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线性摩擦焊机振动模型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简要介绍了线性摩擦焊接 (LFW )的原理 ,建立了线性摩擦焊机往复振动系统的简化模型 ,着重分析了线性摩擦焊机振动系统的动力学参量以及各参量之间的关系。为线性摩擦焊机的设计与制造 ,以及线性摩擦焊接过程数值模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线性摩擦焊机的变频调速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3种焊接控制方式,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及软件流程.控制系统配用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进行了GH4169焊件的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焊接控制方式及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微机焊接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在我国也未看到。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自行研制的3P型电液压力控制伺服阀,使西北工业大学设计的微机控制摩擦焊接系统改造辽河油田原C120—A焊机液压系统取得成功,实现摩擦焊接微机化,填补了我国微机摩擦焊接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4.
针对自制的XMH-160型线性摩擦焊机,论述了通过采集线电压和线电流的方法来检测线性摩擦焊驱动电机输入功率和焊接界面摩擦功率的原理.以研华PCI-1710HGU型数据采集卡为核心,LabVIEW为开发软件分别设计了检测系统的硬件、软件.以TA2纯钛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线性摩擦焊工艺试验,对焊接过程的摩擦功率曲线进行了采集与分析,并结合曲线变化特点探讨了线性摩擦焊接头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利用Visual Basic开发了线性摩擦焊机上位机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下位机的监控和对焊接过程的自动控制,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6.
提出利用前缘填角消除机翼一机身接合处气流分离的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应用了蒙皮摩擦变化与表面曲率变化相关的设计规则。求出在机翼前缘之前板的当前蒙皮摩擦分布之后,计算可以消除气流分离的目标蒙皮摩擦分布。应用设计规则,把当前的蒙皮摩擦分布转化为目标蒙皮摩擦分布,延伸机翼前缘形成前缘填角,利用流动解算器分析机翼填角,过程迭代直到收敛。  相似文献   

7.
TC4钛合金线性摩擦焊接头的冲击韧性及断口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制的XMH-160型线性摩擦焊机上利用先期试验优化的规范参数进行TC4线性摩擦焊接试验.对焊后试件进行冲击试验研究,冲击试件基本沿母材断裂.观察冲击试件的宏观和微观断口,并分析接头的金相组织.结果表明,焊缝超细晶组织所具有的高断裂应力是焊接接头冲击韧性值高于母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1飞机上放电刷的作用放电刷是静电放电刷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放掉飞机上静电的设备。放电刷安装在飞机表面外型尖端部分,尾端部有一个金属针用于放电(一般包裹在圆帽内,看不见)。飞机在空中运动,由于空气和其他杂质的摩擦,在飞机机身上将产生静电电荷(摩擦生电),一般为正电荷。通常,电荷均匀  相似文献   

9.
工艺动态     
先进材料的摩擦焊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墨西哥米却卡洛 (Michoa cano)大学的学者合作 ,对异种材料摩擦焊时金属间化合物、加工诱发马氏体及软化带以及同种材料摩擦焊时螺旋形缺陷及氧化钇粒子凝聚引起蠕变断裂等力学性能下降问题进行了研究。试件使用金属基复合材料(Al - 10 %Al2 O3)、30 4不锈钢及铁基合金 (含有 2 0~30nm氧化钇 )。采用直接驱动式摩擦焊机对各种试件进行焊接 ,然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电子探针(EPMA)、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观察焊接断面和组织。氧化粒子的大小和分布状况随焊接条件…  相似文献   

10.
无针搅拌摩擦点焊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针搅拌摩擦焊可以在一定厚度范围内实现铝合金薄壁结构的可靠连接,从而在铝合金汽车带筋壁板结构的连接和装配中具有应用前景,同时可以扩展到飞机机身带筋蒙皮、隔离框板结构、机翼以及运载火箭的整流罩等壁板结构。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以工艺试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的焊接参数对10mm厚7022铝合金进行搅拌摩擦焊研究.利用X射线应力分析仪检测焊接试样的残余应力分布;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焊缝试样进行磨损性能研究,并通过三维形貌仪观察其磨损形貌;利用pH=5的Na2SO4溶液对焊接试样进行腐蚀试验,并通过SEM观察其表面腐蚀形貌.结果表明:各参数下焊接试样的残余应力均较小,...  相似文献   

