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ANSI/EIA-649等国际主流构型管理标准中定义的构型基线类型,结合民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阶段管理特点,探讨了民用航空发动机构型基线的文件构成、建立的时机,以及构型基线维护要求,为我国民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及构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复合材料的直升机发动机进气道构型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民用直升机发动机复合材料进气道构型设计为例,阐述和分析了基于复合材料的直升机发动机进气道构型的设计特点、进气道防砂网抗鸟撞构型研究以及旁通量设计等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涡轮基组合动力系统的使用场景中,高速涡轮发动机为了实现起飞、跨声速、模态转换等状态下的性能指标,需要扩展使用速域范围,兼顾多状态推力性能,对于发动机构型和循环参数选取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开展基于循环参数分析的高速涡轮发动机构型方案设计,通过分析高速涡轮发动机在不同速域下的使用需求,明确发动机的技术特征,并从性能、结构、技术发展趋势等多角度对高速涡轮发动机构型进行分析,针对双转子涡扇构型的高速涡轮发动机开展循环参数分析,明确压比、涵道比和涡轮前温度对发动机不同工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循环是高速涡轮发动机的理想构型方案。现阶段应基于双转子涡扇构型逐步集成变循环特征部件,并通过合理的循环参数匹配,实现高低速性能的兼顾。  相似文献   

4.
和永进 《试飞研究》2000,(3):20-25,56
由刘易斯研究中心出资并管理的高稳定性发动机控制(HISTEC)计划的目的,是发展和飞行验证一种先进的高稳定性一体化发动机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是用实时测量方式来预估进行道压力畸变,以增强发动机的稳定性。飞行验证的在德赖登飞行试验研究中心的一体化先进控制技术研究机(ACTIVE)F15上进行。飞行试验的构型研究目标的详情以及为达到这些目标而运用的飞行试验矩阵将在本文中阐述。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这套设计方法可以精确地估计畸变并能对发动机调节进行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5.
涡轮前温度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控制参数之一,在保持发动机推力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涡轮前温度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涡轮前温度最优控制是降低涡轮前温度的有效技术途径.本文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涡轮进口温度的在线优化问题,并根据该优化问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NGA)与非线性规划(NLPQL)相结合的混合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6.
航空发动机喘振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航空发动机喘振主动控制的三种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分别为基于附加扰动喘振主动控制、基于分叉理论喘振主动控制及基于喘振预测主动防喘控制,总结了压缩系统稳定性模型、压缩系统失稳先兆及检测、主动控制传感器及执行机构等航空发动机喘振主动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航空发动机维修是现代航空维修中的难点和重点,开发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航空发动机维修系统,完成对航空发动机维修的实时诱导,对提高维修准确率,节约发动机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增强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航空发动机维修的实际需求,开发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航空发动机维修系统。论文对该系统的软硬件模块和基本结构作了详细的介绍,展示了增强现实技术在这一领域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A-31Φ涡扇发动机是苏-27战斗机的动力装置,它采用了机械液压-模拟电子混合式控制系统。本文结合该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特点,对其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认为整个控制方案较为合理,虽未采用全功能数控系统,但也能较好地满足现代战斗机对发动机控制的要求,其独特的设计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根据反馈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在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建立了基于反馈网络的发动机控制系统。采用反馈神经网络辨识发动机模型参数,用动态自适应算法对神经网络权值进行了调整,并在飞行包线内各工作点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使用神经网络建立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和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对某型涡扇发动机加速过程进行自适应控制,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采用遗传算法和BP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系统分别进行了离线和在线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大规模定制的产品建模技术及配置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三种主要的生产模式及其演变,在分析产品族结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配置单元的产品族结构模型,并对配置单元进行了论述。给出实现配置过程的算法并用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鹿存侃  胡永太 《航空学报》2016,37(Z1):106-111
针对空天飞行器再入段异构执行机构复合控制问题,基于气动舵面和反作用推力器的特性,提出了适用于空天飞行器的3种气动舵面与反作用控制系统的复合控制构型:指令型、力矩型、指令误差型,以及相应的控制律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空天飞行器再入段的控制系统设计。仿真结果表明,3种构型的复合控制系统均能满足指令跟踪性能要求,其中指令型复合控制系统气动舵工作最为平稳,推力器开启频次最少。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指令型复合控制系统的综合性能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刘莉  马晓军  张娟  杨茗 《航空工程进展》2024,15(3):101-109,142
民用飞机刹车控制系统构型管理在系统设计开发过程和适航符合性验证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提升民用飞机刹车控制系统软件构型管理能力,使该系统设计开发的软件满足适航要求,介绍刹车控制系统软件构型管理的概念和方法,描述如何运用系统思维和信息化流程手段将构型管理和软件设计相结合,开展软件全生命周期过程构型管理活动。结合DO-178C 的要求,提出建立以产品构型为核心的构型数据数字化管理机制,实现刹车控制系统软件研制的单一数据源。结果表明:通过和构型基线管理相结合建立一个统一的构型数据库,在构型库中严格按照阶段的状态进行准确记录,确保了状态信息的实时性、可追溯性、完整性及有效性,达到了最终构型控制目标,可以满足适航要求。  相似文献   

14.
