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有涂覆层的导体圆柱空间散射特性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根据带有涂覆层的导体圆柱在平面波的照射下的散射场表达式,进行了全面的数值计算,说明了虚宗量的Bessel函数和Hankel函数的计算方法,分别给出了平行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入射时双站RCS的计算曲线,包括不同涂覆层厚度的影响、入射波频率、涂覆层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导磁率变化时双站RCS的变化规律,获得了有参考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RCS分析中多次反射的计算及程序实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目标RCS分析计算中多次散射的计算方法,计算多次散射时主要考虑面元-面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过程采用几何光学法(GO)、物理光学法(PO),在总后向RCS计算中还运用了等效电磁流法.同时,文中讨论计算多次散射的程序实现技术.最后,给出计算例子,考虑多次散射时总的后向RCS计算结果与前人发表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二维周期渐变微波吸收体由金属基体和涂敷有耗介质构成。有耗介质的厚度、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是影响吸收体电磁散射特性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分析这些参数对吸收体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根据吸收体的二维周期性结构特点,把分析介质参数对吸收体雷达散射截面(RCS)的影响简化成分析介质参数对涂敷导体二面角RCS的影响。利用矩量法给出涂敷导体二面角的RCS随介质参数变化的计算例子,并结合天线阵列技术算出最佳介质厚度时吸收体的RCS。  相似文献   

4.
基于GRECO的复杂目标多次散射RCS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目标多次散射问题对于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Radar Cross Section)的精确预估具有重要影响.以图形电磁计算(GRECO,Graphic Electromagnetic Lomputing)软件为平台,充分利用其可视化计算的特点,采用像素为基本计算单元,开发了一种多次散射计算方法.通过获取像素几何信息,搜索符合多次散射条件的像素对,并将高频计算方法中的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相结合,实现了对发生多次散射的复杂目标RCS可视化计算.应用AUTOCAD软件建立了角反射器和导弹模型,将最终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中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揭示了翼形几何参数对机翼的空间散射特性、极化散射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在垂直极化状态下用理论尖劈公式计算机翼后缘绕射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差甚远.提出在垂直极化状态下机翼后缘绕射的计算必须将后缘厚度考虑在内的见解.对于水平极化,前缘散射波峰只与前缘半径有关;而对于垂直极化,前缘散射波峰与翼形最大厚度以及最大厚度位置有关.给出前后缘散射波峰的工程估算公式,为低雷达散射截面( RCS )机翼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阵列分析技术和矩量法相结合的方法求解二维周期渐变形状角锥散射体的散射,导出TE波入射时散射场的表达式。计算了金属渐变角锥电磁散射的例子,给出二面角散射体的双站RCS和后向散射随频率变化的规律,以及给出完整散射体对TE波的散射截面。计算结果与商用软件计算所得的结果相吻合,表明该方法在工程运用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求解复杂飞行器目标谐振区散射场的回路线栅法.回路线栅法的基本思想是以其上流动着感应电流的三维线栅回路网格来模拟在入射波激励下的连续金属表面,与以往单独分段的线栅模型不同,本文利用构成闭合回路的线栅构造每一个金属面元,而不采用单独分段线栅电流表示面元的被激电流,从而使得基尔霍夫定律在每个节点处能够得到自动满足.通过分析目标几何特性建立相应的回路线栅电磁模型,并利用共轭梯度快速傅利叶变换法(CGFFT),给出谐振区复杂飞行器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结果.  相似文献   

8.
GRECO与行波求解低散射目标后向R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ECO(Graphical Electromagnetic Computing)技术是目前分析高频区复杂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最有效方法之一.对低散射截面目标而言,行波效应往往贡献显著,在行波效应较强的某些区域,行波值甚至超过面元与棱边贡献,本文通过GRECO与行波混合法求解低散射目标后向RCS.利用低散射支架为实例,给出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的RCS曲线,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局部涂敷RAM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平行和垂直极化平面波投射到物体时散射场的通用表达式,阐述了确定目标主要回波源位置的方法,提出选取吸波材料涂敷区域的有效方法,同时分析了局部涂敷吸波材料(RAM)的复杂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计算,最后给出计算结果,并经验证.这种方法提高了复杂目标雷达散射截面计算的精度,适用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MLFMA的飞行器锯齿边板散射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精确求解散射问题,采用混合场积分方程、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MLFMA, Multilevel Fast Multipole Algorithm)和共轭梯度算法的迭代技术,并改进了多极子模式数.金属球双站雷达散射截面(RCS,Radar Cross Section)的算例表明,该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了内存和计算时间;分析了锯齿边板的电磁散射特性,总结了锯齿边板相对于直边板在不同角域内的RCS减缩特性以及RCS减缩与入射频率变化之间的关系:随着入射频率的增高,RCS减缩效果迅速提高,且垂直极化减缩效果较水平极化减缩效果好.该结论可以用来提高飞行器的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11.
    
缝隙散射是隐身飞机散射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的缝隙散射研究并未给出小角域(-30°~30°)入射时缝隙散射的结果。基于叠加原理的载体对消方法应用于缝隙散射源的电磁散射计算中,可以更精确地研究缝隙的电磁散射特性。通过单缝隙板的一维成像验证了载体对消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然后研究了在10 GHz频率下,缝隙散射在小角域内随宽度、长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极化特性。不同缝隙宽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小角域内,当缝隙宽度小于1/4波长时,水平极化下缝隙散射比垂直极化下大,而当缝隙宽度大于1/4波长时,水平极化下缝隙散射比垂直极化下小;当缝隙宽度增大时,缝隙在垂直极化下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增长速度更快。不同缝隙长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小角域内,缝隙电磁散射均值随着缝隙长度(200~1 000 mm)的增加而增加,散射均值的大致范围:-22.2~-8.4 dBsm(水平极化),-27.3~-13.3 dBsm(垂直极化);在小角域内,2种极化下,可拟合出RCS均值与缝隙长度的关系,得到某一缝隙长度的RCS,可计算出不同缝隙长度对应的RCS的大致范围。  相似文献   

12.
飞行器结构缝隙电磁散射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提出了求解飞行器表面结构缝隙电磁散射的方法,由场等效原理及场连续条件,运用矩量法解关于缝隙口面上等效磁流为未知数的方程,由此得到长直缝隙口面上的等效磁流的数学模型,基于上述理论,由座舱结构缝隙建立无了大导电曲屏面上的缝隙的数学模型,将曲屏面上缝隙给合理划分成若干个似的直缝隙,求解每一段直缝隙的等效磁流,由辐射积分方程求解该等效磁流的散射,由这些散射场的叠加得到曲屏面上的缝隙的散射场,最后给出飞行器  相似文献   

13.
基于IGES文件输入的图形电磁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不同波段不同极化下,应用图形电磁计算(GRECO)法计算了某模型的高频雷达散射截面(RCS).采用计算机硬件完成遮挡计算,通过五光源分两次照射获取模型表面法矢信息.在计算镜面散射时,利用两个Sinc函数的乘积消除物理光学计算中的奇异点,棱边边缘绕射用等效电磁流法计算.最终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这种方法估算目标RCS快捷有效,可以应用于工程分析.在目标造型端添加了识别读入IGES文件的端口后,解除了对模型造型格式的严格限制,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