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针对一类包括非线性不确定性、未知间隙滞后特性等的不确定非线性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结合反演和自适应控制设计了反演自适应控制器,可使系统达稳定,并能保证系统信号的全局有界性,对非线性不确定性具一定的鲁棒性,且不要求干扰项有界.由仿真结果可知:设计的反演自适应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较佳.对自适应控制系统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速巡飞弹倾斜转弯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的特征,研究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反演控制方法。将参数摄动、外界干扰和执行机构的响应偏差分别等效进成系统的匹配干扰和非匹配干扰,并设计在有限时间内估计误差收敛的非线性干扰观测器进行估计。利用反演控制的思想,在虚拟控制量中抵消非匹配干扰,在实际控制量中抵消匹配干扰。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设计自适应调节律补偿干扰观测器的估计误差,改进控制系统的瞬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干扰观测器估计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一定区间,系统能够有效地克服干扰的影响,快速准确地跟踪滚转角、攻角、侧滑角参考指令。  相似文献   

3.
黄树彩  李为民 《宇航学报》2007,28(5):1231-1234
针对BTT导弹的飞行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近似动态逆及神经网络理论的非线性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给出了神经网络自适应动态逆控制规律,建立了BTT导弹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导弹的神经网络自适应动态逆控制系统结构,并进行了控制效果的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说明了神经网络自适应非线性自动驾驶仪在导弹飞行控制中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很好的鲁棒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崔美瑜  徐世杰 《航天控制》2011,29(5):35-39,47
研究了挠性航天器高精度姿态控制问题.考虑被控对象的非线性、外部干扰以及挠性结构和惯量参数不确定性,设计了直接自适应姿态控制律.通过对经典直接自适应控制中参数自适应律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姿态控制系统性能.该控制系统不仅考虑了挠性结构和惯量参数不确定性,同时考虑了系统非线性特性及外部干扰,且参考模型阶数小于实际被控对象阶数...  相似文献   

5.
基于动态逆控制及轨迹线性化方法,研究了一种新的导弹鲁棒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基于导弹的非线性模型设计快、较慢回路的动态逆控制器,以实现其非线性解耦;然后,在较慢回路中设计鲁棒自适应轨迹线性化控制器,以补偿整个控制系统的不确定性及干扰,即在轨迹线性化控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RBF神经网络在线估计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弹道导弹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弹道导弹的三通道非线性模型进行了分析,为了实现三通道的解耦设计,简化控制系统结构,将通道间的耦合项和干扰项看作是单个通道的不确定项,从而将非线性模型转化为一种解耦形式.在此基础上,采用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弹道导弹的推力矢量控制系统.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法利用自适应模糊控制器来调节滑模控制参数,对不确定项的边界进行估计和补偿,保证了系统的跟踪误差指数地收敛到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朱亮  姜长生  陈海通  方炜 《宇航学报》2006,27(3):338-344,353
基于轨迹线性化方法(TLC)及神经网络技术研究了一种新的直接自适应TCC控制方案。利用单隐层神经网络(SHLNN)对于光滑非线性函数的逼近能力,对消系统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神经网络自适应律采用Lyapunov方法设计,保证了整个系统所有信号有界。最后利用该方案设计了空天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并在高超声速飞行条件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整个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许红羊  李宏君  凡永华  闫杰 《宇航学报》2019,40(10):1224-1233
针对无人飞行器远程操控系统设计时,由于远程操控飞行器动力学的非线性和飞行器控制系统性能的不确定性,无法精确建立远程操控飞行器控制系统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状态观测器设计方法实现对远程操控飞行器的控制系统模型的估计。首先将飞行器的动力学环节与自动驾驶仪构成的闭环回路作为一个整体建立了远程操控飞行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模型。然后针对模型中存在未建模动态的问题,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对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行在线辨识,并引入鲁棒项对附加扰动进行抑制。最后设计自适应律对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行实时调整,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并基于Lyapunov理论证明了观测器的估计误差是最终一致有界的。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观测器能够保证远程操控飞行器在存在未建模动态和附加扰动的情况下对飞行状态具有良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9.
