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1965年3月18日莫斯科时间上午10时,上升2号载人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进入497.7km×173.5km、倾角64.79°的轨道,与预定轨道几乎相差无几。飞船上载有两名航天员:机长帕维尔·伊万诺维奇·别利亚耶夫和驾驶员阿列克谢·阿尔奇波维奇...  相似文献   

2.
云雾状白色圆盘1997年10月11日晚7点10分左右,山西省汾阳市上空曾出现不明飞行物。当时,夜幕刚刚降临,我正准备从家外出办事,突然看到远处东北方向天空中(约北偏东10°)有一直径约1米的云雾状白色圆盘由东向西徐徐移动,仰角约70°。出于好奇,我便...  相似文献   

3.
1997-2003年太阳质子事件源区的卡林顿经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1997-2003年期间的59个太阳质子事件,太阳质子事件源区的卡林顿经度带.分析结果表明,质子事件源区主要集中在10°-45°,135°-155°,180°-215°,230°-260°,265°-310°,345°-360°,还有4个质子耀斑分散在72°,74°,93°和107°上.其中最强的活动卡林顿经度带的经度范围是265°-310°,次之为卡林顿经度带135°-155°,最弱的是卡林顿经度带180°-215°最强的活动经度是卡林顿经度272°.1997-2003年期间峰值通量大于100 pfu,质子耀斑南半球发生次数为18,北半球发生次数为10;同一活动经度上的质子事件具有重现的规律,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短的为27天,长的超过4年.  相似文献   

4.
2000年 2月 12日 (正月初八 )晚饭后,我同老伴外出散步,此时天已大黑。刚出楼房院墙大门我们仰头观望,突然发现了天空中的奇异现象:在西侧仰角约 80°的天空,一个燕尾形的光带正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两条黄色光带呈扇形,夹角约 60°,亮度比任何星都亮些,其发亮点即两条光带交叉点模糊不清。移动中突然在交叉点后面出现了两个明显的亮点,一前一后,一正一侧,其亮度虽不如光带却极清晰。当光带从新月下侧飞越顶部,到偏南仰角约 70°时,又突然从一端交叉点处向后散发出一团淡黄色光雾,随之燕尾形光带突然消失,只有两个光点还…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目前在轨工作的10颗地球静止轨道民用通信卫星,多数已超过其预期的工作寿命,随时都有停止工作的可能。其中,6颗“地平线”(Gorizont)卫星已于1998年到达预期工作寿命结束日期,它们的轨道位置分别为11°W、90°E、96.5°E、103°E、140°E、145°E。另有2颗“地平线”卫星将于1999年底到达预期寿命结束期,它们的轨道位置为40°E、53°E。只有2颗“快讯”(Express)卫星的预期寿命要到2003年才结束,它们的轨道位置为14°W、80°E。俄罗斯政府担心这些超期…  相似文献   

6.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是中国首个专门进行天文探测的空间科学实验卫星,运行于高度约550km、倾角约43°的低地球轨道.星载空间环境监测器为星上科学任务开展提供背景辐射实测资料.该监测器采用固体探测器望远镜系统和扇形阵列全新组合设计,可获取轨道空间高能质子和高能电子能谱、方向综合动态结果,给出更为全面的粒子辐射分布图像.初步探测结果显示,卫星运行轨道遭遇的带电粒子辐射集中分布在经度80°W-20°E,纬度0°-40°S的南大西洋异常区,粒子辐射在该区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方向差异分布,高能电子方向差异分布显著强于高能质子.2017年9月空间环境扰动期间,爆发的太阳质子事件并未对该轨道粒子辐射产生影响,而地磁活动导致该轨道穿越经度120°W-60°E,纬度40°-43°N的北美上空和经度60°-120°E,纬度43°-40°S的澳大利亚西南区域时遭遇增强粒子辐射影响,增强的粒子辐射表现出极强的方向分布.   相似文献   

7.
在地球的北纬30°附近区域,有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也有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世界著名的大河如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等都在北纬30°入海;千古之谜如埃及金字塔、魔鬼三角区、死海和四川自贡大批恐龙的灭绝等,也出现在北纬30°附近区域。这个区域山川怪异,景观奇绝,既有神秘的自然现象,又有无数千古之谜,是举世瞩目的神奇所在。不少专家学者对北纬30°附近区域考察和研究之后,惊呼“北纬30°是令世界探险家感到可怕的数字”。据美国研究人员埃·桑德森的统计资料,地球上有十…  相似文献   

