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林 《飞碟探索》2003,(4):25-25
根据2002年10月16日从法国巴黎传出的消息称,一个潜伏在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规模黑洞吸引了一颗星球,并使之以每小时1.8亿千米的速度在变形的轨道上运行。这颗星球的照片已经被欧洲天文学家拍摄到,这个新的发现被认为是第一次证明了位于银河系中心具有超大规模的黑洞存在。天文学家们认为大多数星系的中心都有一个黑洞,这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大能量所在。同样,在理论中我们的银河系也存在一个黑洞,但是此前这个理论上的假设一直没有得到验证。“我们的发现证明了,我们生存的银河系中的确存在超大规模的黑洞物质。”德国麦克思普克天文物理研究院的…  相似文献   

2.
最近天文学家有史以来第一次确认,银河系中心存在着超大质量的黑洞。我们知道,黑洞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但它对周围恒星的影响则是可以观测到的,这为黑洞的存在提供了线索。美国加州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有三颗恒星绕着银河系中心的一个黑洞做加速运动,这些恒星距我们有24000光年。1995年,这3颗恒星的运动速度为每小时320万千米,到了1999年它们的运行速度至少增加了每小时160万千米。科学家们说,这些恒星实际上在它们的轨道上做曲线运动,其中之一可能只需要15年就可绕黑洞转一圈。5年来,最靠近黑洞的  相似文献   

3.
许多年以来,天文学家们一直猜测在银河系的中心部位,是否有一个超大规模的黑洞存在。尽管来自银河系中心的一个微弱无线电信号一直在嘲弄着研究者们,但灿烂星光与厚重尘埃的迷惑,始终妨碍着人们对这一理论的最终确认。然而,在最近5年的研究中,洛杉矶加州大学的一个天文学家研究小组,却以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他们最后宣布的研究结果,为银河系巨大黑洞的存在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银河黑洞本身是不可见的,研究者们只能寻找和发现它的“特征”,这个独特的方法也会涉及到附近的物质(恒星)。他们观测到这一带的恒星…  相似文献   

4.
黑洞也许是最奇怪的天体,科学家甚至社会大众,都对它颇感兴趣。黑洞这一概念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时。当时身在前苏联前线的德国天文学家斯瓦兹在解爱因斯坦的引力方程时发现,大质量恒星周围的时空将被极大地弯曲,以致把一个很大的星球挤压到一个很小的空间之内,而其密度将变成无限大。斯瓦兹的看法发表后,物理学家既感到好奇,也给予认同。当时爱因斯坦本人也接受这一思想,不过他认为这只是一个学术问题,宇宙中是否真的有黑洞,那又是另一回事了。但科学界逐渐地相信黑洞确实存在。他们认为,一个大质量星球最后将以超新星爆发…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认识到,我们的太阳所在的银河系,只不过是宇宙中无数星系中的一员。现在由于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第一流的望远镜技术,已初步绘出了银河系的疆域和结构。这是一个具有几千亿颗星球、上千万个黑洞和中心藏着一个暗黑的大主宰的大星系。几十年来,天文学家艰  相似文献   

6.
田野 《飞碟探索》2012,(12):19-21
12.当太阳和地球排列在银河系平面上,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是否会引发某些事情?如果考虑到黑洞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银河系中心的确存在巨大的黑洞,像其他高质量密度的黑洞一样能够对其他星系产生引力作用。但是.银河系中心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大约30000光年,所以黑洞对太阳系和地球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银河系平面及银河系中心没有什么特殊的能量,能对地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太阳和月球的引力。  相似文献   

7.
引力无穷的超大质量黑洞 恰恰在银河系中心,距离地球2.6万光年远的地方,拥有银河系中最重的天体——一个质量相当于400万个太阳的超大质量黑洞,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它被压缩为一个点。距离这个超大质量黑洞越近,遭遇的引力就越强。一旦距离其过近,连光线都无法逃脱而被吞噬。这样的超大质量黑洞对时间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飞碟探索》2008,(6):5-5
2008年12月,一个由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的斯特凡尼·科莫萨领导的天文学家小组通过斯隆数字化巡天观测仪,观测到在一个遥远星系,一颗恒星由于偏离了正常运行轨道,靠一个特大质量黑洞过近,导致自己被撕裂。在被黑洞吞噬前,这颗恒星释放出一道光,同时发出最后的“尖叫声”,这声音在整个星系中慢慢回荡着。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已经发现多少系外行星?太阳系外行星(简称系外行星)泛指在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历史上天文学家一般相信在太阳系以外存在着其他行星,然而它们的普遍程度和性质则是一个谜,直至上世纪90年代,人类才首次确认系外行星的存在。目前,没有人知道银河系中有多少行星,但天文学家认为,银河系里大约有百亿颗恒星,数千亿颗行星。因为系外行星比地球至少要大两倍,所以发现系外行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银河系中至少有1亿个黑洞,这是根据一位荷兰天体物理学家计算而得出的结论.这是一个大胆的宣告,因为至今,天文学家们肯定识别的黑洞在银河系中只有4个.“很显然,在此之前没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埃德伍德·霍伊维尔说.黑洞是在超新星爆炸中结束生命的巨大恒星的遗体.霍伊维尔认为最近的一个可能只有20光年远.一颗恒星要能在超新星爆炸中消亡,必须是太阳质量的8倍以上.大部分质量被抛入太空,只剩下一颗坚实的星核,星核在自身重量下会坍塌,或者形成一颗中子星——一颗直径大约为20公里密集的中子星体;或者,  相似文献   

