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6,(6):45-46
俄联邦航天局长佩尔米诺夫称,俄政府将增加今后10年的航天开支。今年政府的航天拨款比去年增加50亿卢布(1.8亿美元),今后10年内还会进一步提高。去年政府拿出了约183亿卢布来实施老的联邦航天计划,而今年新计划下的预算是230亿卢布。他说,过去几年航天项目的预算都已及时足额到位。该局称,2001-2003年经费不到位影响了联邦航天计划下7个卫星和火箭项目的完成。该局拟在今后10年内发射21颗通信卫星、由2颗卫星组成的一个多用途中继系统、12颗移动通信卫星、5颗气象卫星、5颗环境监测卫星和多个用于天体物理和生物医学研究及用于太阳和月球探测的观测台和探测器。它还将为“科斯帕斯-萨尔萨特”全球卫星搜救系统提供两颗卫星,并为国际空间站提供7个舱段。  相似文献   

2.
据现在飞行网站12月1日报道:俄罗斯的质子运载火箭周六从拜克努尔航天发射中心升空,将三颗Uragan导航卫星发射入轨,这三颗卫星将用来替换俄罗斯GIDNASS全球定位系统。所发射的三颗卫星中,有两颗是标准的Uragan卫星,一颗是Uragan-M卫星,  相似文献   

3.
陈杰 《中国航天》2006,(2):25-26
2005年,全球共进行了55次航天发射活动,发射的有效载荷数量为76个。在55次航天发射中,进行了17次商业发射,将18颗大型商业通信卫星送人地球同步轨道;进行了13次军事发射,有17颗军事卫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4.
从1970年至1999年,中国已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68次航天发射,累计发射了84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国产卫星52颗、国外卫星32颗)和1艘无人状态的试验飞船,发射成功率约85%,现今,中国对空间技术体系的认识已得到深化中国的航天器进行太空技术术已位居世界关列,中国的航天信息应用技术已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5.
美国航宇局6月 30日在卡纳维拉尔角使用洛马公司/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宇宙神2A型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新型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TDRS)。这颗卫星是休斯公司建造的3颗新一代TDRS卫星中的第一颗,代号TDRS-H。新卫星将供美国航宇局、情报部门、商业界和欧洲及日本的航天机构使用,使美国的卫星中继能力有新的提高。该项目的研制工作已进行了5年,由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负责管理。 与6颗由TRW公司制造的老型号TDRS卫星相比, 3颗新卫星(另两颗代号为TDRS-I和TDRS-J)在采购上进行了改革,采取商业采…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09,(3):46-46
朝鲜2月24日宣布其正在准备发射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朝鲜宇宙空间技术委员会发言人当天宣布说,如果此次卫星发射取得成功,国家的航天科技将在建设经济强国方面向前迈进一大步。发射将在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花台郡舞水端里的东海航天发射基地进行,将采用“银河”2型航天运载火箭发射“光明星”2试验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7.
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已进行了数千次航天飞行。虽然,各国航天活动的成功率日益提高,但迄今为止每年仍不免出现发射失败的情况,而航天器发生故障更是屡见不鲜。据外刊报道,美国在每发射二十颗卫星中,就有一颗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已进行了数千次航天飞行。  相似文献   

