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资料窗     
中国运载火箭发射航天器情况汇总表 (1970 .4~ 2 0 0 0 .1)序号火箭名称发射中心发射日期航 天 器备  注1长征一号酒泉 1 970年 4月 2 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2长征一号酒泉 1 971年 3月 3日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成功3风暴一号酒泉 1 973年 9月 1 8日技术实验卫星失败4风暴一号酒泉 1 974年 7月 1 2日技术实验卫星失败5长征二号酒泉 1 974年 1 1月 5日返回式遥感卫星失败6风暴一号酒泉 1 975年 7月 2 6日技术实验卫星成功7长征二号酒泉 1 975年 1 1月 2 6日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8风暴一号酒泉 1 975年 1 2月 1 6日技术实验卫星成功9风暴一…  相似文献   

2.
厂文 《中国航天》2010,(10):8-10
<正>1.相对嫦娥一号的技术改进和不同点作为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在总体设计上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技术上有哪些改进?不同点是什么?作为探月  相似文献   

3.
标准号}被代替标准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QJ 19A一95QJ 1 65A一95QJ 177.IA一95QJ 1 77.ZA一95QJ 177.3A一95QJ 177.4A一95QJ 1 77.SA一95QJ 177.6A一95QJ 1 77.7A一95QJ 177.SA一95QJ 177.gA一95QJ 1 77.10A一95QJ 177.llA一95QJ 1 77.12A一95QJ 1 77.13A一95QJ 177、14A一95QJ 177.15A一95QJ 1 77.16A一95QJ 177.17A一95QJ 177.18A一95QJ 300A一95QJ 488A一95QJ 647A一95QJ 789A一95QJ 829A一95QJ 913A一95QJ 953A一95QJ 954A一95 QJ 987A一95 QJ 1010A一95 QJ 1019A一95 QJ 1028A一95 QJ 1118A…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航天工业在两用技术开发上的成果和技术水平 我国航天工业在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少数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主要体现在运载火箭技术、应用卫星技术和载人飞船技术三个方面。 1.运载火箭技术 我国在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1号,这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空间技术大国的行列。此后,我国又研制出10多种运载火箭,有长征2号、风暴1号(FB-1)、长征2号C、长征2号D、长征2号E、长征2号F、长征3号、长征3号A、长…  相似文献   

5.
《航天员》2006,(3)
1.我国载人航天七大系统包括7(闪艾刀吓G】A发射场系统B运载火箭系统C航天员系统O载人‘从合系统E测控通信系统F飞船应用系统G着陆场系统16.“神舟’’六号在太空飞行了《B)天。A .4天B .5天C .6天0.7天2.我国第一艘载人门明合是《O)。A“神舟“一号日“神舟.’三号C“神舟”四  相似文献   

6.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1,20(6):139-139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2FT1火箭成功发射。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2F火箭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7.
到今年5月10日,1999年发射的、设计寿命为两年的风云1号C星已正常运行5周年.近日,记者采访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风云1号气象卫星副总指挥高火山.  相似文献   

8.
张建松 《航天》2011,(12):22-23
浩瀚苍穹,璀璨群星,共同见证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太空的精彩对接。北京时间11月3日1时28分,神舟八号上的对接环触到天宫一号对接机构;1时36分,两个航天器成功对接。  相似文献   

9.
第 9艘尼米兹级航母—“罗纳德·里根”号航母经过长达 5年的制造终于有了结果 ,2 0 0 3年 7月“罗纳德·里根”号航母在弗吉尼亚州Norfolk海军站交付使用 ,成为美军第 1 3艘现役的航母 ,“星座”号航母已于去年 8月 7日退役 ,“里根”号航母计划于 2 0 0 5年正式部署。“里根”号是一艘作了较大改进的尼米兹级航母 :它采用了新船头 ,设计时质量增加了 772t从而提高了航母驾驭海浪的能力 ;船头弹射器角度改变后能使飞机同时起飞 ;此外装配了海军新型综合通信和先进的网络系统。继下一艘航母“GeorgeH .W .Bush”号建造之后 ,美海军打算启…  相似文献   

