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决某发动机起动电机中带槽换向器(镉铜材料)高精度、高光洁度加工要求,我们在部内外兄弟厂的经验基础上,自行设计了一种λ角可调式的粘接——机夹式金刚石精光车刀。试用证明,这种金刚石车刀性能良好。在刚性、精度较高的机床上(或采用静压轴承的机床)用这种车刀所加工的带槽圆柱表面的光洁度可稳定在▽8以上。刀具寿命也大大高于硬质合金车刀。金刚石精光车刀的结构如图1所示。金刚石刀头是用一级天然金刚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采用铝合金化学铣切加工工艺以来,一直是用单一的苛性钠溶液作为腐蚀液。用这种腐蚀液加工,化铣后的零件表面光洁度一般要比原表面光洁度降低1~2级。随着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的零件要求进行化铣加工,对化铣后的表面质量及光洁度的要求也严格了,仍然用单一的苛性钠腐蚀液加工,有的就满足不了质量的要求。如有的蒙皮在化铣后要进行胶接点焊,  相似文献   

3.
通过了解使用情况、复查设计制造过程、断口金相分析技术、对比试验对飞机制动缸渗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渗漏是由于制动缸活塞孔底破裂,刹车时液压油被挤出附着在制动缸表面.断口提示裂纹为多源疲劳断裂,疲劳源为内壁R2转角表面铬酸阳极化孔洞聚集处.制动缸端面内圆处承受较大弯矩是制动缸疲劳开裂的促成因素.采取改进机加和表面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针对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涡轮盘的机加及喷丸强化表面,使用金相显微分析、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等实验技术手段,研究了高温合金涡轮盘的表面微观表征及评价方法、力学表征及评价方法。结果表明:(1)机械加工表面微观形貌主要包括:变形层、应变线、皱折、拉扯和白层等特征;喷丸表面微观形貌为表层组织剧烈变形、晶格扭曲和双向交滑移;(2)喷丸后表面残余压应力处于725~850MPa范围内;(3)深度为0.02mm的表面划痕对FGH96涡轮盘的疲劳寿命影响较小,深度≤10μm的表面变形层对FGH96涡轮盘的疲劳寿命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周航  吴宁  马林 《洪都科技》2009,(2):43-49
超高强度钢在普通空气炉和盐炉中热处理后,零件表面氧化脱碳相对比较厚,再返回机加车间精加工,其高强度给机加带来不便。通过改进热处理工艺,采用保护气氛炉或真空炉淬火,在满足机械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少、无氧化热处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真空感应加电渣重熔冶炼技术生产的1Cr18Ni10Ti不锈钢,其冶金质量和全面性能较以前相比均有很大提高。通过对1Cr18Ni10Ti棒材样品疲劳断口的研究分析表明,材料的疲劳性能与冶金质量、内部组织结构、试件表面完整性有关。改变热处理制度能显著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品的表面完整性对疲劳寿命有很大影响。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疲劳裂纹源多为机加工留在表面的刀痕、划痕。  相似文献   

7.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对起落架零件的选材要求强度高,重量轻,体积小。由于强度高,抗疲劳和抗应力腐蚀破坏是个大问题,表面完整性成为当前研究的课题。影响零件疲劳强度的因素很多,其中模锻件的氧化脱碳较为突出,国外有人做过试验,锻造零件表面和机加至▽5的零件表面  相似文献   

