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深空探测背景下,采用传统遥感方式进行探测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美国为例介绍了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深空探测任务对于传统遥感器的新需求,提出在深空探测信息智能化获取模式、深空探测遥感器参数智能化调整和在轨数据智能化处理3个方面开展深空目标智能遥感研究,以解决传统遥感器在深空探测中面临的局限。重点阐述了实现深空探测智能遥感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中国深空探测智能遥感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深空通信DTN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容延迟网络(DTN)体系结构依靠一种新的严格的框架,能够集成深空环境异构网络技 术,为解决深空通信面临的许多重要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分析了未来深空通信网络面 临的难题;阐述了深空通信网络协议的研究现状;深入剖析了DTN体系结构,并从研究和项 目两个层面详细介绍了深空通信DTN研究进展;讨论了深空通信中应用DTN的一些关键技术问 题,并分析了DTN在我国未来深空测控通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器间通信技术能够确保遥控指令可靠到达探测器,并将探测器的科学探测数据回传给地面,在深空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美国和中国的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工程中器间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和工程应用情况,分析总结了深空探测器间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并针对未来深空探测器间通信需求,提出了需要迫切解决的关键技术,为我国后续深空探测工程的实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深空探测天线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我国新世纪深空探测任务的需求,文章结合国内外部分典型深空探测项目,介绍了有关探测器上天线系统的设计思路,从而了解深空探测天线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根据目前星载天线技术发展和深空探测领域测控通信系统的需求,归纳和总结了未来深空探测领域中探测器上天线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深空探测天线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NASA技术标准化体系中深空探测标准化情况 ,同时对NASA深空探测技术标准中有关数据与通讯标准框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并参照NASA技术标准体系对我国深空探测标准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6.
深空探测的进展与我国深空探测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深空探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对深空探测的五个重点领域-月球探测、火星探测、水星和金星探测,巨行星及其卫星探测,小行星及彗星探测的进展和探测成果分别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深空探测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对月球和火星的探测。根据国际上深空探测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目前深空探测的目的是进一步深入认识太阳系各类天体,探讨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深空探测的重点是月球与火星,而对巨行星的卫星,小行星与彗星侧重探测水体与生命活动信息,探讨太阳系生命的起源与变化,我国深空探测近期应以月球探测为主导,取得突破性进展,筹备火星探测的预研究,选准科学目标,水星与金星、巨行星的卫星和小行星和彗星的探测,不是深空探测的主潮流,可适当参加国际合作,以期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工程》2011,(1):108-108
据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网站2010年12月23日报道,NASA已经向通用动力卫星通信技术公司授出了采购下一代深空网络天线的合同,内容包括运行两副位于澳大利亚堪培拉的34m天线。这是替换深空网络陈旧的70m天线第一阶段工作中的一个步骤。  相似文献   

8.
深空通信是深空探测任务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以激光为载波的通信系统具有通信速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和功耗低等特点,已成为深空通信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总结了深空光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深空光通信系统的组成以及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就未来技术发展、组网规划、标准化和生态演进、演示验证等方面,给出了我国深空光通信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武 《航天》2010,(8):6-7
“深空探测是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必经之路,国家应该尽快制订深空探测的路线图,加强相关技术的预研工作。”在7月6日举行的由中国宇航学会承办的第七次中国科协论坛上,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在谈到中国深空探测的未来发展时,着重强调了加速深空探测领域顶层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深空通信中的Turbo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深空通信的发展现状和 Turbo码的基本原理。着重研究深空通信中 Turbo码技术的算法和应用 ;并通过仿真对 Turbo码和其它传统码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深空通信的特点 ,就 Turbo码具体实现的技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我国建立深空环境标准体系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国外深空环境标准内容,通过分析和借鉴国际已有的标准体系,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深空探测环境标准体系的建议,并设计了深空环境标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我国开展深空探测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深空探测术语标准化的概况,探讨了深空探测术语标准化的工作内容和术语标准编制的要求、原则、工作程序、标准正文内容以及几个深空探测基础术语的定义,并对我国开展深空探测术语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深空信道的极低的信噪比,具有高增益的信道编码技术是深空遥测系统必不可少的环节。总结了深空通信领域中曾经使用的或可能使用的各种典型的信道编码包括卷积码、级联码、TURBO码和LDPC码方式,并对各种编译码方式的特点进行比较,给出其性能仿真。最后,对深空通信信道编码技术(包括TURBO接收机、LDPC码的应用以及编码调制技术)未来发展作展望。  相似文献   

14.
<正>2.2天文导航作为主要导航手段(1)深空一号的自主天文导航1998年10月24日发射的深空一号是NASA新千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任务。在发射之后的9个月内,深空一号就成功地测试了全部12项的新技术,还进行了小行星布莱叶的近点飞行。在  相似文献   

15.
在火星上探测水的存在与否,以及在彗星和小行星等小天体中寻找太阳系最早的起源信息是目前国际上深空探测的两个热点。该文分析了我国开展火星水探测和小天体探测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适合同时探测火星及彗星/小行星的多目标多任务深空探测器的初步设想,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我国的国力和科学探测需要,结合我国未来20年内的主要深空探测发展方向,实施多目标多任务的深空探测任务不仅可以节省发射费用,而且实施结合新技术验证的多目标深空探测活动,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由于深空1号上的星跟踪器导航系统再次发生故障,使得该飞行器在1998年11月17日不得不再次进入关机状态。星跟踪器通过确定其它恒星的位置,以帮助控制飞行器的方向。星跟踪器不属于深空1号将要进行试验的12项先进技术。深空1号是NASA新千年计划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17.
张伟 《上海航天》2012,29(6):1-6
提出了深空探测器的总体设计要点,分析了总体设计约束,以及深空探测任务对探测器需求特点。基于技术的继承性和衔接性,提出了未来我国火星、小行星、金星以及木星等深空探测器的总体方案构想,讨论了任务目标、总体指标、构型和飞行过程等。研究对我国未来深空探测任务的方案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深空探测器推进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红军  洪鑫 《上海航天》2003,20(2):38-43
以技术较成效的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推进系统为重点,介绍了国外深空探测活动的情况。简述了深空探测对推进系统的需求、我国航天器液体推进技术的现状。认为我国的推进技术经一些适应性发展,即可满足深空探测的需求,并且设想了我国近期较为可行的深空探测器推进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9.
银河系宇宙射线是深空辐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时间的深空探测中,银河系宇宙射线对宇航员的积累损伤不可忽视。对深空环境下银河系宇宙射线进行了研究,并重点讨论了银河系宇宙射线中Fe离子的剂量场性质。以CREME模型为基础计算得到Fe离子注量谱,对深空环境中的Fe离子的剂量学性质进行细致研究,分析研究了Fe离子的原初粒子造成的剂量场,及经过屏蔽后其碎片及次级中子对内部辐射场造成的影响及对剂量的贡献,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的结果对载人航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深空探测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及思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张乃通  李晖  张钦宇 《宇航学报》2007,28(4):786-793
阐述了深空探测通信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就深空探测通信中的主要问题和特点开展论述,分析了深空探测通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利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编队的方法构建我国自主的天基连续测控和通信系统的构想,并以月球为中继、利用地月系统内的拉格朗日点开展深空探测。建议当前开展深空探测通信中星际互联网络体系结构、高效信道编码技术和空间协议研究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