11.
《飞碟探索》2007,(7):5-5
欧洲天文学家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24日宣布,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同时。他们宣称在这颗星球上也许存在海洋和生命。  相似文献   

12.
高峰 《飞碟探索》2008,(4):46-46
天文学家在10年前发现了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如今,天文学家称他们将进入行星探索的新阶段——探索遥远世界是否存在类似地球生命的迹象。 截止到目前,天文学家已在太阳系外发现了大约145颗所谓绕恒星轨道运行的太阳系外行星,所有这些太阳系外行星都如同木星一样,是被气体所笼罩的巨大星球,不适合地球生命在上面居住。但一些世界著名的行星寻觅者却表示,这种状况有可能在未来10年内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3.
1767年,丹麦天文学家罗麦首次证明了光速是有限的这一事实,为100多年后预言黑洞的存在创造了条件。否则,人们是无法理解引力场将对光粒子产生影响这一效应的。一般认为,英国的约翰·米歇尔是最早对黑洞的存在做出预言的人。他于1783年发表文章指出,一个有足够大质量和密度的恒星,同时也拥有强大的引力场,甚至从恒星表面发出的光线也会被这个引力场吸引回来。15年后,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也独立地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一个密度如地球,而直径为250个太阳的发光恒星,由于引力作用,将不允许它的任何光线到达我们这儿…  相似文献   

14.
每月小抄     
《飞碟探索》2011,(8):6-7
【2011年6月20日】 [天文]天文学家日前“目睹”了一个大质量黑洞吞没并撕裂一颗恒星的过程。地面上的科学家接收到了这颗遭遇厄运的恒星在生命最后一刻发出的强烈辐射。这些电磁波穿越了38亿光年的广袤空间。抵达地球。这是黑洞吞噬一颖恒星的示意图,在黑洞巨大引力的作用下,  相似文献   

15.
金牌黑洞     
康旻 《飞碟探索》2012,(3):15-15
世界上最大的黑洞是哪一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两个质量相当于100亿颗太阳的“巨兽”级黑洞。它们那张连光也吞掉的大嘴,足有整个太阳系的5倍大。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家利用欧南天文台(ESO)超大望远镜NACO红外相机和SINFONI红外光谱仪,观察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SgrA*),结果发现一个质量约为地球数倍大的气体云正加速朝黑洞而去。这是天文学家首度看到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的天体物理学杂志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四位科学家,杰奥弗雷·马希,保尔·巴特勒,凯利·阿普斯和斯蒂芬·沃格特,已在我们的太阳系外发现了六颗行星,这就使人类在太阳系外发现的行星总数达到了28颗(还有一说为33颗)。  天文学家斯蒂文·沃格特认为,他们发现的这几颗新行星所环绕的恒星在大小、年龄和亮度上与我们的太阳相似。距离我们地球从65光年到192光年不等的这六颗新行星的质量略小于木星或在体积上小几倍。而且这几颗行星的构成成分也与木星相似,基本是含有氢、氦两种气体的巨大气体星球。这一点与迄今发现的太阳…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最后10年,天文学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便是寻找地外文明。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致认为,如果地外文明存在的话,“外星人”居住的环境应该和我们生活的地球大致相同。也就是说,要努力在外太阳系找到一颗“类地行星”。1995年,天文学家首次在飞马座发现一个“类太阳”(飞马51),并且发现围绕这个“太阳”旋转的有一些行星,其中一颗(飞马51b)似乎是一颗“类地行星”。这一发现吸引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注意,有人宣称“寻找地外文明将是下个世纪天文学界的头等大事”,是“下个世纪的带头学科”。为达到此目的,全世界科…  相似文献   

19.
在很长时间里,天文学家都认为月球是一颗没有大气、异常干燥的无水星球。2009年9月,印度“月球飞船1”号探测器项目的科学家发表研究报告,公布了有关月球南北两极的土壤中存在水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有一位天文学家宣称,他发现了一个围绕着恒星运行的巨大行星。自从1995年以来,已经有500余颗行星被发现。而现在,有两位美国天文学家说,他们有证据证明,有一个行星更接近于我们的太阳系。这个行星拥有木星般大小,但即使是这样,我们的肉眼也看不见。而天文学家之所以肯定这个行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