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间雷达"(SR)计划是由"天基雷达"(SBR)计划演变而来的,是美国为开发下一代雷达侦察卫星而制定的.由于资金短缺的问题,该计划一直步履艰难,到目前仍未进入实质性的设计阶段.  相似文献   

2.
吴勤 《太空探索》2008,(3):26-29
就在世界各国纷纷重新燃起新一轮太空争霸战的同时,位于朝鲜半岛的韩国也不甘人后,终于在日前宣布了自己的“天军计划”。韩国空军高层负责人日前透露该国的太空计划,“2025年之前将把激光武器部署到实战中并创建‘太空作战团’等,分三阶段培养太空战斗力。”这份报告首次公开了韩国具体的太空战斗力培养计划,具有重大意义。在日本、中国相继开展探月计划后,韩国的“穷追不舍”将点燃亚洲太空竞赛的烽火。[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4.
"轨道快车"计划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计划简况 □□1999年11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式公布了酝酿已久的“轨道快车”计划。该计划用于研发支持未来美国国家安全和商业航天卫星的在轨补给及重构技术,有下列4项内容: 1) 开发一种能够为卫星提供服务的小型空间机器人轨道器(Astro)。 2) 设计  相似文献   

5.
对航天器来说,围绕地球和太阳的空间环境是极为严酷的.它决不是完全真空,而是充满高能粒子流和来自太阳的电离辐射.地磁场把热等离子体(或太阳风)捕获并集中在一个区域内,在地球上层大气存在着热流动和热梯度,而在地球周围还存在天然的微流星和不断积累的由航天器产生的人为空间碎片.  相似文献   

6.
7.
20世纪,人类跨入了号称"太空时代"的新纪元.而在这个时代中,人类取得的最伟大的宇航成就,莫过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间的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有史以来,人类首次依靠自身的力量,到达了地球以外的星体.这一计划的成功被认为是人类向太阳系扩张的前奏,并被作为光辉的一页而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8.
□□"地球观测系统"(EOS)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制定的一项综合性地球观测计划.它以整个地球为视点,对陆地、海洋、大气层、冰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化的综合观测.整个系统由卫星发射任务、数据与信息系统和科学研究计划等3部分构成,时间跨度近20年,直至2015年.EOS计划的第1颗卫星在1997年8月发射,截至2005年11月7日共发射了20颗卫星(含失败1颗),预计今后5年内还将陆续发射7颗卫星.  相似文献   

9.
□□尽管2005年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计划曾经面临预算超支,进度推迟,运营特许经营权谈判进展缓慢,以及欧洲主要大国因"伽利略"系统主导权和利益之争而陷入困境,但经过协商谈判,目前困扰"伽利略"计划的主要障碍大部分已被排除,在轨验证阶段超支4亿欧元的经费基本落实,德国主张的利益也基本上得到了保障,在轨验证阶段的2颗试验卫星GIOVE-A、B的研制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0.
地球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那里是否存在生命,甚至是有智慧的生命?这是从古代先哲到现代的科学家都孜孜探究的问题.在时光已经跨入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哲学的思考与凤毛麟角的观测上,人类已经进入到了利用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寻找这些问题答案的技术时代.  相似文献   

11.
一林 《国际太空》2006,(3):25-29
1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探测计划回顾 进入21世纪,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调整了它的火星探测计划.按照火星发射窗口每隔26个月一次的机会,NASA在21世纪头10年中安排了5次火星探测任务,每2年1次,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2月30日发射的中国探测一号卫星和2004年7月25日发射的中国探测二号卫星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两颗卫星。所谓“双星计划”就是发射2颗探测地球磁层空间的卫星进入赤道轨道和极地轨道组成“双子星座”,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主要用于研究太阳活动、行星际磁层空间暴和之灾害性地球空间天气的物理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台湾“立法院”通过“基德”舰预算,使得纷扰多时的“基德”舰采购案终告定案。当初在辩论是否采购“基德”舰时,还有人旧事重提说,如果当初“先进作战系统”(Advanced Combat System,ACS)案继续推动。今天台湾军就拥有具有相控阵雷达及垂直发射系统的先进水面作战舰艇,不用再大费周折引进美国海军退役舰艇。其实台海军在1995年取消“先进作战系统”案,  相似文献   

14.
即将升空的德国"陆地合成孔径雷达-X"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昊 《国际太空》2007,(3):10-12
□□德国军民两用雷达卫星--"陆地合成孔径雷达-X"卫星(TerraSAR-X,也译为"土合成孔径雷达-X")将于2007年由俄罗斯第伯聂-1火箭发射.该卫星是德国航天局(DLR)和欧洲阿斯特留姆(Astrium)公司联合研制的首颗卫星,其中德国航天局负责卫星数据的处理,阿斯特留姆公司负责提供研发、建造和部署卫星的经费,Infoterra GmbH公司负责卫星商业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15.
空间物理和空间环境探测对空间知识创新、探测技术创新及空间物理研究和空间环境预报的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在空间运载技术方面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但在空间探测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是限制我国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航天简讯     
《国际太空》2004,(5):30-32
欧洲启动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计划□□2004年初,欧洲启动了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GMES)计划,其目的是联合欧洲分散的对地观测力量,使其成为综合的观测网络,并能提供运营业务。2003年底,欧洲委员会(EC)和欧空局(ESA)的指导委员会合作推出了GMES计划。根据该计划,在2008年以前,天基、陆基和海基遥感器的互连系统能正常投入运营。该计划将提供长期连续的运营数据,以满足各种各样的对地观测应用。例如,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等机构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天气预报。另外,GMES还可用于农业土地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17.
韦荻山  邢宁 《国际太空》2005,(12):18-23
1 产生背景 据美国军方称,美国已拥有可以打击地球上任一目标的武器,但缺少全球打击目标及其准确位置的信息.美军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集情报、监视和侦察于一身的平台,这种平台不仅能提供战略目标的信息,而且能提供战术和战场目标的信息;不仅能提供固定目标的信息,而且能提供地面和空中移动目标的信息.对移动目标的跟踪和监视不仅可用于识别移动目标本身,而且通过它可以发现某些固定目标的性质和用途.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一直重视对火星的探测,并为此制定了明确的科学目标和系统的探测计划.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探测火星的总体目标可概括为4个方面,即:确定火星上是否曾经有生命、表征火星的气候、描绘火星的地质地貌和为人类登陆火星做准备.  相似文献   

19.
夏光 《国际太空》2005,(2):10-13
1 计划的由来及执行情况。“多用途运输卫星”(MTGAT)是航空导航和空间无线电通信系统,用于实现通信、导航和监视/航空运输管理(CNS/ATM)概念。这个概念是由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定义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卫星克服传统陆地导航的局限。为了解决不断增长的东南亚航空运输中的问题,根据该地区特殊的地理特征,日本运输省(JMT)接受了日本民航局(JCAB)的建议,决定全面执行CNS/ATM概念。日本将成为第1个使用卫星系统提高航空运输管理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2004年9月20日,印度使用静止卫星运载火箭―F01(GSLV―F01)成功发射了“教育卫星”(EDUSAT)。EDUSAT被送入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之后通过其液体远地点发动机(LAM)点火进入了地球静止轨道,最终定点在74°E。EDUSAT是世界第1颗专门为教育部门提供服务的卫星。它配置了专门的有效载荷,用于视听媒体教学,构建数字交互式教室和多媒体、多中心系统。EDUSAT主要是使学校和更高级教育机构之间实现信息交流,同时也能支持私立学校的教学和通信。1“教育卫星”计划2002年10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提出了EDUSAT计划,发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