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孝文 《航天》2012,(5):36-37
黑洞是宇宙最黑的东西。由于它们具有巨大的空间屈曲引力,落入黑洞的任何东西都会立刻被撕碎,消失。然而,即使科学家也从未见过黑洞空间是个什么样子,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从中逃逸出来,即使光也不例外。然而,真的是“没有任何东西”057其实,说“几乎没有”,应该更准确一些。要说明这一点,首先要了解两个名词,一个叫“势垒”,一个叫“量子隧道效应”。  相似文献   

2.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33(3):64-64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网站报道,NASA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STAR)于2012年6月13日从太平洋中部海域发射入轨,该卫星将研究黑洞等宇宙秘密。  相似文献   

3.
科明 《中国航天》1998,(11):31-34
美国航宇局将在明年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把又一颗大型天文观测卫星送入轨道。这颗造价高达14亿美元的空间天文台称为高级X射线天体物理学设施(AXAF)。它可望帮助天文学家更精确地描绘出黑洞、相撞的星系和超新星遗迹等一些最强烈的宇宙X射线源的图像,以便更多...  相似文献   

4.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1,(5):60-61
天鹅座中距离我们6000光年的NGC6914,是宇宙中最绚烂的星云之一。因为它位于银河系的银盘上,从地球看过去,这里繁星密布,各种奇异天体竞相争辉。NGC6914中,红色的云气是由氢气组成的发射云团,大量年轻炙热恒星(天鹅座082星)的高能辐射电离了氢原子,而随着离开恒星的距离变远,温度下降,被电离的氢又会结合而变成中性氢,  相似文献   

5.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7月23日终于升空,把已多次推迟发射的钱德拉 X 射线观测台送到了太空。这一空间天文望远镜从此将开始进行为期5年以上的太空运行,帮助天文学家搜寻宇宙中的黑洞和暗物质,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航天飞机的本次发射还因为首次由一位女性担当指令长  相似文献   

6.
我国空间望远镜展望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马品仲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宇宙,更精细地观测天体和研究银河系及河外星系的详细情况,探索宇宙起源、年龄和黑洞秘密;确定类星体、彗星和遥远星系的化学成分、温度、运动和物理特性;建立恒星光度标准,研究其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7.
经过9年的太空飞行,美国“四大天王”之一的康普顿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子6月4日在地面控制下“跳海”。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地球卫星,康普顿在伽马射线观测领域可以说是劳苦功高;让其离轨再入,是美国航宇局根据卫星的状况并出于安全上的考虑而做出的抉择。使命重大 伽马射线这种高能电磁辐射通常来自宇宙中的双星、脉冲星和黑洞等高密度天体。由于其辐射强度远大于这类星体的可见光,而地表臭氧层对该射线的屏蔽作用阻碍了科学家们通过它来探索宇宙的努力,因此在空间进行伽马射线探测对于揭开黑洞之谜、了解恒星的形成及演化具…  相似文献   

8.
黎成龙 《航天》2010,(9):46-49
黑洞和宇宙的消亡 我们知道,许多已知的主序恒星,它们的质量远大于10M,而达100M(理论上不大于90M)。那么,10M以上的主序恒星,它们的归宿如何呢?  相似文献   

9.
哈勃发现黑洞存在的证据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回的信息表明,在一个遥远的星系的中心确定存在“黑洞”。NASA负责天体物理学的一位官员称:“相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其他发现而言,这一发现是迄今为止最有意义的”。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黑洞”是已自我毁灭的星体的...  相似文献   