8.
联邦德国为了研制国内通信卫星系统(DFS),在1983年12月,由西门子公司、ANT 公司、MBB/ERNO 公司和悉尔公司组成的承包公司和西德邮电部签定了合同。根据合同,西德 ANT 和 MBB/ERNO两公司承担 DFS 卫星的研制。DFS 卫星,发射重量为1,400kg,先用欧空局“阿里安-3”或“阿里安-4”火箭发射到转移轨道,然后再用液体推进剂发动机送入地球静止轨道,定点于东经23.5°或28.5°。在相同的地球静止轨道放置2颗卫星,是为了在启用备用星时,无跟踪能力的小型地球站不必重新调整。卫星和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9.
利用SABER探测器2002—2017年超过一个太阳活动周的数据,以大气垂直方向上40~60km的最大温度作为平流层顶温度(Tsp),分析50°S—50°N Tsp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Tsp具有明显的纬度特征和季节特征,在赤道和南北半球夏季温度较高,而在南北半球冬季的40°—50°纬度附近温度有最低值.再利用EOF方法分析Tsp,发现其第一模态的解释率达91%,且时间系数与平流层顶高度相关性最大,为-0.75,与平流层顶臭氧体积混合比相关性约0.49,与日地距离相关性为0.44,与太阳活动性(太阳活动指数,太阳黑子数)的相关性约0.33.依据该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各变量原始场,发现Tsp和平流层顶臭氧体积混合比的纬度变化近似相反;与日地距离的季节变化有明显的负相关,约-0.81,且这种相关性与日地距离有弱的正相关关系;年平均Tsp在2002—2017年的变化约为2K,与F10.7的相关系数为0.6,在南北纬20°附近与太阳活动指数F10.7的相关性最大,约0.74.   相似文献   

10.
SPOT卫星是法国将在今年秋天发射的一颗地球观测试验卫星,它将是迄今为止在世界上第一颗使用新型探测器技术——CCD的遥感卫星。它的设计方法别具一格:公用平台模块化,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因而被形象地喻为公共汽车;它的高分辨率可见光相机装有可以变换瞄准指向角的平面反射镜,能够在偏离星下点±27度(最大可达±30°)的广阔范围内灵活地观测任何区域。与现有的对地观测卫星相比,可大大缩短重复观测某一给定地区所需的时间,为迅速地评价自然灾害的  相似文献   

11.
北斗卫星导航信号采用三个频点工作,可以利用伪距双频组差方法解算电离层电子含量,为实时监视中国区域电离层变化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中国中低纬度处于电离层赤道异常变化区,在北纬20°±5°区域时常发生较大梯度的电离层变化.利用北斗实时多频伪距和相位观测数据,采用相位平滑伪距方法计算电离层穿刺点电子含量,分析通过北斗系统GEO卫星监测的电离层周日变化特性;采用多面函数方法拟合中国区域1°×1°分辨率的电离层延迟量,每5min绘制一幅中国区域电离层图,观测区域所有电离层穿刺点拟合残差RMS为2.778TECU;分析北斗系统实时监测中国区域电离层异常情况,当发生电离层异常变化时,相邻两天的VTEC(Vertical Total Electronic Content)峰值相差约60TECU.   相似文献   

12.
利用北极69°N和78°N两套非相干散射雷达的首次空间碎片联合观测数据进行空间碎片参数(距离、速度、散射截面积、等效直径等)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两部雷达探测的碎片高度均主要分布在500~1100km和1400~1600km区间,但78°N雷达探测的碎片数量较多;空间碎片的径向速度均在-1.5~1.5km…-1区间,其中大部分为负值,说明在此次探测试验中碎片运动方向主要以远离雷达或地球为主;ESR雷达探测的空间碎片射截面积约为10-5~10-2m2,等效直径主要分布在4~10cm,而UHF雷达探测的空间碎片散射截面积约为10-6~10-2m2,等效直径主要分布在2~6cm,说明在同一高度上69°N雷达探测能力更强;经合理设置判据参数后得出重复检测次数,78°N雷达和69°N雷达分别有32次和14次重复检测,两部雷达共有4次重复检测.这些结果为空间碎片检测和建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双星定姿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吴杰  任萱 《空间科学学报》1999,19(2):154-159
提出一种新的双星定姿方法,即利用2颗地球同步卫星载波信号测定运动载体的姿态,文中就双星定姿原理及精度进行了深入探讨。计算机仿真试验表明,当载波相位单差观测值均方差为0.02周,天线阵列为1m×1m时,双星定姿均方差可达偏航0.23°,俯仰0.18°。  相似文献   

