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同步卫星的传统入轨方法,都是先用运载火箭把卫星送入同步转移轨道,然后在转移轨道远地点上点燃远地点发动机,以消除轨道倾角,并把卫星推进到同步轨道。运载火箭产生的入轨误差,则通过适当地选择远地点发动机的点火姿态,以及借助星上喷气系统的推进作  相似文献   

2.
欧洲实验通信卫星 ECS-2和马雷克斯-B2卫星分别于1984年8月4日和11月9日用阿里安3火箭(首次飞行和第二次飞行)发射入轨,并全部进入了精确的转移轨道。在转移轨道上,马格-2远地点发动机又将这两颗卫星极精确地送入了对地静止轨道。现在,这两颗卫星已验收合格并分别交付给欧洲通信卫星公司和国际海事通信卫星组织使用。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世界上能用自制火箭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只有美国、苏联、西欧和日本四家。其首次发射和首次成功的情况如下: 美国第一次发射卫星基本入轨,通信试验失败 1963年2月14日,美国用德尔它火箭发射了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辛康Ⅰ号。卫星进入了同步转移轨道,但远地点发动机点火后  相似文献   

4.
赵露华  费保俊  肖昱  姚国政 《航天控制》2012,30(3):29-33,44
讨论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应用于"夸父A"卫星的可行性。在"夸父A"卫星上搭载X射线探测器接收3颗脉冲星的脉冲信号,通过测量信号到达卫星和太阳系质心的时间偏差和频率漂移6个观测量,可以确定卫星的3维位置和3维速度。根据卫星状态与目标轨道的偏差采用小推力方法可以对卫星进行轨道控制。本文对此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给出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X射线脉冲星导航,在现有的技术下就可以将"夸父A"卫星控制在日地系第一平动点halo轨道的附近。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09,(6):96-96
2009年10月1日,欧洲阿里安-5火箭携带两颗通信卫星ComSatBw—1和Amazonas-2(N马逊-2),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目标轨道为近地点250km,远地点35786km,轨道倾角3°。发射后,卫星陆续进入转移轨道。最终两颗卫星进入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6.
以低加速度从航天飞机的低地球轨道转移到对地静止轨道,需要有限多次点火。在这种情况下,轨道转移入轨误差的研究变得较为复杂。一般说来,协方差解析法不适用了,必须采用半解析法或数字法。本文经过论证指出,可以在近地点点火段采用半解析法,在远地点点火段采用解析法,从而可以节省大量计算时间。本文给出了近地点点火、远地点点火和轨道滑行段的传递矩阵,也给出了轨道元素协方差转换矩阵。文中还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程序的流程图和检验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6,(9):21-21
本刊讯北京时间9月13日0时2分,我国自行研制的中星22号A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火箭升空25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已顺利进入近地点207公里,远地点42000公里的预定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取得圆满  相似文献   

8.
针对上面级直接入轨卫星转移轨道阶段用电需求如何解决的问题,文章根据上面级供电接口通用设计原则,从电源拓扑、箭内星用电池、供电安全等3个方面提出"一箭双星"上面级直接入轨卫星星箭电接口具体设计方法,并对其发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应用结果表明,该设计可以满足卫星与上面级分离前5h以上的用电需求,可以为各类型的上面级直接入轨卫星星箭供电接口设计提供参考,解决转移轨道段用电难题,提高卫星用电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迟惑 《航天》2012,(7):40-42
传统上,通信卫星在进入轨道的日寸候,它的体重里有很大一部分是远地点发动机和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的燃料。例如著名的美国波音公司702-HP平台,在它基础上制造出来的加拿大AnikF-1卫星,发射重量大约是4710千克左右,而进入静止轨道开始工作时只剩下了3015千克,为从转移轨道进入静止轨道而消耗掉的燃料达1695千克。世界上所有通信卫星运营商都要为这部分燃料的发射支付高额费用。远地点发动机要靠这些燃料把卫星从同步转移轨道推人静止轨道,姿轨控分系统要靠这些燃料实现卫星工作期间的南北和东西方向位置保持,而燃料所需要的储罐、  相似文献   

10.
一、概况 M-3S-1火箭是M-3S系列的第一枚火箭。1980年2月17日,东京大学宇宙航空研究所在鹿儿岛县肝属郡内之浦街的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成功地发射了M-3S-1火箭,并将代号为“MS-T4”的工程试验卫星运载入轨。火箭发射后,飞行正常。9分31秒钟后,MS-T4卫星被送入了近地点519.6公里、远地点608公里的地球轨道,轨道倾角为38.7°,运行周期为1小时36分。MS-T4卫星被东京大学宇宙航空研究所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