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改善低空不利姿态弹射救生性能问题,分析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姿态控制的几种方案;按照控制的功能,分类讨论了各种姿态控制方案的优劣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了多参数多模态方案。并以HTY-8座椅为多模态控制原型,增加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弹射启动时飞机速度、高度、俯冲角和横滚角为输人参数,划分了30种弹射工作模式。通过计算机仿真,对比分析了几种不利姿态弹射条件下多模态控制与不加姿态控制在Y方向的弹射轨迹,并与ACESⅡ、K36D-3.5A座椅进行了对比,在最低安全救生高度方面,以HTY-8为原型的多模态控制优于ACESⅡ,而接近K36D-3.5A。仿真结果表明,多模态控制能够达到改善低空不利姿态救生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战斗机飞行员在飞机出现危险情况时采用火箭弹射座椅作为救生装备的主要形式,在低空不利姿态下弹射时,往往需要一定的最低安全高度来保证弹射救生的成功率,在座椅性能确定的情况下,最低安全救生高度取决于弹射时飞机的飞行姿态。为此,根据火箭弹射座椅的工作原理,针对弹射过程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用仿真计算的手段来研究不同飞行姿态对最低安全救生高度的影响,以期为飞行员如何选择正确的弹射时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风对弹射座椅救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某型弹射座椅建立了考虑风速的弹射过程动力学模型。选取不同风速风向和不同弹射速度作为计算状态,对弹射救生过程进行数值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风对弹射座椅救生性能的影响。通过在低速和中速两个弹射速度下,前向风、侧向风和大气垂直运动对弹射座椅救生性能影响的分析可知:较大的逆风不但会降低伞衣充满的轨迹高度,而且会产生人伞系统的振荡和摇摆,对安全救生存在一定的影响;大气的垂直运动对弹射救生系统的救生性能影响最大,它直接影响到救生系统的纵向运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前向风、侧向风和大气垂直运动均会对弹射座椅的救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在真实的弹射过程中必须考虑风速对弹射救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詹明望 《飞行试验》2002,18(4):13-18,37
某型弹射座椅是为某些飞机设计的新型救生系统,通过空中鉴定弹射试验,验证该座椅在实际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和救生性能,6次空弹试验,先进行了平飞中速弹射试验,然后进行俯冲、横滚、下沉,倒飞和平飞大速度机动状态下的弹射试验,机动状态下的弹射试验在我国是首次进行,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课题组认真分析技术难点,使问题逐一解决,最终使鉴定弹射试验安全优势完成,试验证明,该座椅在机动状态下的弹射,工作程序正常,救生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舰载机偏心情况下弹射起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舰载机弹射过程中,考虑弹射杆形变、轮胎的滚动摩擦力和侧向滑动摩擦力对弹射起飞的影响,通过建立完整的蒸汽弹射器模型和舰载机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分析舰载机与弹射装置之间的衔接情况,分析不同偏心距情况下舰载机运动姿态、弹射杆和弹射器的受力.舰载机在偏心情况下会发生滚转运动与偏航运动,进而使弹射杆受到垂直于舰载机运动方向的侧偏力.仿真结果表明:侧偏力的产生原因主要是滚转运动和偏航运动,偏心距越大,弹射杆所受的侧偏力越大,而俯仰角几乎不变;汽缸有杆腔压力随着初始偏心距增大而有小幅下降,但变化不明显,因而舰载机的速度也有小幅下降.  相似文献   

6.
詹明望 《飞行试验》2003,19(4):8-11
机动飞行状态下弹射试验时,弹射力对飞机的扰动是关系到弹射试验机安全的重要问题。结合某型弹射座椅空弹鉴定试验,分析了在俯冲、俯冲下沉、横滚和倒飞状态弹射时弹射试验机的响应。结果证明,在一定的高度速度范围进行机动飞行状态弹射试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詹明望 《飞行试验》2004,20(1):2-4,21
弹射座椅飞行弹射试验是验证新型弹射救生系统是否满足技战术指标的最终手段,世界航空强国都非常重视弹射试验机的研制和飞行弹射试验技术的研究。我国空中弹射试验机与国外弹射试验机在试验机飞行性能、飞行试验方法、测试技术方面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从弹射救生技术的发展看,研制新型弹射试验机是弹射救生技术发展的需要。文中提出用某型歼击轰炸机改装成为高速弹射试验机,能满足近来弹射救生系统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我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8.
带稳定板装置弹射座椅偏航稳定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弹射救生领域现状,设计了一种适合于国内某型座椅的弹射救生系统稳定板。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计算方法,对改装稳定板前后的人椅系统进行了高速流场下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并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改装稳定板前后的数值计算对比表明:在不对俯仰和滚转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稳定板的改装对人椅系统的偏航性能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六自由度动态计算比较真实地模拟了弹射出舱的过程,也进一步验证了稳定板对改善偏航稳定性能所起到的作用。数值计算完全可以应用于弹射座椅的气动研究,同时稳定板的设计对工程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过载与弹射速度关系研究及神经网络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晓东  林贵平  郁嘉 《航空学报》2010,31(10):1907-1913
 弹射速度是弹射座椅双态程序控制的主要输入参数之一,其和弹射高度一同决定了救生伞的开伞时间。试验发现,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弹射速度的测量会出现较大误差从而严重影响弹射救生系统的救生性能。提出一种根据弹射座椅出舱瞬间人椅系统体轴 x 方向过载( nx )值判断弹射速度的方法。建立了人椅系统出舱阶段的数学模型,在MSC.EASY5基础平台上开发了模块化的仿真模型,并基于批处理原理进行了求解器设计。通过数值仿真,建立了平飞状态不同弹射高度及弹射离机质量下体轴 x 方向过载值与弹射速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利用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即BP神经网络实现了输入向量(弹射高度及体轴 x 方向过载)到输出值(弹射速度)之间的连续非线性映射。分析了不利姿态参数对关系曲线的影响,在满足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忽略其影响。用本文方法判断得到的弹射速度与地面弹射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误差满足工程要求,可以作为弹射速度测量的一种余度设计。  相似文献   

