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犹如一粒微尘,在深邃无垠的宇宙空间默默无闻地向前运行。然而,它的运转却又是有条不紊的,这是因为地球跟其他天体一样,稳定地置于宇宙网络的一个特定网节之上。宇宙中的天体之间既互相吸引,又受离心力的作用互相保持一定的距离,纪律严格地在自己的曲线轨道上运行。这一切使得整个宇宙成为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破不了的有机网络。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已经运行几十亿年了,由于地球只是太空中的一个普通天体,所以在宇宙空间它的地位并不特别优越。 地球在自己轨道上的运行活像一艘宇宙飞船,全部人类和整个动植物都是它的“…  相似文献   

2.
<正>空间地球科学是利用空间飞行器观测地球,获取地球系统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等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空间地球科学强调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各个特定区域或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地球整体变化的规律,预测地球环境的演变和发展。随着地球系统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对地球科学研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美国深刻认识到空间地球科学的重要性,制定了详细的任务发展规划,并定期开展评估,  相似文献   

3.
正月球和火星表面都悬浮着带静电的微尘,不要小看这些微尘,它们可能威胁探测器性能和航天员的身体健康。据一项对美国阿波罗计划中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检查显示,月尘很容易粘附在航天服上,一些航天服因关节和手套口受阻而发生漏气;月尘具有锋利和磨蚀性强的特点,对航天服磨损尤为严重,一套航天服经过3次月面行走就无法再用,航  相似文献   

4.
大地女神——盖娅   在 20世纪 60年代初,英国化学家罗夫洛克博士参与了寻找外星生命的研究。他将地球与其他星球比较后发现,地球大气的组成竟远离物理研究所预测的平衡状态,恰好保持在最有利于生命延续的水平上。进一步的研究使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地球的行为极像一个生命系统。   为了说明地球的这些特性,罗夫洛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即把地球看做一个整体,是太阳系里最大的一个生物体。而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与海洋中的各种化学成分的比例,使环境…  相似文献   

5.
陨石、流星体与小行星及彗星的演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meteoroid)都是绕太阳公转的小天体,它们只是在轨道特性和物理-化学性质方面有所不同,流星体泛指在行星际空间运行的、质量从10~(-16)克微流星体或微尘到10~8克的所有小天体,当它们闯入地球大气时与大气剧烈碰撞而产生发光的流星(meteor)现象,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残余则称为陨石或陨星(meteorite)。  相似文献   

6.
UFO研究是地球人类目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UFO是否是外星人驾驭的飞行器?外星人是否已驾驭UFO访问了地球?这些问题吸引众多的人们来探讨UFO现象,寻求外星人存在且已到过地球的证据。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主观的猜测外),答案是悲观的。如果说外星人已到了地球,那么他们来干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探险,是为了看看别的星球有没有“外星人”,就像我们地球人寻找外星人一样?那么,他们找到了我们地球人,应感到无比的兴奋,可它们保持了沉默,完全没有我们地球人将来找到外星生命(哪怕是微生物)所可能表现出来的兴奋。如…  相似文献   

7.
30多年来,美国和原苏联航天员利用载人航天对地球进行了大量观察,并拍摄了数以万计的照片。从60年代初第一次载人航天对地球拍照以来,已经充分证明这些照片不仅有美学价值,而且因为它是从地球轨道上的有利位置拍摄的,因此可以从中了解到地球的许多知识。当然,从空间对地球摄影并不是载人航天所独有的,很多带有遥感装置的无人飞船和卫星每天都获得有关地球的大量照片。这些照片对于科学家来说无疑是非常有用的,但是由人拍摄的照片更具有特殊的魅力,因为人能够识别和选择目标,拍下有重要价值的照片。他们能用不同的像机、选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前,困扰UFO学界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果外星人访问过地球,为什么不与人类正面接触?不要说是外星人经过几十年、几万年的长途旅行,就是现在的城里人走亲访友时,都要先打个电话问一问对方是否在家。外星人发射飞船拜访地球,这些“地球的兄弟”们也应该在飞船上放点什么做个自我介绍。就是我们地球(人)为寻找“地球知音”也想到这些。除了发送电报、收集并分辨外星人发来的电报外,也派出“和平使者”飞出太阳系去茫茫宇宙中寻访,每个和平使者的飞船上都带有地球人自我介绍的名片,或是介绍人类自古至今的伟大成就的唱片。那么…  相似文献   

9.
叶楠 《太空探索》2023,(1):76-79
<正>早期研究与发现自古以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生息的唯一家园。随着文明的发展,我们逐渐发现在地球以外还有其他的行星,这些行星都围绕一颗名为太阳的恒星不停旋转。一个世纪以前,我们认识到太阳只是银河系内的一颗普通恒星。整个银河系包括多至4000亿颗恒星,在银河系之外还有无数的河外星系。在其他恒星附近是否也有行星围绕它旋转?是否也有类似地球的行星?  相似文献   

