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航天育种工程的概念和特性,具体介绍了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的情况以及“基地”进行航天育种的实践活动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12,21(4):128-128
据中国航天网2012年6月28日消息,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工程育种研究日益成熟,一大批产量高、质量优的新品种脱颖而出。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已利用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先后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多种农作物上培育出进入省级以上区域试验的优异新品系200多个,其中有近百个农作物新品种或新组合分别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俞盈帆 《航天》2010,(10):20-21
2010年9月16~17日,首届中国航天工程育种论坛在北京召开。航天育种是一个读者并不陌生的话题,各种媒体对此做过很多报道。在人们的普遍印象里,经过太空飞行的种子,往往能结出更大、更肥硕的果实。可是,航天工程育种只有这么简单吗?普通的种子上天飞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相似文献   

4.
《航天》2011,(11):4-4
9月7日~8日,由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5.
刘洁 《中国航天》2009,(10):15-15
我国实践8号育种卫星航天育种工程项目经过几年的组织实施.已经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项目组已经按照作物种类分区域建立了不同作物航天诱变育种基础群体.在部分作物上初步筛选出200余份可遗传的突变材料,其中包括利用传统的地面诱变育种技术不易获得的特异突变材料。  相似文献   

6.
俞盈帆 《航天》2010,(10):22-25
自从我国掌握航天返回技术以来,就开展了航天育种工作。把农作物种子带上天,经航天飞行后送回地面,能使种子发生奇异的变化。那么,航天育种的机理是什么?安全性如何?它是如何服务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为此,记者采访了设在甘肃省天水市的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文生。  相似文献   

7.
航天工程育种是借助空间飞行器和地面模拟空间装置,利用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复杂电磁环境等多种因素对生物材料的诱变作用,使材料发生变异,科研人员再从中筛选出需要的变异材料,进行多代选育,最终获得优良新品种。航天工程育种是一种物理诱变的育种手段,没有导入外来基因,与转基因有本质区别,属于食用安全的产品。神舟天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天辰实业公司")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全资公司。作为从事  相似文献   

8.
薛滔 《航天》2012,(9):61-61
6月30日上午,河北省首个航天育种产业化示范基地一中国(唐山)航天育种产业化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河北省遵化市隆重举行,该项目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唐山尚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原副部长胡世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原副司令员张瑞、原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主任孙永成及唐山市、遵化市的相关市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占地8000余亩的航天育种基地分为太空种苗繁育基地、太空农业休闲观光、太空农业生产示范和航天农产品加工配送四大区域。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太空蔬菜生产、航天育种研究、太空农业观光、航天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大型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区。该基地通过引进、示范和推广太空农业生产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唐山市乃至河北省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对改变农民观念、普及农技知识、带动农民种植太空农产品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这里已经成功种植20个航天品种,包括航天小金瓜、航天优质瓠子、太空紫茄、太空架豆、宇椒一号、太空特大南瓜等。  相似文献   

9.
索阿娣 《航天》2010,(5):58-61
一提起甘肃,人们眼前往往会浮现出干燥少雨的黄土高原印象。但实际上,这种印象并不全面。甘肃的第二大城市天水,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因气候宜人和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甘肃天水航天育种基地)就坐落在此。这个成立于2001年的航天育种基地,  相似文献   

10.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10,(5):6-11
中国CHINA201 0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召开9月1 6日,以"开发空间资源,创新农业技术"为主题的"2010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联合主办。本届论坛的宗旨是"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契机;以服务农民,造福农村,发展农业为主线;以航天搭载技术为手段,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搭建技术交流与成果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1,20(5):104+134-135
航天育 种促进农业 据中国航天网2011年8月3日报道,甘肃省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公司,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培育出的1m长的豇豆、1.5kg重的茄子等硕大果实令人称奇。2007年,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正式开始了航天育种产业化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01,(2):8-9
据《解放日报》报道,我国准备发射第一颗专门用于空间农作物育种的返回式“种子卫星”。目前发射所需的各种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国家农业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及中科院正在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旦时机成熟,即可操作实施。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农作物种子,开展空间育种技术研究和探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全新尝试,也为培育更多农作物优质良种,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开辟了诱人的前景。在此之前,我国已成功地完成了十多次农作物种子卫星搭载育种试验,并培育出了“太空水稻”、“太空小麦”、“太空青椒”、“太空番茄”等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1996,(11):9-10
令人瞩目的航天效益工程本刊讯当看到长征火箭直刺苍穹,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的时候,人们都会由衷地感到兴奋和激动。然而,航天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却鲜为人知。在9月2日开幕的中国航天科技应用展上,展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工程它就是我国现...  相似文献   

14.
《航天》2012,(1):10-11
2011年11月22日,“航天科技连着你和我——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在这项活动中,航天领域院士专家走进各地大中小学校进行百余场科普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15.
2007年6月12-15日、19-21日,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可靠性工程”和“军工产品紧固件选用与管理”培训班。中心邀请了多位来自航天可靠性专业和紧固件专业的知名专家授课。来自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电子等军工企业四十多家企事业单位的一百多位人员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6.
葛榜军 《卫星应用》2007,15(1):17-22
对2006年中国卫星应用领域相关的国家政策、应用卫星的发展以及在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航天育种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2014,(1):53-53
2013年12月上旬,“航天员进校园”活动走进广东省广州、佛山、东莞等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航天英雄杨利伟,《航天员》杂志编委会副主任、著名航天科普专家孙锦云教授以及神十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走进当地中小学及高校,与学子们畅谈飞天梦想,开展了别开生面的“零距离”互动交流。  相似文献   

18.
周武  薛滔 《航天》2012,(9):60-60
这个暑假,对于浙江嘉兴阳光小学12名少年宇航技师来说,必定是终生难忘的。他们在吴建祥校长的率领下,来到北京,度过了难忘的5天夏令营生活。在中国宇航学会精心安排下,他们来到了位于北京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亲身体验了载人航天模拟发射系统,在中华航天博物馆聆听了科普专家的讲解。更让他们惊喜的是中国宇航学会不仅精心安排了航天体验活动,还组织了航天专家见面会。7月13日,在北京阜成路八号的航天大院举办的见面会上,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代表马兴瑞理事长向来访的阳光小学师生表示热烈欢迎,称赞阳光小学在“少年宇航技师”、“太空美术创作”和“航天育种”等航天科普活动中取得的佳绩,勉励在座的小朋友追随梦想、努力学习,长大成为航天大师,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相似文献   

19.
《质量与可靠性》2004,(1):F002-F002
首次载人航天器飞行,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关键一战;是对11年来研制试验的最终检验;是中国科技专家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伟大壮举;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飞天梦想的光荣时刻!“千年等一回”,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在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期待着这一刻的成功!“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工程按照“安全  相似文献   

20.
阳光 《航天》2011,(11):26-27
赞许 美国航天政策专家、美哥伦比亚事故调查委员会成员约翰。劳格斯顿指出,天富一号是中国发展载人航天能力中的“适应、稳健的一步”,它极富象征意义,是中国与其它国家共商全球航天问题的关键性举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