8.
《航天返回与遥感》2009,30(2):F0002-F0002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目前中国唯一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器技术。1999年,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颗载人航天试验飞船一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介绍和了解中国航天器返回技术和航天器遥感器发展的科技期刊,而《航天返回与遥感》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王亚冬 《航天》2010,(1):9-9
2009年12月15日上午10:31,火箭承载着第一颗青少年科普卫星“希望一号”,承载着无数青少年航天爱好者和无线电爱好者的梦想与夙愿,喷射着火龙呼啸着向天际飞去。火箭的发射不仅震动了大地,也震撼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70多名青少年航天爱好者以及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9,(5):46-47
美国航天基金会3月30日在第25届国家航天研讨会上发表了《2009年航天报告》.称2008年全球航天收入达到2570亿美元。报告称。尽管2008年全球经济出现动荡.但航天工业却经历了非凡的事件和经济增长.诞生了航天领域的多项第一,比如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发现水、美国用导弹成功摧毁一颗失控卫星、中国进行首次太空行走和美国一种私营火箭成功发射等。报告揭示的一条最重要信息是全球航天经济2008年取得了将近2.5%的增长.航天收入比2007年增加了6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士元 《中国航天》1997,(11):38-42
载人航天故事(一)士元引言1997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40年前的10月4日,前苏联用卫星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卫星在太空正常工作了3个月左右。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在过去的4...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10,(5):75-75
据美国航天新闻网2010年8月2日报道,阿斯特留姆公司8月2日宣布,阿斯特留姆公司将为越南政府建造一颗中等分辨率光学对地观测卫星,合同价值为5520万欧元(合7180万美元)。与越南科技学会签署的这份合同,要求阿斯特留姆公司提供一颗2.5m地面分辨率的卫星以及数据接收和卫星控制设施,  相似文献   

13.
阳光 《航天》2009,(7):11-11
阿斯特里姆公司已同哈萨克斯坦航天联合股份公司签订了范围广泛的一项合作协议,将为哈方培训100多名工程师,在哈国建设一座联合卫星总装中心,并向哈方出售两颗由其建造的光学对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1,(1):17-17
本刊讯 我国航天事业进入新世纪后,将迎来更加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仅“十五”期间,预计就将发射30余颗各类卫星和多艘飞船。 “十五”期间我国将要发射的30余颗卫星包括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资源遥感卫星、空间探测卫星等15类。自1970年4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至今,我国共发射了75颗卫星,其中,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48颗,国外卫星27颗。而“十五”期间将发射的卫星,约占前30年发射卫星总数的一半,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光辉前景。 载人航天工程“十五”期间要实现新的突破。自1992年我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09,(6):132-132
据美国航天网2009年9月25日报道,美国德尔它一2火箭当天在美国导弹防御局的一次试验飞行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两颗“太空跟踪与监视系统”试验演示卫星(STSS Demo),此次发射曾因天气原因和技术故障推迟两日。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印度在航天研究方面取得最大成功的项目是印度航天研究组织(以下简称 ISRO)的航天计划,ISRO 已经设计了四颗人造卫星,从1975年开始陆续发射,最近一颗卫星是1981年发射的“艾普尔(APPLE)卫星”。ISRO 使用印度自行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6,(9):45-45
洛马公司7月中旬宣布,其A2100通信卫星的累计在轨正常工作时间最近已达到150年。该系列卫星由洛马商业航天系统公司设计和建造.已发射的29颗星携带了1156台转发器,转发器累计在轨正常工作寿命超过6000年。首颗A2100型卫星AMC-1是1996年9月8日发射的。洛马商业航天系统公司在其45年历史中,已发射88颗静地轨道商业通信卫星,累计已在轨工作714年。今年,该公司又向卫星运营商新交付了3颗A2100卫星,即2月15日由海射火箭发射的“回声星”X、4月12日由海射火箭发射的“日本通信卫星”(JCSAT)9和4月20日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的“阿斯特拉”1KR。  相似文献   

18.
为增强本国独立进行航天活动的能力,西班牙国家技术发展局正着手完成一颗重300千克的小型卫星(Minisat)和一枚小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这颗小型卫星的研制将推动西班牙航天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1996,(9):29-30
中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总览1970年4月24日,中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自此,中国迈入了世界航天国家的行列。到1996年7月止,中国已发射了37颗卫星,其中科学技术实验卫星10颗,返回型遥感卫星1...  相似文献   

20.
欧洲咨询委员会对1991~2002年的世界航天工业的形势和前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航天通信业将会成为主要的空间商业应用产业。 据统计,世界商业性航天通信市场(除苏联外)情况如下:全世界1988年发射了15颗卫星,1989年12颗,1990年12颗,1991年15颗。以后几年将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1992年将发射15颗卫星,1993年19颗,1994年24颗,1995年23颗。这就是说,在未来5年中,一共要发射96颗卫星,其中,美国25颗,欧洲22颗,日本12颗,其它国家18颗,国际组织19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