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试验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的测量原理与系统组成。以在车体后桥部位安装的专用测量轮为测试栽体,测量该测量轮所受的垂直正压力和水平摩擦力,计算跑道的摩擦系数。采用对比试验方法.进行了本车与瑞典Safegate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的测量试验,并对本车和瑞典Safegate测试车的测量误差和测量数据的稳定性、重复性、相关性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石墨含量对铁基粉末合金刹车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调整铁基粉末合金刹车材料中的石墨含量,制成摩擦试样进行摩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材料中石墨含量增加,其强度会随之下降,摩擦系数也随之下降,而动摩擦系数则随之上升。  相似文献   

3.
针对超塑成形中摩擦系数的直接测量比较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广义摩擦系数的概念,采用数值模拟—试验验证的方法确定了广义摩擦系数,并以TC4板材典型试验件的超塑成形过程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是评价机场跑道道面质量的重要参数。在考虑冬季跑道道面压实雪厚度和摩擦热形成的润滑水膜作用下建立了冰雪道面半融状态摩擦系数计算模型。使用Matlab数值仿真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仿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摩擦系数模型建模合理,摩擦系数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比较吻合。对摩擦系数的测试实践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开展了温度和载荷对自润滑轴承摩擦系数的影响研究,通过试验测量了不同载荷和温度条件下自润滑轴承的摩擦系数,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摩擦系数随载荷和温度的变化规律,为自润滑轴承的设计使用提供必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对Ni-Co-PTFE复合电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Ni-Co-PTFE复合电镀的影响情况,发现表面活性剂种类及其用量对该复合镀层中PTFE含量及镀层摩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全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复合活性剂效果最好,其最佳用量为1g/L,获得的复合镀层微观表面结构致密,微粒分布均匀,摩擦系数最小,显微硬度HV0.1最大。  相似文献   

7.
飞机刹车盘摩擦系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了研究刹车盘摩擦系数的变化对飞机刹车系统的影响,以C/C复合材料刹车盘为例,分析了影响飞机刹车过程中刹车盘摩擦系数的因素,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摩擦系数动态模型,并将其整合到利用AMESim软件建立的飞机刹车系统模型中,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相对于传统的刹车系统建模仿真,考虑摩擦系数变化能更加真实地反映飞机刹车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能更好地模拟飞机刹车滑跑过程。  相似文献   

