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二维结构损伤的主动Lamb波定位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颖娣  袁慎芳  彭鸽 《航空学报》2004,25(5):476-479
将Lamb波主动监测技术应用于复合材料损伤检测中,对二维结构损伤进行定位研究。利用压电陶瓷片作为驱动器和传感器,对结构损伤前后的传感信号做信号差,采用3种常用的信号时间延迟估计方法,比较这3种方法计算差信号和健康信号的时间延迟的损伤定位效果,其中定位方法采用了椭圆技术。详细介绍了这3种时间延迟估计方法的原理以及损伤定位结果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信号的信噪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小波变换法能更准确地识别出复合材料冲击损伤的位置。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小波变换具有时-频局部化特性,在电力系统的分析中具有无比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小波变换方法应用于电力系统谐波检测中,并提出了同步检测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电压闪变测量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适用于电压闪变信号的检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检测技术非常适宜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但散斑图像往往含有较大的噪声,如何对散斑图像进行降噪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小波变换是变分辨率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而同时又较好地保存了图像细节,本文应用小波降噪技术来对散斑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级跨声速压气机失速过程壁面静压测量数据,分别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和小波分析方法进行时频分析。相比于小波分析方法,HHT时频图中失速过程的频率特征变化更为明显,且利用HHT图中失速发生后的特征频率可判断出失速团的旋转速度。结合方差分析,进一步探索了获取失速先兆信号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压气机失速先兆预测,其中HHT方法能够提供更高层次的分解信号,得到的失速先兆更为提前。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件缺陷和损伤特点,介绍了可应用于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展望了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6.
先进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其自身的缺陷和损伤直接关系到航空安全。敲击检测方法是无损检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航空复合材料的损伤检测,然而对检测数据的智能处理始终是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智能敲击检测原理的深入研究,以敲击检测的数据处理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利用敲击检测结合K-means聚类分析技术的航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方法。试验证明基于K-means聚类分析技术的智能敲击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航空复合材料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首先求解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兰姆(Lamb)波频散方程,得到频散曲线,优选对复合材料分层或脱粘损伤敏感的压电激励模式和激励频率,提出了基于幅值衰减算法的损伤定位方法,通过短时傅立叶变换,将信号转换为时频分布,提出了另一种损伤定位方法;通过附加质量模拟损伤试验,验证、比较了提出的损伤定位方法,该方法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滚动轴承产生早期微弱故障时,故障信息会被淹没在强背景噪声和其他振动源信号中,还会受到低频效应影响,这使得传统的频谱分析很难找到这些被淹没的故障信息。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熵的故障信息提取技术,首先对测试到的振动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CWT),获得时间-尺度谱,再计算时频矩阵中每一个尺度下的信号的熵,最后选取熵最小的尺度进行频谱分析。运用该方法对设置了外环故障、内环故障、滚珠故障的三种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的傅里叶变换(FFT)和包络解调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小波熵的分析方法能更有效地提取出振动信号中的故障频率信息。最后把该方法应用到某型涡轴发动机的主轴承故障诊断中,成功提取出了故障频率信息,实现了对滚动轴承进行早期故障检测。  相似文献   

9.
空间三轴激光陀螺的每一个腔长控制器控制两个通道的腔长,即其不同通道的光路稳频具有耦合关系,要实现空间三轴陀螺的工程化应用,必须解决空间三轴激光陀螺的稳频问题。针对空间三轴激光陀螺的稳频回路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稳频方案,该方案将空间三轴激光陀螺的稳频解算为三个通道单轴激光陀螺的稳频问题,其核心思路是对光路稳频关系进行等效变换。经过试验验证,该稳频方案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广义S变换的图像局部时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莉  彭真明 《航空学报》2008,29(4):1013-1019
 非平稳信号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特性,但是使用一些常规的信号处理方法对其进行时频分析具有一定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引入基于广义S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来进行一维和二维空间非平稳信号的时频分析。同时,为避开对图像直接进行S变换带来的大时间开销和运算难度,选用不同尺度的局部窗口将二维图像转化成一维信号进行处理,再分别利用基本S变换和时频分辨率可调的广义S变换进行算法仿真和时频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广义S变换比基本S变换具有更灵活的时频聚焦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HHT的航空发动机气动失稳信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航空发动机工作范围内存在的气动失稳现象,运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分析其信号的时变特征;通过对其处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分析新方法与其他时频分析方法的对比,并对HHT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使其适应航空发动机气动失稳数据分析的要求.并在Labview平台上通过数字仿真试验实现和验证了HHT方法;结果表明:此算法准确有效;通过航空发动机工程试验数据的处理过程,验证了HHT在处理此类相关问题时的可行性、适用性,同时指出其仍然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胶接损伤的指数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强  肖迎春  李明  贾淑红 《航空学报》2012,33(7):1275-1280
