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起宇宙,人们脑海里会浮现出许多星系。据现在观测得出的结论,宇宙是由1000亿个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构成的,而它的起源来自于时间开始存在之时的一场大“爆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按现在的科学水平,这一理论应是正确的。除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外,还有人提出了阴阳宇宙理论,这一理论尤其在中国影响较深。因为有些人相信,在我们的阳宇宙中,存在着一个平行的阴宇宙,也就是鬼神生存的宇宙,而且确信阴宇宙中神灵的力量始终操纵着阳宇宙的事物。阴阳宇宙论与反宇宙理论有些相似,即在我们的现实宇宙外还存在一个与…  相似文献   

2.
北辰 《飞碟探索》2008,(3):20-21
在埃及文化中,他们认为,宇宙是由两条蛇控制的,一条象征着正义,一条象征着邪恶,白天和黑夜就是它们之问相互斗争呈现给我们的景观。在非洲东海岸,也有一个民族树立了相似的宇宙观,它们认为宇宙就是一条蛇围绕的世界,人就住在这个世界里面。其实,很多民族的宇宙观都紧密地跟蛇联系在一起,这种既是邪恶的、也是高尚的动物总是让人感到十分敬畏,它主宰着宇宙的命运,它也同时代表着宇宙的神秘:  相似文献   

3.
宇宙大爆炸产生了巨大的热能,按理,宇宙应该是炽热的,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宇宙冷却了。无疑宇宙有一套完善的降温系统。目前的宇宙空间普遍存在着-270℃以下的超深冷。而根据我们的常识,任何物质的运动都不可能产生如此低的温度。我们知道热能是如何产生的,但对于超深冷现象,却是一无所知。宇宙中没有一个天体在“制造”超深冷,人类也从未发现热能或其他物质转化为超深冷的现象。在一定的空间,温度始终处于上升的趋势,因此,在实验室似乎无法揭示超深冷的秘密。宇宙大爆炸产生了巨大的热能,而现今的宇宙空间普遍存在着超深冷…  相似文献   

4.
文德 《飞碟探索》2003,(1):39-40
美国《科学》杂志评选1998年世界十大科学进展,其中一项是中微子有质量的发现。这一发现有可能推翻某些物理学定律,其结果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是否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粒子理论?中微子是否是形成宇宙大部分质量的“暗物质”的一部分?在烦恼着宇宙论学者的众多难题中,最令他们苦恼的问题就是:宇宙的最终命运会怎样?是一直膨胀上去最后稳定下来呢,还是收缩成一个灾难性的火球而告终?答案取决于宇宙中物质的总量,也就是引力的大小。如果引力不够大,宇宙会无限制地膨胀下去;反之,如果引力过大,宇宙会以一种天体物理学家称为“大坍…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宇宙学家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相信宇宙是由普通物质和看不见的暗物质所组成.宇宙深处的星体爆炸显示一种字宙力正在导致宇宙分离.天文学家把这种力称为暗能。宇宙中70%是暗能,15%是传统的暗物质,仅仅5%是像构成地球和星体这样的普通物质。也可以说,是暗能量统治着宇宙,而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完全是一个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6.
美国航天飞机“奋进”号2011年5月16日升空,带上了丁肇中花17年方成的反物质探测仪,开始了宇宙中许多人不认为存在的另一个世界的探寻。宇宙浩瀚,且并无物理定律显示,宇宙中没有反银河、反恒星,甚至居住着反生命的反星球这些以反物质为主的世界。换句话说,若真有这样的宇宙存在,它的物质必是反物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家丁肇中说,问题在于,这个反物质宇宙在何处?  相似文献   

7.
宇宙最终的结局陈壮叔很难说这篇文章是否已最终解决了宇宙的结局问题,但这篇文章是与众不同的,它使我们这些业余天文爱好者对即将来临的2000年充满了希望。因此,它也赢得了首届“优秀作品”奖。没有人知道,宇宙最终将在一个大挤压中塌缩成一点,抑或伴随着星系的...  相似文献   

8.
1980年,美国物理学家艾伦·古恩提出了宇宙膨胀说,这一学说解释了宇宙大爆炸的成因。在得到各向同性的SK背景辐射说、天作红移光谱说的支持,宇宙膨胀说被公认为最好的宇宙构造说。尽管如此,它仍然不是惟一的、完美无缺的宇宙构造说。俄罗斯的一位物理学家就提出了混地膨胀说,认为宇宙由无数个小宇宙组成,一些小宇宙在迅速生长,一些在缓慢膨胀。在本文中,笔者试图论述不同于上述宇宙构造说的新说:旧宇宙并在说。旧宇宙并存说认为:和正在膨胀的宇宙并存,还有一个正在收缩的旧宇宙。旧宇宙产生于极为遥远的过去,产生于第一次宇宙…  相似文献   