12.
在自制的XMH-160型线性摩擦焊机上,利用先期试验优化的规范参数进行了Ti-17焊接试验,检测了焊接过程摩擦功率及界面温度的变化曲线,并根据功率曲线计算获得了摩擦界面金属剪切强度的变化曲线.分析了上述三条曲线的变化特点及相互对应关系,并结合线性摩擦焊过程摩擦界面金属的热物理性能变化及热力耦合过程,初步探讨了Ti-17线性摩擦焊焊接接头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异种铝合金环形构件的高精度装配与连接,文中设计一种卧式串联型轴向移动转径向伸缩的搅拌摩擦焊接工装。结果表明,采用此工装成功实现铝铜系/铝镁系异种铝合金环形构件的高精度装配与高质量焊接,接头内部质量达到了I级接头要求,接头的抗拉强度高于245 MPa,延伸率高于16%,且所有接头均断裂在铝镁系铝合金母材一侧,说明该接头的整体性能要优于铝镁系铝合金母材性能,解决了铝铜系/铝镁系异种铝合金熔焊易出现焊接裂纹的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14.
摩擦搅动焊是新近发明的一种先进焊接技术,它采用非熔化固态焊接,利用局部产生的摩擦热生成连续的固相焊缝,用它可以焊接传统上认为“不能焊接”的合金和实现不同类金属的焊接。本文简要介绍摩擦搅动焊的焊接工艺、焊缝性能、设备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S135钻杆的摩擦焊接、热处理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S135钻杆同种钢材36CrNiMo4A的摩擦焊接、热处理工艺参数及其强韧性进行了试验分析和研究,分析了原有摩擦焊接和热处理工艺造成接头韧性偏低的原因,优化了摩擦焊接和热处理工艺参数,改善和提高了S135钻杆的组织和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同类产品NKKS135钻杆的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的连接机理,合理的温度场是获得高性能接头的基础;根据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过程的特点,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建立了焊接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在利用测温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7075–T6铝合金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预热阶段,温度峰值随摩擦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快速后缓慢上升的趋势,在8s左右趋向稳定;在焊接阶段,温度峰值始终位于套筒端面的中心附近,且最大值出现在套筒回抽1s时,同时提高搅拌工具的旋转速度可增加焊接过程的温度最大值。  相似文献   

17.
707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摘对航空用5 mm厚的707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试样热处理前后的焊缝微观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搅拌头旋转速度400 r/m in、焊接速度40 mm/m in时,接头拉伸强度达到353 MPa,是母材强度的78.5%;焊核区为等轴晶;经热处理后接头拉伸强度值达到母材强度的83.0%;硬度的最低处在前进侧热机影响区;断口的微观形貌表现为具有强化相的韧窝特征,且断裂几乎发生在前进侧的热机影响区。由此认为,7075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薄弱点在热机影响区。  相似文献   

18.
以0.5mm厚6061铝合金和2mm厚T2紫铜搭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无倾角微搅拌摩擦焊接试验,通过对搅拌工具材料选择、焊缝成形、接头性能分析,研究了其焊接工艺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相比热作模具钢,采用高速工具钢制成的搅拌工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对于铝/铜搭接接头,无倾角微搅拌摩擦焊接能获得成形良好的焊缝,并且其工艺窗口宽泛,接头的力学性能良好,其承载能力能够达到铝合金母材的95%以上,但是当焊接速度为200mm/min时,主轴转速一旦超过25000r/min,焊缝表面将会出现沟槽缺陷。  相似文献   

19.
对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中出现的未焊透和孔洞缺陷进行一次、二次搅拌摩擦补焊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补焊工艺参数下,可有效消除接头原有缺陷,获得成形美观,性能良好的接头;随补焊次数的增加,接头软化区域显著增加;含有上述两种缺陷接头一次补焊后拉伸性能显著提高,二次补焊接头相比于一次补焊接头拉伸性能有所降低;含有缺陷的原始接头拉伸时均于缺陷处起裂导致接头塑性较低,补焊后接头都断裂于后退侧热影响区与热机影响区交界处,呈韧性断裂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