14.
结合SODERN公司新的地球红外辐射模型,对工作在倾斜轨道上的摆动扫描式红外地球敏感器由于地球红外辐射波动造成的姿态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不同季节时的误差进行了数学仿真,最后得出了不同季节的姿态测量误差。结果表明地球的红外辐射波动对俯仰和滚动姿态测量造成的误差最大值分别为0.16°和0.06°。  相似文献   

15.
当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有高山,有平原,有大海,有湖泊,有巍巍高原,有茫茫戈壁,有滚滚江河,有淙淙溪流,青山绿水与光山秃岭同在,美丽富饶与荒凉贫瘠共存……地球何以形成这种格局?为什么地球赤道和黄道的夹角是23.45°?这个倾斜夹角是怎么形成的?距今几亿年、几千万年前的数次导致地球生物灭绝的冰河期是怎么造成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长江及黄河的形成有什么关联?地球上众多的盆地和沙漠是怎么形成的?地球大陆断裂为现在的七大洲并仍在漂移是什么原因?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地震有无关联?西亚地区和中国西北部…  相似文献   

16.
大约在1941年的夏天,下午16时~17时之间,我爬在老家西侧门外一棵桑树上摘桑果吃。当时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发现正西方向上空,有一条金黄色又弯弯曲曲的东西,形状很像英文字母W,离我约千米之外,与地平线的夹角约40°,其长度约1米左右。我叫祖母出来看,她说:“这有什么稀奇,是金龙上天。”我一直盯着它看,开始该物体一动不动,停在那里,发出金黄色的光;大约20分钟后,光线逐步暗淡而消失。第二次我见到不明飞行物也是这年夏天。那天天气很热,晚饭后宅上的老老少少约十多人照例在打谷场上纳凉,一边摇着扇子,…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在相继发射地球资源卫星(JERS-1)和海事观测卫星(MOS-1A和MOS-1B)后,目前正在实施高级地球观测卫星(ADEOS)计划和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MM)计划。一、高级地球观测卫星高级地球观测卫星重约4吨,总功率为4500瓦,大小为4米×4米×5米,寿命3年,约在1996年初发射,可用于观测温室效应、地球臭氧层的减少和热带雨林的砍伐等。卫星研制总经费预计为6~7亿美元,其中包括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研制的探测器费用(不含美、法和日本通产省研制的探测器费用)。卫星主要由日本  相似文献   

18.
1982年1月21日,美国空军发射了其第六十二枚大力神3B运载火箭。火箭的有效载荷被置入了143×537公里×91.40分钟×97.32°的轨道。由于足以说明问题的低近地点和太阳同步倾角,所以美国军事空间计划大多数观察家很快地将卫星划为高分辨力的“详查”照相侦察卫星。但是,以后发生的机动飞行表明:它是一次与众不同的空间飞行。这颗奇怪的军事卫星,即1982-06A在  相似文献   

19.
美国火箭公司(Amroc)计划在1988年可以进行三次一次性使用的火箭试飞。该火箭将能把1800公斤重的卫星射入轨道倾角为28.5°、高度约220公里的低地球轨道上去。美国防部的有效载荷及通用电气公司可利用投入低轨道的空间实验系统。美国火箭公司正在研制中的火箭是全长为25米的一次性使用火箭。它由四级构成:  相似文献   

20.
UFO:神秘的天使●郭英森1994年8月5日21点10分,在抚西河坝堤,见到从西南方向飞来两个互相平行的,快速同步旋转的,颜色呈青、蓝、白变化的明亮的光环。当与视线成近50°角时,改变航向45°,做由南向北飞行。此时未听到任何声音,该光环视直径近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