9.
UFO信箱     
四川 黄建植: 读了贵刊 2000年第 2期,对“ UFO信箱”中夏长军先生的观点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该读者对《人类未来与层层宇宙》一文提出的理论持一种深刻的怀疑态度,甚至是否定态度。他认为该文作者是在“无边无际地空想一番”,是毫无根据的。对此,我持有异议。   懂一点天文的人都知道,除天体以外的宇宙空间并不是真空的,而是存在着稀薄的气体和宇宙尘埃。科学家曾发现中国燕山在 10亿年间有着大量宇宙尘埃落入。经过对不同时期宇宙尘埃的研究,他们发现这些直径在 0. 5微米~ 1微米间的小东西对揭示宇宙起源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不用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发现,在宇宙中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伟大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虽然它们使用最原始的宇宙材料——稀薄的气体、宇宙尘埃、反射的光线等,但它们却成功地创造了独特无比且经常演化的杰作。于是,在这些转瞬即逝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人在宇宙间     
人在宇宙间●伍光明人类所代表的地球文明,对于宇宙有何特定的意义?人类目前尚无法洞悉。然而,作为地球生物史上最伟大的杰作,地球生物演化进程中仍发展着的环节,人类生命进程的轨迹与地球生态、缔造地球生态的天体,以及拥纳生命的宇宙,毋庸置疑地存在着本质意义上...  相似文献   

12.
时空之边     
自从有人类文明开始,人们就不停地问:“宇宙在时间上有开始吗?时间也会终结吗?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还是无限?”在一些神学和宗教叙述中,宇宙为神圣的上帝所创。实际上,说明创造宇宙的“第一原因”,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即上帝的存在。另一方面,诸如希腊哲人柏拉图和亚利士多德,他们并不认为上帝能直接介入世界事务,故更相信宇宙是一直存在着的。大多古人相信,宇宙是有边的,在最早的宇宙学中,世界是一块平板,上面覆盖着像面盆的天空。但希腊人已认识到,世界是圆的,并精心构造出一个模型,其中地球是中心球,四周绕着一些包括太…  相似文献   

13.
子刚 《飞碟探索》2012,(12):36-37
直到1998年,天文学家才发现,原-来我们一直忽略了占整个宇宙将近3/4的成分,也就是暗能量。暗能量不仅驱赶着宇宙膨胀,星系形状与星系间的距离也控制在它的手里。  相似文献   

14.
冉浩 《飞碟探索》2014,(1):18-19
宇宙到现在为止可能已经有137亿年的历史了。按照现在的主流观点,宇宙很可能是在一次爆炸中产生的,在爆炸中,产生了物质、时空以及法则。灼热的宇宙在膨胀中渐渐冷却,形成了今天的宇宙。但是,宇宙形成之初经历了哪些细节我们却不清楚,而这正是科学家极力探寻的。  相似文献   

15.
运动是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属性,辩证法认为,事物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这一进程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轨迹。  生命的进化论最开始是 19世纪由达尔文等人在物种起源的研究中引进的,并且很快地按照其基本精神被推广到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达尔文主义”。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和哲学家康德则比达尔文更早地应用了演化的思想,最先提出太阳系是经过演化形成的观点。而在 20世纪,由于哈勃对宇宙膨胀的天文观测,由于时间在科学中被重新讨论,宇宙本身的演化已经占据了人们的心智。  在宇宙…  相似文献   

16.
WMAP新发现     
《飞碟探索》2008,(4):5-5
在2008年3月7日,NASA发布报道称,科学家对美国WMAP近5年的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了有关宇宙中微子、宇宙演化和宇宙“暴胀”模型的新发现。 研究表明,宇宙最早的一批恒星经过约5亿年才产生“宇宙雾”,从而终结宇宙的“黑暗时期”。WMAP探测项目科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的乔安娜·邓克利说。新证据表明,“宇宙雾”的形成从宇宙诞生后约4亿年时开始,持续了5亿年左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宇宙探索     
现如今,宇宙探索像磁石吸铁一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什么超新星、暗物质、中微子、黑洞、引力波、反物质、暗能量……令人眼花缭乱。本系列文章让人们跳出太阳系,对如此宇宙奥秘先睹为快。迄今,人类对太阳系外宇宙进行探测的手段,还只有望远镜。因此,本系列文章以各类望远镜为藤本,顺藤摸瓜、繁而不乱地去见识种种宇宙奥秘。作为铺垫,先对宇宙探索技术的发展、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最基础的物理概念作精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在德国西部艾费尔山上的宇宙观测站的机房里,1993年2月15日凌晨.德国宇宙空间探索计划组织的研究员夏特姆·科尔巴赫博士像往常一样,认真注视着从直径100米的巨大射电望远镜传过来的各种信息数据。夏特姆·科尔巴赫和他的同事们坚持做着这项人类史上最伟大同时却又最枯燥无味的工作,希望有朝一日能搜寻到来自宇宙其他星体的智慧生物发来的电波。  相似文献   

19.
拒绝孤独     
1999年第1期《飞碟探索》刊载了一篇题为《太空孤旅》的文章,该文从宇宙空间的遥远距离和人类目前的技术手段出发,否定了星际旅行和找到地外文明的可能性。这一结论显然忽视了人类科学技术和理论水平的发展,是宇宙探索中的不可知论。诚然,宇宙空间是巨大的,而且认识中的宇宙越来越大。今天,人类可以探测的宇宙半径已达160亿光年。地球、太阳系,甚至直径达10万光年的银河系,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在这茫茫沧海、亿万星河中,某个地方或者很多地方,也许正在孕育着与我们类似的,或者远远超过我们的智慧生命。与他们取得联系…  相似文献   

20.
霍金狂言     
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在其新书中,语出惊人:地球正在等待着一场灭顶之灾,人类解救自身的唯一途径,乃宇宙移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