⅰ级涡轮外环后端面磨损故障进行统计,从工作原理入手分析故障原因,查阅相关资料,制作焊接及机加保护夹具,采用脉冲及对称氩弧焊方法,减少焊接多达38处磨损的变形量;对磨损处焊缝进行车削,恢复Ⅰ级涡轮外环产品图样尺寸;通过校正预装、荧光探伤检查,保证焊接修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某型燃烧室火焰筒的性能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检验某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国产化火焰筒的性能,在燃烧室试验台架上,采用连续气源和扇形段试验件,通过模拟燃烧室在最大工况下的工作参数,对该型燃烧室使用的原型火焰筒和国产火焰筒进行了燃烧效率特性、出口温度分布、壁温分布和贫油熄火特性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火焰筒的燃烧效率特性相同,同一工况下的燃烧效率值接近,相差大约0.5%,国产火焰筒优于原型火焰筒;出口温度场类似,质量指标接近,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和径向温度分布系数分别相差1%和1.3%,且均在合理范围之内;壁温分布相似,同一位置处最大温差为50K,国产火焰筒高于原型火焰筒;贫油熄火特性一致,在进气速度为150m/s以下,原型火焰筒优于国产火焰筒.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的工艺制度对0018Ni高强度马氏体沉淀硬化时效钢电阻点焊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固溶+焊接+固溶+时效的工艺制度,电阻点焊接头的金相组织和单点剪切力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板宽对胶焊接头应力分布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酚醛树脂和丙烯酸树脂两种胶粘剂的胶焊接头中,板宽对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醛树脂胶粘剂胶焊接头中,搭接区边缘应力值高于焊点边缘应力值,导致接头从搭接区边缘起裂,板宽增大时,焊点边缘处和搭接区边缘的峰应力都减小,对于提高胶焊接头的强度有利,但不会改变接头的断裂形式;丙烯酸树脂胶粘剂的胶焊接头,焊点边缘应力远高于搭接区边缘应力,因此接头从焊点边缘起裂,板宽增大时,焊点边缘应力基本不变。因此增加板宽对提高接头强度无明显作用,接头断裂形式也不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3.
在焊点形成的过程中,点焊电流有效值的检测与控制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一种用MSP430单片机实现的对点焊机电流进行检测的便携式仪器.该仪器以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为核心,利用逐点积分方法获取电流有效值,可快速、精确地实现电流有效值的测量.本文不仅从仪器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作了可靠性分析, 也讨论了该仪器在增强抗干扰能力和提高系统稳定性方面效果明显.经实践证明,该仪器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功耗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3种方法等效模拟焊缝结构:材料赋值法,等效接触法,等效约束法;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建模的简便性、计算的耗时性、结果的准确性。材料赋值法可以准确反映舱室焊缝结构最先出现破口的位置以及破口延伸过程;等效接触法建模与网格划分过程简单,计算时间适中,准确度较高;等效约束法网格划分要求节点不重合,计算时间较短,但焊点个数设置不易把握。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焊接电流下钛合金板胶接点焊接头的A扫描信号和C扫描图像特征,并进行了拉伸-剪切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观察C扫描图像的特征与A扫描信号的变化,能够划分胶接点焊接头的胶层区、热影响区、熔合区、熔核区以及焊接缺陷;随着电流(7~10 k A)的逐渐增大,接头熔核直径呈递增趋势,相应的失效载荷从7 231.5增加到10 939.0 N;当电流为7 k A时,在C扫描图像上反映出飞溅缺陷,此时接头失效载荷远小于没有出现飞溅的接头,可见飞溅降低了胶接点焊接头的拉剪载荷。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ASL3000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的检定方法.通过分析该测试设备的特性,对线性信号、数字信号、混合信号、射频信号、基带信号模块的检定,采用自带通用仪表和检定程序实现;对于自带仪表的检定,则通过定期送检,溯源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运用超声波扫描显微镜(SAM)对1 mm厚SUS304不锈钢薄板点焊接头进行无损检测,分析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的C扫描图像,并对C扫描图像各特征区域的A扫描信号进行采集、分析,研究两者间的对应关系,通过超声波C扫描成像法对焊核直径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超声波扫描显微镜可以检测不锈钢点焊接头缺陷,并通过C扫描图像区分缺陷类型;在电极压力为0.15 MPa、焊接电流大于8 k A时,C扫描图像可以清楚的反映飞溅、过烧等缺陷;C扫描图像各特征区域表现出不同的A扫描信号特征;基于超声波C扫描测量的焊核直径为4.39~5.25 mm。  相似文献   

18.
手持式PDA在计量器具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手持式PDA在计量器具管理中的尝试和应用。通过编程,对手持式PDA做二次开发,并应用于国防计量器具的计算机管理中。因其具备信息输入功能和条码扫描功能,对于管理人员的信息录入和计量器具的查询和统计十分方便;又因PDA体积小便于携带,移动迅捷,对于现场的器具盘点和受控器具的核查非常适用。  相似文献   

19.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设计验证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为物理模型,改进了计算火焰筒流量分配的流阻法,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冷却空气量的相对误差为5.7%;采用多项式拟合法计算了火焰筒燃气总温沿轴向分布。得到了主燃区总温和燃烧室出口总温,并采用燃烧效率法对其进行了验证,二者的相对误差分别为4.4%和1%。结果表明:在初始设计阶段,采用改进的流阻法和多项式拟合法验证火焰筒的沿程空气流量分配和沿程燃气总温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20.
胶焊单搭接头长时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胶焊是将点焊技术与胶接技术结合使用的先进连接技术。由于众多优点 ,该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 ,而其相关研究特别是对其长时蠕变应力的了解比较缺乏。本文利用三维粘弹塑性有限元法 ,对胶焊连接接头的时间相关应力再分布进行分析 ,并讨论了相关接头的设计和材料选择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