8.
旋转矩形截面弯管内流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三种旋转矩形截面(η=1,η>1,η<1)弯管内的粘性流动,分析了在离心力和科氏力共同作用下二次流动、轴向主流、摩擦系数比各参数的变化情况,所得的结果与已有文献的结果(数值结果和实验结果)非吻合,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宽高比η≤1的矩形截面,截面上最多可以存在8个涡;若η>1,同上最多可以出现6个涡;摩擦系数比和二次流函数量大值在F≈-1时取得最小值,;计算结果还表明,η对高速旋转弯管内的摩擦系数比的影响程度要明显高于对静止的弯管内的摩擦系数比的影响程序,最后本文给出η=1时的旋转矩形弯管内摩擦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平面磨削加工表面形成的摩擦副之间的实际接触情况,根据Florida模型得出静摩擦系数与表面粗糙度关系的计算模型。设计了可进行静摩擦系数测定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0.
肋开孔高度对大宽高比矩形通道流动传热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强华  崔苗  高效伟 《推进技术》2014,35(12):1630-1638
为了获得大宽高比矩形通道内开孔肋的流动与传热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开孔肋的肋高e/Dh=0.188、开孔率β=0.131时研究了通道的摩擦系数、努塞尔数等参数随孔排高度和雷诺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实体肋相比,开孔肋能够减小通道的摩擦系数并提高其壁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但是传热增强因子有所减小;随着孔排高度的提升,通道的摩擦系数单调减小,壁面温度分布的不均匀度增大,而传热增强因子则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存在一最优孔排高度(h/e)opt=0.65使开孔肋的强化传热综合指标达到最大值;随着雷诺数的增大,开孔肋通道的摩擦系数缓慢减小、换热逐渐增强,这与实体肋的变化规律是类似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喉部结构的实际工况,取样并设计试验,采用SRV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碳/碳与模压石棉/酚醛材料间的热摩擦系数,总结了这两类材料间的摩擦系数随温度、接触载荷及摩擦速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碳/碳与模压石棉/酚醛材料间的热摩擦系数随温度升高呈非线性单调下降趋势;含胶层的两材料组件间摩擦系数明显高于无胶层组件间摩擦系数;温度一定条件下,载荷增加使得摩擦系数小幅降低;随着摩擦速度的提高,摩擦系数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一种准高速列车盘形制动装置用混杂纤维增强改性酚醛基复合材料,在1:1惯性力矩试验台上研究了在干摩擦条件下以不同制动初速度、不同闸片压力实施惯性制动时的摩擦特性,利用扫描电镜对试验后的材料摩擦表面形貌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瞬时摩擦系数随瞬时速度的变化与制动初速度有关,高接触压力下的摩擦系数低于低接触压力下的摩擦系数;在于摩擦、一次停车惯性制动条件下,临界使用条件是接触压力为0.82MPa,制动初速度为27.3m/s。摩擦表面生成摩擦膜是摩擦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对民机增升装置关节轴承的摩擦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一款关节轴承摩擦性能测试装置,介绍了试验装置的结构特点和摩擦力矩测量原理。试验采用了一款与增升装置使用的关节轴承结构形式相近的自润滑关节轴承,通过试验装置测试了自润滑关节轴承的启动摩擦力矩,并对不同转速、摆角和径向载荷下不同型号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摩擦力矩进行测试,分析了这些因素对自润滑关节轴承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速范围内转速对自润滑关节轴承摩擦性能的影响不大,等效摩擦系数随着载荷增大而减小,随着摆角、轴承尺寸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根据火箭橇动态试验非线性和非定常特点,以及火箭橇与轨道的摩擦特性,对某型火箭橇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建模和流场数值模拟,界定了不同运动状态的动力学特点,得到了系统的气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60~90m/s速度条件下,该型火箭橇阻力系数约为0.58,升力系数约为0.003,气动力主要表现为气动阻力,升力与火箭橇自重相比相对较小,约占自重的0.5%~1.2%。同时结果表明,火箭橇运动速度是影响摩擦因数的主要因素,摩擦因数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数值模拟和试验数据基础上,确定了幂函数形式的摩擦因数计算公式,公式以运动速度为底数,系数为2.554,指数为-0.756。并在多种工况下,对火箭橇运动参数进行预测和验证,与试验数据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ZDH-100型号离子束复合沉积设备沉积WS_2-Ti-Ag复合薄膜,基材为轴承钢和单晶硅(100).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RD衍射仪,检测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采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薄膜在大气环境中的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制备的WS_2-Ti-Ag复合薄膜是非晶态薄膜;并且随法向载荷的增加,复合薄膜的摩擦因数减小,摩擦状态越稳定,耐磨寿命越短.  相似文献   

16.
摩擦系数对燕尾榫微动疲劳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燕尾榫连接接头的微动疲劳特性分析中,考虑接触表面质量,即摩擦系数的影响.给出了摩擦系数对接头应力水平、摩擦功和微动磨损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按照传统方法,将摩擦系数取为常数时所确定的裂纹萌生位置偏于危险,由于摩擦系数的变化,裂纹既可能在榫头上萌生,也可能在榫槽上萌生;摩擦系数对接头的切向应力和摩擦功等参数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钢/铝合金摩擦副在M-200环块试验机上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纳米SiC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润滑油润滑性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摩擦块的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高载荷条件下(大于700N),纳米SiC微粒的添加显著降低了钢/铝合金摩擦副的磨损量和摩擦系数;纳米微粒添加量为0.3wt%,润滑油的润滑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模糊控制理论为控制方法的摩擦系数测试车车速控制方法,设计了对普通车的改动方案,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实验,证明了它的稳定性,同时也证明了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速度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质量偏心旋转机械碰摩故障特征及全息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献栋  李其汉 《航空动力学报》1998,13(4):428-430,462
本文针对仅考虑质量偏心的Jefcot转子碰摩的动力学方程,用二维全息谱理论研究了各阶谐波特性,得出碰摩的重要特征;分析了摩擦系数、转速对进动规律的影响,发现在摩擦系数较小时不平衡力引起的规则正进动起决定作用,较大时一定转速下将出现拟周期运动及失稳。  相似文献   

20.
通过摩擦补偿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摩擦模型参数观测器的自适应摩擦补偿方法,从工程实用角度出发采用的是库仑加粘滞的摩擦模型,设计了两个观测器实现对库仑摩擦系数和粘滞摩擦系数的估计,并用MATLAB软件对转台工作状态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此观测器有良好的自适应补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