为了监测复合材料胶接损伤,基于主动Lamb波和时频分析,提出了一种复合材料损伤监测的指数法。通过对Lamb波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提取波形包络。通过计算得到损伤散射信号,选取对损伤敏感的直达波波包,将此波包在结构出现损伤后的能量变化值与损伤前的能量之比作为损伤指示。该方法不用选择特定的Lamb波模式,解决了Lamb波在复合材料结构中存在的频散、多模式及模式转换给信号分析带来的困难。同时在复合材料胶接的损伤演化试验中,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复合材料胶接损伤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瑶佳  王莉  尹振东  高杨  王帮亭 《航空学报》2019,40(1):522404-522404
由于飞机内部布线空间有限、电弧故障存在发生时间地点随机以及特征不明显等问题,导致检测困难。本文基于航空270 V高压直流(HVDC)系统开展直流串行电弧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提取电弧电流交流分量的时域和频域特征量。选择HHT的固有模态函数IMF5瞬时幅值的峰峰值和标准差作为识别电弧故障的时域特征,与原始信号中提取的时域特征量对比,正常和电弧特征量的区分度更大;选择HHT的固有模态函数IMF1+IMF2、一定频带范围内的瞬时幅值计算得到的谐波功率和作为区分正常和电弧情况的频域特征量。与常用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相比,HHT三维时频谱能够反映信号的局部特征,HHT方法计算得到的正常和电弧特征量之间的区分度更大,电弧和正常特征量的比值最高可达346。基于HHT的电弧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能够更好地区分正常和电弧情况,有助于提高电弧故障的检测率,降低虚警率,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Hilbert—Huang(HHT)变换方法由经验模态分解(EMD)及Hilbert变换两部分组成,能在时频域上正确地描述非平稳非线性信号的局部特征。但由于模态混淆,当信号组合分量的频率太接近时,HHT常不能正确分解窄带信号。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EMD筛分过程的一种新的改进方法——频带滤波HHT方法,并运用此方法成功分解了双自由度线性体系反应的窄带信号。  相似文献   

15.
采用近似熵理论分析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板在拉伸过程中产生的三种典型声发射信号。研究 表明基体开裂、脱胶以及纤维断裂这三种信号的近似熵谱特征不同,结合经验模式分解方法解释了三种损伤破 坏机制。此外,在经验模式分解的基础上考察了三种声发射信号本征模函数的频谱分布,进一步说明了近似熵 在本质上是衡量信号发生新振动模式产生的概率以及在复合材料声发射检测与损伤识别中使用近似熵谱分析 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飞行器中复合材料结构的无损检测大多采用超声波检测方法。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类似碳纤维复合材料这样的特殊材料组织的结构比较复杂,所得到的超声波回波信号经常受到较强的结构噪声的干扰,信噪比较低,影响缺陷信号的识别。利用分离谱技术中最小值法,考虑结构噪声幅度对频率变化的敏感性,应用频率统计直方图法,对窄带信号的采样点进行统计、比较,选择绝对值最小的采样点信号作为输出信号,得到最佳频率检测带,对这些频带采用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从而较好地将目标回波和结构噪声区分开,更准确地对复合材料构件讲行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7.
程晖  樊新田  徐冠华  杨语  王岚 《航空学报》2021,42(10):524876-524876
凭借在强度、韧性及寿命上的优势,复合材料尤其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逐渐作为主承力结构应用于飞机产品,但由于极易产生连接损伤,其机械连接正面临"干涉破坏强度,非干涉降低性能"的矛盾。而其关键在于对干涉量的精密控制,即实现复合材料结构的精密干涉连接。针对此问题,本文分析了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精密干涉连接的特点、难点与应用现状,并提出了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精密干涉连接技术体系框架,重点归纳总结了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精密干涉连接的三大核心问题:复合材料干涉连接孔周应力分析方法、干涉连接结构损伤萌生与扩展机理、干涉连接结构力学性能退化机制的学术发展脉络及现有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航空复合材料结构精密干涉连接技术在模型、紧固件、工艺、材料等层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王悦斌  蒋景飞  张建秋 《航空学报》2019,40(6):322600-322600
动态出现和消失多分量信号的时频分析问题一直是非平稳信号处理的难点之一。为此,提出了一种分析、探测和跟踪多分量信号的随机有限集法。该算法利用时频变换,如短时傅里叶变换或自适应谱估计法,以及多项式预测模型,将多分量信号的时频分析问题归纳成可利用随机有限集进行多目标追踪的问题。分析表明:借助于提出的初始权重赋值算法,以及谱分量幅度和频率的联合似然函数,就可利用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滤波器来实现对动态时频谱的分析、探测和跟踪。在仿真实验中,所提算法有效提升了动态时频谱的跟踪精度,其对微弱时频谱分量的探测能力,以及对载频差异的分析能力均优于文献报道的算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复合材料在直升机上运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复合材料的损伤模式与金属材料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了解复合材料破坏判据对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定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声发射技术的基本理论、应用现状和声发射技术在复合材料桨叶疲劳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