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3月至6月,中国新闻媒体报道了国产“太行”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成功,称其具有“里程碑”意义。 尽管报道没有具体说明此发动机为何种机型使用,业内人士却部知道,“太行”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引进的俄式苏霍伊战机和国产歼-10战斗机的动力国内保障问题。面对美国在武器领域对中国的封锁,欧盟国家被迫维持对中国的军事制裁,以及俄罗斯出售军机时留有后手和漫天要价的局面,中国终于制造出国产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从而成为继美、俄、英、法之外的世界第五航空发动机制造大国,真正标志着进入航空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2.
以高推比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压气机部件中的新结构--叶盘为对象,探索了基于并行工程的产品设计关键技术;考虑设计、分析和工艺等要求的特征建模方法。在微机CAD平台初步实现了叶盘统一建模,设计约束检查。并进行了设计模型与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数据传输,完成了整体叶盘的基本强度和振型分析。  相似文献   

3.
3月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为进军宇航发射新领域而研发的新型大推力固体发动机,进行了关键技术考核——首次地面热试车,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次发动机试验的圆满成功,表明我国掌握了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具备了研制大型固体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技术条件和基础,将有力地推进我国固体发动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2年7月29日,中央电视台一场主题为《聚焦大火箭"心脏"》的电视实况直播,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随后,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浪网、搜狐网等上百家媒体竞相予以报道。一时间,我国新一代大推力120吨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研制成功的消息,伴随着电视、报纸、广播、网络迅速传遍了地球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5.
氮氢混合气电弧加热发动机的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用自制的脉宽调制电源供电,以氮氢混合气(模拟肼的分解产物)作推进剂的电弧加热发动机性能试验的情况及初步结果,试验表明,自制的脉宽调制电源工作稳定;在混合气作推进剂的情况下,DHSL-1和DHSL-2 发动机可以正常运行,但由于发动机的高温密封性能不好(漏气),测得的性能数据偏小。  相似文献   

6.
Nemo 《太空探索》2014,(1):44-48
<正>日本新一代固体火箭艾普西龙于2013年9月14日成功发射,2006年退役的M-V火箭终于后继有人。M-V火箭的近地轨道运力为1.8吨,艾普西龙火箭更降低到1.2吨,而H-IIA系列火箭中运力最弱的H-IIA 202型号,近地轨道运力也高达10吨,不论是M-V火箭还是艾普西龙火箭,运载能力与日本现役的H-IIA系列火箭之间都有很大的缺口,致使日本不得不使用H-IIA火箭发射中小型载荷。日本火箭发射价格本来就居高不  相似文献   

7.
为对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某次试验开展故障定位,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动态特性仿真模型库,搭建了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动态特性仿真模型,并通过与试验实测参数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针对发动机可能出现的故障,依次开展仿真计算,将获得的结果与故障实测参数进行对比,得到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为氧涡轮排气管路阻塞.通过试验对仿真结果开展...  相似文献   

8.
空对舰导弹是指由飞机从宅巾发射攻击水面舰船的导弹。也可用于攻击地面目标,是海军航空兵的主要攻击武器之一。通常由弹体、弹冀、战斗部、制导系统,动力装置等构成;战斗部有普通装药或核装药。制导系统,常用寻的制导或复合制导,多数为复合制导,其中以惯性加末段主动雷达制导较普遍。动力装置,有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或冲压喷气发动机。有的空舰导弹可与舰舰导弹,岸舰导弹通用。20世纪8O年代服役的空舰导弹,飞行速度多为亚声速,射程数十至数百千米。飞行多采用低弹道,初始段多为下滑飞行,中段转入超低空平飞,末段高度可降至10米以下掠海面飞行接近目标,可取得隐蔽突然袭击的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新研制的航空发动机智能测试系统,较详细地介绍了性能调试方法,并报导了新研制的位移机构系列及其配套探针,在应用考核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由于系统实现了控制,测量,处理一体化,控制通道多,采集容量大,跟踪准确,处理及时,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测试,因此对提高测试精度,速度,对加快试验进程,节省人力,物力,能源起着重要作用,为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测试手段,同时指出,这种新技术还有不少领域等待我们去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渊源古远的新兴技术 随着火药的出现,中国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固体燃料的应用。起先是用于娱乐目的,后来用于军事作战中。在中国明朝军事著作中就有“神火飞鸦”、“火龙出水”等具有现代火箭雏形的记载。在世界上也是中国人最先试图乘坐火箭上天。  相似文献   