8.
我厂在加工60克注射机油缸时,因孔径尺寸大(直径160~(+0.04)毫米,深400毫米),缸壁要求达▽9,表面且有一定的硬度要求,不论设备和工艺上都存在一定困难。后来根椐兄弟单位滚压加工经验,自制了图1所示的滚压工具,使油缸内壁加工光洁度达▽8~▽10,表面硬度达HRC40以上,满足了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TC17钛合金抗疲劳性能,对其表面进行喷丸处理。通过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断口分析、残余应力场分析、表层组织分析及喷丸前、后钛合金表面完整性分析等手段,开展不同喷丸强度对TC17钛合金抗疲劳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丸强化后钛合金表面粗糙度增大,由0.315μm变为0.5~1.0μm;表层发生塑性变形,晶粒发生细化;表面引入残余压应力,残余压应力层深约为125~151μm,最大残余压应力位于层深30μm附近处。0.3 mm·N喷丸状态旋转弯曲试样疲劳寿命优于其他状态试样,在740 MPa和840 MPa应力水平下,分别比未喷丸状态试样疲劳寿命提升4.5倍与7.5倍。疲劳寿命提升归因于试样表层晶粒细化、高密度位错组织及残余压应力对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的抑制作用。0.35 mm·N与0.4 mm·N喷丸状态试样疲劳寿命下降与喷丸强度过大时试样表面粗糙度高,并有脱层及微裂纹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表面完整性对Ti6Al4V钛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Ti6Al4V钛合金表面喷丸强化及光饰处理后表面粗糙度、表面残余应力和表面层微观组织结构等表面完整性因素的变化及其对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6Al4V钛合金对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残余应力比较敏感,经喷丸强度为0.10~0.20mmA的强化后,受喷表面的残余压应力和粗糙度持续提高,Ti6Al4V钛合金的疲劳寿命增加值先升高后降低;后续光饰处理使强化后的材料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促进了疲劳寿命进一步提高。表面完整性影响因素的平衡与协调对Ti6Al4V钛合金疲劳性能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韩坤鹏  张定华  姚倡锋  谭靓  周征 《航空学报》2021,42(10):524302-524302
作为机械表面强化技术之一,滚压强化工艺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疲劳性能、耐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以及损伤容限性能,现已被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等的表面改性处理。首先,对滚压强化的基本原理及优点进行了介绍。其次,鉴于表面状态特征演化对疲劳性能的重要影响及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问题的重视与研究,分别综述了滚压强化工艺的表面状态特征(残余应力、显微硬度和微观组织)的疲劳演化、抗疲劳机制以及疲劳寿命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然后,并与其他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总结了滚压强化工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滚压强化工艺今后的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Cr4M04V钢表面预制缺陷对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推力片实验研究了表面预制缺陷对Cr4Mo4V高温轴承钢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应用洛氏硬度计和维氏硬度计预制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表面缺陷,通过扫描电镜记录滚动疲劳裂纹的萌生、发展乃至试样失效的全过程。结果表明,表面预制缺陷对Cr4Mo4V钢滚动接触疲劳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形状的预制缺陷对疲劳性能有不同的影响,且疲劳性能有明显的缺陷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六九年我国颁布了GB1031—68《表面光洁度》国家标准,它代替国内原使用的机械工业通用标准《表面光洁度等级及代号》(J B178—60)。同时对建立全国统一的表面光洁度的评定基准和表征参数,以及统一设计技术文件中有关表面光洁度概念和标注方法,便于与国际上较多国家和国内各部门之间进行技术交流。现对该标准内容的主要方面略作介绍,以利于使用。  相似文献   

14.
1.8米风洞喷管内壁的电铸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洞喷管内壁(以下简称喷管)是风洞的关键部件之一。它要求内表面有高的尺寸精度与表面光洁度,通常用机加工组合或整体电铸的方法制造。这两种加工方法相比,整体电铸法具有内表面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没有连接缝等优点,从而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气体流,喷管的纵向温度梯度也小。据报导  相似文献   

15.
某机起落架的许多零件材料是结构钢30CrMnSiNi2A和30CrMnSiA,这些材料热处理后,硬度已达HRC 38~43,而所要加工的孔多是二、三级精度,光洁度▽7。用一般高速钢刀具进行铰孔,则难以胜任。为达到精度和光洁度的要求,在工艺上大多采用了YT15硬质合金铰刀铰孔,铰孔时转速较高,这时如在钻模设计上用一般钻套,则钻套及铰刀引导部分会因铰刀高速旋转产生摩擦而急剧磨损,这样就无法保证工艺要求。部标准HB1870-71《高速铰孔用旋转导套(滚珠式)》即为解决此间题而采用的结构,见图1。  相似文献   

16.
我厂在压气机钢盘(材料30CrMnSiA)的燕尾槽拉削加工中,原采用四氯化碳加机油做拉削液,因四氯化碳剧毒,严重污染环境,危害工人健康而被禁用。后采用二氯甲烷加机油作拉削液,其毒性稍小于四氯化碳,但拉削光洁度达不到▽7的要求、拉刀磨损严重,因此,必须寻找新型的拉削液。加工燕尾型榫槽所用拉削速度为13米/分,正好处于拉削速度“死区”附近,不但对拉削加工光洁度极为不利,拉削中产生的切削压力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航空发动机叶片–轮盘榫型连接部位的微动疲劳损伤形式及试验方法,总结了提高钛合金抗微动疲劳性能的表面改性技术,介绍了不同强化手段的处理方式、作用机理以及在提升发动机榫结构微动疲劳性能方面的应用,同时指出了目前该领域内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钛合金叶片榫头抗微动疲劳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超高强度钢的喷丸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航空常用超高强度钢0Cr13Ni8Mo2Al,30CrMnSiNi2,16Co14Ni10Cr2MoA和40CrNi2Si2MoVA喷丸强化所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场特征,研究了喷丸所造成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等表面完整性变化,初步定性探讨了超高强度钢喷丸强化后表面完整性的改善及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丸可显著提高疲劳寿命和有效提高疲劳极限,而且对某一给定材料而言存在一个最佳的喷丸规范.  相似文献   

19.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6.3.26中的拉格朗日离散相模型研究了降雨条件下翼型的气动特性变化,并应用UDF(用户自定义函数)对FLUENT中自带的Wilcox转捩模式进行了修正,对降雨对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条件下,翼型表面积聚的水膜层及其表面粗糙度会影响翼型表面的光洁度,引起边界...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某机操纵钢索疲劳试验的内容,给出了试验结果及具有置信度的两组试样的安全寿命,对操纵钢索早期发生疲劳破断的主要原因作了进一步分析,试验结果及分析均说明以弯曲应力为主要应力的交变应力过高是造成钢索疲劳破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