民机试飞构型管理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民用飞机试飞工作为背景,从民机试飞构型管理的特征和过程出发,论述了试飞构型管理的范围和性质,说明了试飞构型管理本质上属于研制构型管理,由制造商内部控制。并从适航的角度研究了民机试飞构型到位工作的特点及其与试飞计划的关系、给出了试飞构型评估报告编制方法。最后,介绍了试飞构型控制工作的流程,并根据试飞构型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了试飞构型控制工作中需关注的重点。对后续民机试飞构型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展弦比飞翼布局作战飞机可控性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马超  李林  王立新 《航空学报》2008,29(4):788-794
 飞翼布局飞机取消了常规布局飞机采用的安定面和操纵面,由此引起其可控性设计的诸多新问题。以某小展弦比飞翼布局作战飞机为例,利用风洞试验结果研究了几种典型新型操纵面的操纵新机理及不同飞行条件下的操纵效能等。基于可控性设计的要求,估算了该飞翼构型作战使用所需的三轴最大控制力矩系数。通过引进舵容量的概念提出了新型操纵面的参数化设计方法,最后对这一新布局方案进行了可控性评估,为飞翼布局飞机概念设计阶段的新型操纵面布置和设计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军用飞机由使用方自行规划开展飞机在使用保障阶段的技术状态管理工作,缺乏信息化手 段,效率低下,且与飞机研制交付阶段的技术状态管理工作存在断层。通过研究飞机使用保障中的技术状态管 理内涵,分析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技术状态审核等内容,提出一种适用于飞机使用保 障中的技术状态管理方法,并在某型号工程研制中进行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高飞机使用保障 中的技术状态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完成哈尔滨工业大学风洞测量与控制试验系统,设计了HIT三元低速风洞的一套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基于Microsoft Visual Basic(VB)风速测量与控制系统。系统进行了硬件系统设计及软件系统设计。在提出总体的测量与控制方案的基础上,保证风速控制精度,对测控元件进行了等精度配置研究。另外在实验角度控制上提出了高精度的控制方案。通过VB程序代码实现了控制软件。经调试后达到了系统控制精度要求,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升力体机动飞行器气动布局概念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高超声速机动飞行器的气动布局概念设计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升力体机动飞行器气动布局方案,进行了机体的优化设计,并进行了控制舵的匹配设计,研究了飞行器的气动特性和操纵效率问题。研究表明,该方案可以获得较高的配平升阻比及配平攻角,有较高的机动控制效率,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实现高机动的潜在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9.
基于1773光纤数据总线的光传飞控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完成直升机显模型跟踪光传飞控系统局域网的设计,对基于 MIL-STD-1533B多路传输数据总线协议的 MIL-STD-1773光总线协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1773光总线的光传系统的开发思想和途径,并对光总线的硬件结构配置及软件实现进行了设计;构建了直升机显模型跟踪光传操纵系统的地面物理仿真验证平台,由给出的光传与电传对比仿真,表明所设计系统是正确并可行的,对开发光传操纵技术具有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陀螺是航天器控制系统中的关键姿态敏感器,其主要采取冗余措施进行配置。针对航天器控制系统设计中如何进行陀螺冗余配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确定最优冗余陀螺配置的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系统的可靠性、精度、成本代价等综合指标。首先,以工程中普遍采用的陀螺斜置式为对象,系统性给出了陀螺斜置式的安装结构,并以测量误差最小为目标确定出确定安装数目下的最优陀螺冗余安装结构。其次,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对陀螺冗余配置的综合性能指标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然后,利用优化评价方法以综合指标为基础对不同安装数目下的陀螺冗余安装结构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陀螺冗余配置的最优安装数目,即最优冗余陀螺配置。最后,利用该方法对实际工程中的斜置式陀螺冗余配置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当陀螺的安装数目为7时为最优冗余配置,该结论对实际工程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