10.
云英 《航天》2014,(5):44-45
在宇宙研究中,最令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感兴趣的是暗物质与暗能量,它们是21世纪初科学的最大谜团,故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这两个代表宇宙中95%以上物质含量的东西,像幽灵一样存在于宇宙之中。人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却看不见、摸不着它,这更激发了科学家们对它的兴趣,企图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1.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3):89-89
NASA称,近期天文学家通过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斯必泽望远镜和地面光学望远镜成功观测到了上千个大质量黑洞,并根据相关数据绘制出了新的黑洞全景图。全景图中所有的黑洞均位于其所在星系的中心,每一个黑洞的质量都是太阳的几亿倍到几十亿倍。尽管黑洞是不可见的,但当黑洞吞噬周围物质,这些物质以高速落人黑洞时,可以产生大量能被探测器捕捉到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这样的系统也被科学家称之为活动星系核。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2012年9月3日消息,俄罗斯正在规划未来4年内发射2个太空实验室。其中一个太空实验室波普-RG(Spektr-RG),用于观察X射线和研究宇宙超大质量黑洞构造,将在2013年发射,质量2 385kg,可携带有效载荷1 100kg,在轨寿命预计7.5年。  相似文献   

13.
众眼看宇宙     
马静 《航天》2014,(5):62-63
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天体。这幅图片是一位艺术家所作,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快速旋转的黑洞,它周围的吸积盘以及中心产生的喷流。从物理常识中,我们知道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过快,便会由于离心运动而四分五裂,但是黑洞却不会。  相似文献   

14.
美国NASA的X射线天体物理设备(AXAF)计划于九十年代中期送入轨道。从其在空间所处的位置能够观测到发生在遥远的银河系中的爆炸现象。 人们期望AXAF能解开一些奇怪的现象,例如类星体、中子星以及黑洞。科学家们希望能从这些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有关统治我们这个宇宙的物理变化过程。 AXAF将成为美国航空和航天局的大天文台计划中的第三颗卫星。 这些航天器中的第一个是洛克希德公司制造的Hubble空间望远镜(HST),它被选定  相似文献   

15.
龚钴尔 《航天员》2009,(1):70-73
宇宙之大,无奇不有;变数之快,很难捉摸。我们生活在一个谜云重重又似乎危机四伏的宇宙空间里。 过去,生命无征兆的绝迹过、也崛起过。对此,人类充满强烈好奇又难以完全解谜。 那么,宇宙中最可怕的杀手是谁呢?  相似文献   

16.
核火箭原理、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在不懈地对浩瀚的宇宙进行着探索,而强劲的推力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关键。化学火箭在人类宇宙探索活动中书写了一页又一页的华丽篇章,现今在人类新的探索使命下,出现了激光、太阳能、微波、核热能等新的推进技术。在这些技术中,核火箭推进无疑是人类继续探索太空最有希望的技术之一。对核火箭的原理、发展状况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徐菁 《航天》2009,(4):40-43
为了给国际天文年增添喜气,欧洲空间局不久将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欧洲空间局的“普朗克”和“赫歇尔”两颗天文卫星。其中,“普朗克”卫星将在最高分辨率上观测远红外光谱,考察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瞬间充满宇宙的辐射残余——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回答人类最关心的问题:宇宙是如何起源和演变的。  相似文献   

18.
发射消息     
德尔它2火箭6月11日在卡角发射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伽马射线大区域空间望远镜”(GLAST)。卫星入565公里轨道。GLAST重4303公斤,配备有对来自宇宙深处的伽马射线进行监测的设备,有望加深对黑洞形成等重大事件的认识,将至少能工作5年,目标是10年。它由NASA与能源部合作研制,得到了法、德、意、日、瑞典和美国一些学术机构的大力参与。  相似文献   

19.
天浪 《航天员》2009,(5):64-65
通过观测类星体周围天体和气体的运动,能够推断出类星体是在非常小的区域集中了极其巨大质量的一种天体,这和黑洞非常相似。所以科学家一致认为,类星体与黑洞有关。概而言之,类星体是一个巨大的活动星系核,内部存在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  相似文献   

20.
《卫星应用》2007,15(2):1-8
空间科学开展从宇宙的过去到现在以至未来的研究,进行从宏观的天体到极端条件下原子与分子基本规律的探索,并从根本上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空间科学是世界各国争相研究的热点学科,也是各国展示科技实力的舞台,更是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