10.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推进分系统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分系统组成.选择液氨为工质,分析了工作模式.用贮箱推进剂管理装置解决推进剂晃动;用加排阀集成组件提高分系统的低温密封性能.地面多次试验结果表明:YH-1火星探测器推进分系统能满足探测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11月11日4点33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尼星一号)因太阳翼故障,电能耗尽,卫星失效。尼星一号项目是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在2004年通过国际公开竞标获得的第一个商业卫星在轨交付项目.也是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实现的我国整星首次出口。尼星一号于2007年5月14日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 2007年4月中旬,中国航天在太空奏响了两曲凯歌.是月11日、14日,中国的第二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1号B星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一颗导航卫星--北斗M1号卫星(将运行于距地面21500km高度的圆轨道)相继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7月9日11时56分,"长征"二号C/SMA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简称"巴遥"一号)和科学实验卫星PAKTES-1A送入预定轨道。早在1990年,中国航天与巴基斯坦开展了第一次合作,"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首飞搭载了一颗巴基斯坦科学试验卫星。2011年,中巴航天再度携手,巴基斯坦1R  相似文献   

14.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长征二号F/T1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准确地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序幕。我国空间实验室首秀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5.
东方星 《航天员》2011,(6):12-19
11月3日凌晨1时36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太空舞台上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携手遨游12天后。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分离,随后上演了两个中国航天器的第二次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6.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电测试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YH-1火星探测器星地测试信号与国内电测试流程,以及联合电测中的接口测试、巡航段模飞和大型试验电测.给出了YH 1火星探测器电测试系统组成、通用测试软件和专用检测设备.联合电测具测试灵活机动、快速、风险识别控制有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在需要自己的亚轨道载人飞船吗?(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发树 《中国航天》2004,(9):15-18,23
引言 1.太空船1号首次载人飞行成功 2004年6月21日清晨,美国的太空船1号亚轨道载人飞船成功地从机场跑道水平起飞,经过一段时间飞行后,冲到了地球大气层和空间的边缘地带(离地面100公里左右),使飞行速度降到了零.由于飞船关闭动力系统后处在一个近似真空的环境之下,因此飞船内的驾驶员麦克·梅尔维尔处于失重状况.  相似文献   

18.
空间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2 高能带电粒子环境对航天器的影响2 .2 .1 我国各类航天器高能带电粒子环境实测结果我国于 1971年 3月 3日发射第一颗科学卫星———“实践一号”(SJ 1) ,其后又相继发射SJ 2~SJ 5 ,进行了空间物理和环境探测 ;在“风云一号”(FY 1)、“风云二号”(FY 2 )气象卫星、“资源一号”(ZY 1)、“资源二号”(ZY 2 )等应用卫星上也安装了空间环境监测仪器 ,取得了大量高能带电粒子环境及其效应的实测资料 ,极大地提高了对高能带电粒子环境的感性认识 ,促进了有关高能带电粒子机理和防护对策的研究。主要探测结果如下 :  a .…  相似文献   

19.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数管软件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萤火一号(YH 1)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数据管理软件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软件的组成.给出了控制需求与约束.软件综合利用立即指令队列、事件表、宏指令和指令状态机等机制,实现了对光学成像仪、掩星接收机、磁强计、等离子体探测包4种有效载荷,以及测控数传分系统的控制,可满足YH-1火星探测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根据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赴俄产品及地面设备的国际运输过程特点,确定了运输方式、运输用探测器专用包装箱及地面设备集装箱设计,以及运输过程低温运输环境中的保温方案.介绍了YH-1火星探测器正样星延寿后赴俄运输实施过程.结果表明探测器及地面设备赴俄运输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