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光 《航天》2014,(5):16-16
搭乘两名俄罗斯航天员和一名美国航天员的俄联盟TMA10M载人飞船北京时间3月11日上午离开国际空间站,随后在哈萨克斯坦中部安全着陆。目前国际空间站上还驻有俄、美、日各一名航天员。他们组成了新的第39宇航组,由日本航天员若田光一领导。若田由此成为国际空间站首位日本指令长。  相似文献   

2.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0,(12):12-13
航天员乘改型飞船上天 10月8日,俄罗斯联盟FG型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联盟TMA01M载人飞船。飞船于两天后同国际空间站对接。船上乘有一名美国航天员和两名俄罗斯航天员。  相似文献   

3.
《航天》2011,(2):F0002-F0002
莫斯科时间2010年12月15日22时09分(北京时间16日凌晨3时9分),国际空间站第26宇航组3名航天员乘俄罗斯联盟TMA20载人飞船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4.
《航天员》2012,(3):46-47
莫斯科时间2012年5月17日8点39分,3名航天员乘坐“联盟”TMA-04M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自动对接,与空间站上的3名航天员正式组成第31长期考察组,值守国际空间站。这是2012年人类的首次太空之旅,3名航天员即将在空间站度过126个不平凡的昼夜。  相似文献   

5.
《航天》2014,(11):F0002-F0002
9月26日,俄“联盟”TMA-14M载人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女航天员叶连娜‘谢洛娃进入空间站,成为驻站的第一位俄罗斯女性。这也是17年来首次有俄罗斯女航天员进入太空。上一次是在1997年,航天员叶连娜·孔达科娃飞赴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  相似文献   

6.
《航天员》2010,(1):55-55
2009年12月1日,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言人伦金称,国际空间站3名航天员当天上午乘俄“联盟TMA-15”载人飞船按计划安全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7.
李时来 《航天员》2011,(5):63-65
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搭建的一个暂住堡垒。航天员们乘坐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飞赴空间站,其间,他们会根据需要携带各种工具、用品或生物——包括空间站本身的补给、实验用品和生活用品等到空间站,  相似文献   

8.
阳光正好 《航天》2009,(12):40-41
2009年9月30日,加拿大亿万富翁盖·拉利伯特和另外2名航天员乘坐俄罗斯“联盟TMA-16”载人飞船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并于10月11日脱离国际空间站,成功返回地球。拉利伯特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七位太空游客。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6):690-690
据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京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上的消息,2020年前后,我国将建成和运营载人空间站,作为空间科学和新技术研究试验的重要基地。载人空间站工程包括航天员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空间站系统、运载火箭系统、载人飞船系统、  相似文献   

10.
载人航天初期,先驱们在短期飞行时从起飞到降落始终都穿着航天服。而在长期飞行阶段,乘坐“联盟”号飞船的航天员们只有执行动态(发射、降落、对接)作业时才穿当时的“隼”航天服。俄罗斯航天员从空间站出舱进行舱外活动时使用“奥兰”航天服。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们多数时间都是穿着地面上的衣服(航天服里面是普通内衣)。  相似文献   

11.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现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使中国航天向着载人空间站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参与者,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北京11所研制的泵阀系列产品在神舟飞船热控和环控生保系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载人飞船提供了良好的温度环境,为中国航天员营造了一个温暖如春的天上居住环境。为航天员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最关键的就是航天员的安危和整个飞行过程的成败,这要靠热控分系统和环控生保系统来提供。  相似文献   

12.
钱航 《航天员》2012,(1):46-47
2011年12月21日,第30长期考察组的3名航天员乘坐俄罗斯“联盟TMA-03M”飞船飞赴国际空间站。2011年的最后一飞结束了本年度世界载人航天任务,也开启了2012年世界航天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工程》2012,21(1):63-63
据新华社2011年12月23日报道,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在当日称,联盟TMA-03M载人飞船于莫斯科时间当天夜晚同“国际空间站”的曙光号对接舱以自动方式顺利对接。飞船上搭载了3名航天员,分别是俄罗斯人奥列格·科诺年科、美国人唐纳德·佩蒂特和荷兰人安德烈·凯珀斯。  相似文献   

14.
钱航 《航天员》2012,(5):46-47
莫斯科时间2012年7月15日6时40分(北京时间15日10时40分),第32/33长期考察组3名航天员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乘坐“联盟”TMA-05M载人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5.
士元 《航天员》2014,(1):14-17
美国完成多项任务 2013年,美国载人航天活动的特点有三个,一是多次进行“机器人燃料加注任务”试验;二是第2种商用货运飞船投入使用,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货物运输;三是航天员多次出舱维修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6.
雨萱 《航天员》2014,(1):45-46
一登太空身负重任 莫斯科时间9月26日凌晨零点58分50秒,俄罗斯航天员奥列格·科托夫、谢尔盖·梁赞斯基以及NASA航天员迈克尔·霍普金斯,乘坐“联盟”TMA-10M载人飞船从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7.
左永亮 《航天员》2012,(1):19-21
2011年7月,美国将其依赖了30年之久的航天飞机送进了博物馆。在今后数年内,美国将只能租用俄罗斯的“联盟”飞船将航天员送往国际空间站。对于NASA来说,摆脱这种境地的一天已经变得可以预见,因为航天飞机的接任者——“猎户座”多用途载人飞船已经在“破茧”当中。  相似文献   

18.
针对空间站任务载人飞船高安全性指标要求、实时性和长期性任务特点,文章提出了载人飞船系统级安全性保证方法,通过识别出影响航天员安全的所有危险源并采取针对性的设计措施,尽量消除影响航天员安全的系统级单点故障模式,降低危险风险至可接受水平,达到提高载人飞船全任务阶段安全性水平的目的。该方法经过了神舟飞船系统级安全性分析、安全性设计,以及地面和飞行任务验证,可对后续载人航天器系统级安全性保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2,(7):22-25
俄发射联盟TMA04M载人飞船 5月15日,俄罗斯联盟FG型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联盟TMA04M载人飞船。飞船两天后同国际空间站对接。船上乘有两名俄罗斯航天员和一名美国航天员。他们加入第31宇航组,使站上机组人数恢复到6人的满额水平。这次发射原定3月底进行,但因测试发现原先的飞船气密性不足而推迟了6周多。  相似文献   

20.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航天站航天站是一种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居住的载人航天器,又称空间站或轨道站。在航天站运行期间,航天员的替换和物资设备的补充可以由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运送,物资设备也可由无人航天器运送。1971年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航天站─—礼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