10.
张园 《飞碟探索》2009,(11):24-26
在地球上,我们人类已经创遍了伟大的社会文明。除了地球人以外,还有没有“宇宙人”呢?如果有,它们又是什么样呢?地球人又怎样才能同宇宙人取得联系、发生交往呢?……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人们极为关切和颇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1.
陈育和 《飞碟探索》2009,(12):24-25
多年来关于飞碟的报道屡见不鲜,但是对于这些年不明飞行物的构造和推进动力源,一直是科学家和飞碟爱好者猜想和研究的重点之一。关于飞碟动力来源的猜想之一就是电磁能说。那么这些电磁能来源于何处?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飞碟造访地球如何补给能源?有一些秘鲁和意大利的学者在几十年前曾经有过一种研究推断。  相似文献   

12.
周肃 《飞碟探索》2004,(5):17-17
NASA宣布发现了两个新的接近地球的小行星。它们对地球没有显著的威胁,撞向地球的机会非常低;但其中一颗可能在地球上方约500万千米处经过(这等于地球和月球距离的12倍),对宇宙理论来说,这相当接近地球。当小行星接近地球时,便是天文学家观察它们的好机会。他们利用天文雷达,便可以替小行星做一些立体的地图,测量它的转动情况,估计它的表面成分及指出它的轨道元素。这些资料一方面可以帮助估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机会,另外也可以研究开采行星的矿物和水,用来发展太空基地和提供太空船使用的燃料等。世界上有两个天文雷达用来观察和研究这些…  相似文献   

13.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地球上的人口却是在不断地增长,当地球的各种资源日趋枯竭的时候,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广袤无垠的宇宙。人类试探着要把自己的活动领域扩展到太空去,在那里建电站、建工厂、建农场、建未来的太空城市,建设人类美好的太空乐园。太空城市不是随便建在太空中就行的,必须保证它是永久的,不会坠落。经过科学家们的计算,在太空中离地球约38.4万千米远的区域,有一些特殊的点,在这些点上太阳、地球、月球的引力相互平衡。物体位于这些点上就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位置。因此,科学家们便提出…  相似文献   

14.
早在100多年前,地球人类就梦寐以求同另类世界和地外文明建立通信联系。于是,有人建议,在地球表面设上由反光镜片或燃烧的篝火组成的规则几何图形,以便让我们的宇宙“智慧兄弟”——月球人、火星人或金星人发现这些耀眼的几何图形,来证明我们地球文明真的发现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以此向全宇宙宣告:地球上已存在智慧生命。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环境问题的威胁。全世界一致呼吁保护地球环境,并准备采取更大的行动。为了建立科学的基础,要从地球体系的角度来研究地球的变化。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地球体系的运行进行长期记录;研究地球运行的关键过程;建立区域性运行过程的准确的预计模型。研究地球变化必须研究区域性或大范围所发生的过程。为此,从空间对地球观测不仅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回“行星地球使命”计划和地球观测系统进人90年代,世界政治形势变化加速了地球环境研究的进程。1989年美国提出一项庞大的国际性空间计划——“行星地球…  相似文献   

16.
吴再丰 《飞碟探索》2013,(11):48-50
生命是怎样诞生和进化的呢?地球外的宇宙存在吗?对于这些问题,人类至今还不清楚。美国航空航天局主导开创了“宇宙生物学”学科,在一个广阔的范围内对生命起源与进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很早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了,因为有“科学家”研究认为,恐龙灭绝于它们自己的屁。道理似乎很简单:恐龙吃了大量的有机食物后,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屁,这些屁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之类。大量的恐龙产生大量的屁,这就改变了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增多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地球最终变成了一个大温室,  相似文献   

18.
@贾明舫这个世界何以如此绚丽多姿?弗里德曼夫妇的艰苦工作,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几十年来,他在自然条件极其残酷的地方:沙漠、戈壁、南北极、海底等禁区寻找生命。这些生命是地球的“贱民”:在地球上环境极端残酷的地方,这些微生物勉强维持着生命,然而,很可能正是这些微...  相似文献   

19.
未来的火星居民必须自己生产粮食,自己养活自己,不能靠地球的物资供应。这不是因为地球养活不起这些人,而是因为地球支付不起巨额的太空运输费用。如果火星基地有1万人口,每人每年消耗的食品按1.67吨计算,要将1万人的食品从地球运送到火星基地,每年约需7万亿美元。这是个天文数字。而且基地居民不仅需要吃,还要饮用水、生活用水和呼吸空气等。有人估计,  相似文献   

20.
它们是被引力遗忘的角落。在那里,来自其他天体的引力会互相抵消,因此可以俘获住任何掉入其中的物体。这些引力陷阱也位于地球的轨道之上,一个在地球的前方,另一个则在地球的后方。天文学家将它们称为“拉格朗日点”,简写成L4和L5。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粘鼠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