11.
近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动机抽真空系统顺利通过发动机试车试验,该系统在国内航天发动机上首次应用了抽真空和引导煤油充填操作技术,目前已通过实战考核和验证,基本功能、性能满足总体设计要求。该系统主要功能是在火箭射前对助推及芯一级发动机进行抽真空和引导煤油充填操作。此次试验结束后,后续将重点开展系统及关键单机可靠性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空民航飞机NOx排放分布再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98年旺季(4月~10月)的中国上空民航飞机的NOx排放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评估,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商业飞行所造成的NOx排放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上空,各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程度有很大的不同,且这些城市上空的NOx含量沿高度方向由地面向高空递减;就自身发展来看,目前的高空飞机NOx排放量已比6年前增加1倍多;从横向比较来看,目前中国几个大城市上空飞机的NOx排放量已达到并超过6年前全球空运发达地区的排放量,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3.
新概念旋转冲压发动机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解决燃气涡轮发动机性能和成本受结构材料制约和冲压发动机不能独立使用和在地面应用的问题,在对燃气轮机、冲压发动机和内燃机3类发动机的结构进行分析和融合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冲压压缩技术的新概念旋转冲压发动机的研究构想.该发动机主体结构为一内置有旋流燃烧室的高速旋转无叶无塞内燃转子,能融压气、燃烧和排气做功于一体.对其工作原理、结构方案和性能进行的初步研究分析表明,该发动机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成本低,效率高,功率大,可广泛用于航空与地面的各种动力.   相似文献   

14.
军用飞机,发动机战技性能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飞机、发动机战技性能的评估,无论对于改型论证工作,或者对于新机论证和初步设计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由北航研究发展的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评估系统(简称为AEAS),以及利用AEAS对军用飞机/发动机(涡喷或涡扇发动机)组合方案战技性能评估研究的一些结果。还讨论了利用AEAS具有的优选功能,根据飞机飞行任务和战技性能要求,分别或同时对飞机/发动机系统主要设计变量(如飞机起飞推重比,翼载,机翼外形几何参数和发动机循环参数等)的各种组合进行优选,求得最佳方案的算例。使用AEAS的初步经验表明,计算结果合理,计算精度和所需CPU时间适合于飞机/发动机系统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压气机转子和涡轮转子是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件,研究并建立航空发动机整个转子系统的结构方案图形库是航空发动机计算机辅助转子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利用Auto CAD图形软件和Auto Lisp语言编写程序建立的发动机转子结构方案图形库的尝试。在广泛搜集并认真分析研究国内外现有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转子部件和涡轮转子部件的基础上,确定并建立了典型零件分类图、典型零件图和典型结构方案图。结构方案的确定是以多级屏幕菜单的形式显示,以交互式的人机对话的方式供用户选择。方案确定以后,通过人机交互对话,对指定的参数赋予特征的数值,可以很快的绘制出转子结构方案图,并可以对结构方案图进行实时的修改和优化。  相似文献   

16.
介绍的检测方法既保证了凸轮升程误差最小包容区域的形状和公差带形状一致,又使升程最大误差最小,从而避免了凸轮检测评定中的误判。  相似文献   

17.
微型涡喷发动机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探讨了一种正在研制的推力为100 N,转速为105 r/min的微型涡喷发动机的结构设计特点.首先介绍了微型涡轮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特点;其次,又对这台发动机独有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它的旋转部件进行了强度、振动分析.最终结果表明旋转部件的结构设计满足要求.这些设计经验对于发展高推重比微型涡喷发动机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在本文中讨论了航空发动机试车自动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应用STD总线保证系统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结合使得试验台测试更加有效。通过该项仪器的应用,发动机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高超声速串联式组合动力装置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证高超声速运输机在宽广的飞行包线内(Ma=0~5,H=0~30km)稳 定可靠工作,对涡轮/冲压组合动力装置串联方案展开研究.首先建立了经试验数据校核的 适于高超声速飞行的组合动力装置部件级变循环详细非线性性能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 用发动机设计点热力循环分析和非设计点性能分析方法对串联方案的综合特性进行评估,最 终给出一种经过优化的串联布局涡扇/冲压组合动力装置总体性能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 ,优化方案可有效地缩小组合发动机的结构尺寸与重量,有利于进气道,喷管的调节以及冲 压燃烧室燃烧的组织.通过综合调整发动机5个可调几何部位以及涡轮发动机燃油流量和冲 压燃烧室燃油流量,可以实现涡扇/冲压模式的平稳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