考虑特征模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全通道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强非线性、高不确定性及强耦合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控制与特征模型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姿态控制律设计方法,解决姿态控制系统的非线性耦合与不确定性,保证飞行器控制系统稳定。首先,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全通道非线性耦合的动力学模型。其次,利用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将全通道非线性耦合系统解耦成近似线性系统,并对线性解耦系统设计输出反馈控制律;而对于反馈线性化控制依赖于系统的精确数学模型,并对建模误差和外部干扰敏感的问题,设计基于误差特征模型的自适应控制律,提高系统的适应性;针对原动力学模型,证明闭环控制系统是有界稳定的。最后,通过数学仿真校验了控制律设计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姿态控制系统可以很好地跟踪指令,具有较强的鲁棒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导弹自适应反演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提出了一种应用反演控制技术的非线性自适应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辨识算法来估计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然后利用反演控制技术处理系统中的非匹配不确定性 ,在虚拟控制中引入了微分阻尼项 ,有效地改善了系统动态性能 ,并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是全局指数稳定的。最后给出的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单向阀流路系统自激振荡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液流试验中出现的单向阀系统自激振荡现象,建立了描述该系统动态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证实了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出现极限环,系统是局部稳定,大范围不稳定,计算结果与试验相吻合。分析了此系统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RBF网络辨识的挠性卫星姿态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挠性卫星姿态控制的更高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网络辨识的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根据卫星姿态动力学方程,将RBF辨识网络引入模糊神经网络的T-S模型,以辨识卫星,在线修改模糊神经控制器(FNC)参数,使卫星的姿态角度达到设定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克服卫星的不确定性,提高卫星姿态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汽蚀管在火箭发动机供应系统中的自激振荡特性,采用全尺寸的发动机泵后供应系统,并模拟供应系统在发动机中的边界条件,开展了汽蚀管动态液流试验。在不同的汽蚀管相对压力损失下,获得了不同位置处的压力振荡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当汽蚀管处于汽蚀工作状态,汽蚀管下游脉动压力存在220~310 Hz范围的振荡,下游压力的自激振荡对汽蚀管上游系统无明显影响。随着汽蚀管相对压力损失的增大,汽蚀管下游的汽蚀振荡频率减小,汽蚀振荡幅值增大。在汽蚀管与主阀之间,振荡幅值沿流向逐步增大,从主阀至推力室头腔,振荡幅值逐步衰减。当汽蚀裕度过大时,汽蚀管下游出现大幅值的压力脉冲尖峰,并导致导管结构产生高幅值的脉冲形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14.
文章概述了自适应光学的原理及其应用领域,重点介绍自适应光学在空间光学遥感器上的应用,展望了自适应光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自适应跳频通信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自适应跳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对自适应跳频通信的主要性能,即受到干扰时每个受干扰频率的平均处理时间、最多能处理的干扰频率数、抗阻塞干扰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6.
给出了一种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基于模糊观测器的故障诊断方法。用T-S模型描述不确定非线性系统,从而得到一种新的模糊观测器,并给出了其稳定性约束条件LMI。将模糊观测器和实际系统的输出之差作为残差可对不确定非线性系统进行故障检测。最后给出了一个控制系统感应电机的故障诊断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结构系统静强度和疲劳耦合可靠性分析方法,给出了元件静强度失效的当量寿命和当量损伤的概念。结合蒙特卡罗分析方法,讨论了当量损伤服从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极值Ⅰ型分布和威布尔分布时当量寿命的概率分布形式。分析结果表明:当量损伤服从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极值Ⅰ型分布时,当量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当量损伤服从威布尔分布...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宽频范围,尤其是低频段非线性失真测量的需求,分析和比较了非线性失真测量中常用的基波抑制法和谐波分析法,并给出了测量仪器选用的一些原则,分析了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89441A矢量信号分析仪可以弥补传统频谱分析仪和音频分析仪的缺陷,在非线性失真测量方面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干扰对组网雷达目标跟踪系统模型的影响,决定了系统需要用非线性滤波技术进行纯方位跟踪.粒子滤波避免了传统非线性滤波方法的缺陷,但是存在粒子退化,于是用EKF和UKF在每一时刻更新粒子,用更新的粒子及其协方差构造重要性函数,然后重采样.仿真实验表明了这两种改进粒子滤波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some special features on the canonical version of Hori method, when it is applied to generalized canonical systems (systems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described by a Hamiltonian function linear in the momenta), are presented. Two different procedures, based on a new approach for the integration theory recently presented for the canonical version, are proposed for determining the new Hamiltonian and the generating function for systems whos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or the coordinates describe a periodic system with one fast phase. These procedures are equivalent and they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anonical transformations defined by the general solution of the integrable kernel of the Hamiltonian. They provide the same near-identity transformation for the coordinates obtained through the non-canonical version of Hori method.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se procedures are connected to the classic averaging principle through a canonical transformation. As examples, asymptotic solutions of a non-linear oscillations problem and of the elliptic perturbed proble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