10.
弹射救生过程数值计算及损伤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从弹射程序启动到飞行员着陆之间的各个阶段,建立了能够对横滚、俯冲等复杂弹射条件进行计算的数学模型。结合某型座椅的具体参数与气动力数据,针对具体算例求解了弹射救生过程,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动态响应指数(DRI)对不同弹射初速下的损伤风险做出评估,并指出了在不同速度下气动过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舰载飞机弹射起飞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研究舰载飞机在甲板起飞时采用一种弹射起飞所出现的一些问题:(1)地效对舰载飞机起飞时下沉量的影响;(2)起飞姿态和起落架突伸问题;(3)前起落架载荷与起飞特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Flight data of a twin-jet transport aircraft in revenue flight are analyzed for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Data from the quick access recorder (QAR) are first filtered through the kinematic compatibilit...  相似文献   

13.
何敏  朱小龙  刘晓明  刘凡  姚小虎 《航空学报》2018,39(5):221711-221711
以舰载机前机身结构和前起落架部分构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地面弹射过程中,弹射力冲击下的动态响应。通过地面弹射模拟试验和刚柔耦合模拟对比分析,发现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地面模拟弹射冲击加载试验方法的可靠性及刚柔耦合模拟方法的可行性。由试验结果和模拟分析,可得出弹射过程中飞机前机身结构最大过载传递路径和应变分布,同时给出了前机身动态应力分布。地面弹射试验和模拟为舰载机的结构设计、强度校核以及整机弹射试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CFX软件对某航空发动机应急油路内部流动进行模拟,通过计算得到该航空发动机应急油路喷嘴出口压力随引射角度、引射距离、引射压力及喷嘴安装孔直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脉冲爆震发动机引射模态数值模拟和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脉冲爆震发动机地面启动问题,采用非稳态二维轴对称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多循环火箭式脉冲爆震发动机引射模态,即爆震管加直管引射器的引射过程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爆震引射的实验获得引射比作为比较参数。引射比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提出了爆震非稳态引射的3个阶段和相应的3种作用机制即:激波的压缩加速;射流卷吸;惯性和压差作用,并为下一步主爆震管燃油喷注位置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进气角与注水规律对燃气-蒸汽弹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弯管进气角和注水规律对燃气-蒸汽弹射过程中流场和内弹道的影响,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Renormalization group (RNG) k-ε湍流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建立了燃气-蒸汽弹射数值模型.通过与文献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分析了注水规律与弯管进气角度对燃气-蒸汽弹射过程流场和内弹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弯管进气角为60°时,燃气-蒸汽介质的能量能得到最大利用,发射筒内的温度分布较均匀;另外在同样的注水量下,缓慢注水导弹出筒时间相对较短,但波动较大;快速注水导弹运动平稳,但出筒时间较长.结果可为导弹燃气-蒸汽弹射动力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战斗机飞行时长的逐渐增长,长时间乘坐弹射座椅引起腰部酸痛、麻木、疲劳、舒适性体感差等问题日渐突出。文中通过研究国外长时乘坐的弹射座椅特点,提出了调节座椅靠背角度来提升舒适性的解决方案,结合民用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范围,并经地面静态乘坐舒适性评估试验,分析得出弹射座椅向后倾安装角的范围为30~40°,并给出弹射座椅靠背调节的技术方案,为后续弹射座椅的靠背调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型弹射装置弹射动力源虚拟仿真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某新型弹射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建立其物理模型并进行简化;以空气动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和动力学系统建模为理论基础,建立弹射机构的物理和数学仿真模型,并利用计算分析软件求得弹射机构的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对弹射过程的动态参数进行研究,为设计新的弹射机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