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空机器人     
谢志航 《中国航天》1993,(11):11-12
布莱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曾经哀叹:“在宇宙中,人就如同自然界中的芦苇杆一样脆弱”。人上升到距地面仅16公里的高度,就会由于缺氧而死;上升到距地面20公里的高度,人的体液就会透过组织膜而渗出;在木星表面,人会被自己的体重压垮;在海王星寒冷的表面上会被冻死;太靠近太阳,又会被太阳发出  相似文献   

2.
3.
日本在积极研究空间机器人,以使未来的空间开发活动更加可靠和有效。在空间和月球上,或在其它行星上所进行的活动同地球上相比,在重力、温度和辐射条件等方面十分不同。在这些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使用空间机器人可以在无人飞行中准确地完成其预定的任务,或者在载人飞行中代替宇航员完成部分艰苦的工作。日本宇宙开发署正在开发两种不同的机器人。一种是“日本实验舱遥控手(JEMRMS)”,它将由空间站中日本实验舱的宇航员操纵。另外一种是固连在工程试验卫星7号上的机器人臂,它可由地面上遥控。考虑到未来空间活动所要求的各种机器人功能,日本宇宙开发署正在研究下一代空间机器人所使用的元件和系统技术。这些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 (1)在轨修理机器人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介绍了1987年美国、加拿大、欧空局、联邦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空间机器人的实际应用、研究和发展情况,分别讲述了空间机器人的种类、用途及各种机器人的概念,并对空间机器人的研制实验步骤作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7.
8.
石英 《中国航天》1994,(12):26-29
未来空间机器人展望去年德国进行的ROTEX机器人飞行实验标志着空间机器人新时代的开始。这次飞行也是2000年前将要进行的10多次新型机器人飞行中的首次。新一代机器人的研制增加了对空间站的总装和维护的内容,与早期的机器人系统,如海盗号、勘测者、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9.
10.
灵恩 《中国航天》1996,(2):22-23
航天机器人应用前景广阔预计在1997年仲夏(初定为7月4日),一个重16公斤带轮子的机器人将开始在火星平原上摸索着前进,同时把由这个红色星球表面很久前自由流淌着的水冲下来的岩石和泥土的图像发回地球。美国航宇局的火星探路者飞行器及其所带的微型漫游车(机...  相似文献   

11.
日本由于劳动力匮乏,资源贫乏,以出口贸易为主命线.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必须提高工业自动化程度,所以他们十分重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这个号称“机器人王国”的国家,机器人拥有量超过美国和西欧的总和.每万名产业工人中拥有机器人的台数,  相似文献   

12.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为了获得空间机器人技术和交会对接技术,开发了工程试验卫星-Ⅶ(EST-Ⅶ)。在1997年,用H-Ⅱ火箭将ETS-Ⅶ发射到550公里的地球轨道,ETS-Ⅶ有一个长约2米的6自由度手臂,用来进行空间远程机器人实验。设计远程机器人实验系统的目的是用来减轻航天员的工作负担,并使那些非机器人专业的用户使用起来更加容易,这套实验系统由星上机器人系统和地面控制系统组成。这篇文章具  相似文献   

13.
舱外自由移动机器人是一个具有对称结构和行走能力的5自由度机器人,对于这种没有固定基座以及欠自由度的机器人,如何建立运动学关系,以便在机器人控制中简便,有效地求解关节角和关节角速度,是该系统研制中的一个关键,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一种基于光流计算的机器人视觉与行为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冰  洪炳熔  曙光 《宇航学报》2003,24(5):463-467
主动环境探测与准确的行为控制近来已成为机器人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它直接关系到机器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能否根据周围环境做出及时、准确的动作规划。该研究背景是月球探测机器人的智能导航,阐述了如何建立机器人视觉与电机行为关系的视觉与行为模型。在此模型中,机器人根据运动所引起的地面图像光流场变化来计算当前机器人运动状态。在实验室环境中,该方法具有运行速度快,工作稳定等特点。这种视觉与行为模型可以用于今后的自主机器人主动目标跟踪和动态避障等实际导航项目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空间机器人的遥操作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李成  梁斌 《宇航学报》2001,22(1):95-98
本文分析了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的特点,时延对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的影响,总结了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的指令模式和控制模式,展望了空间机器人遥操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机器人焊接系统的通用结构,通过对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的变位机与工作平台进行研究,设计了具有同步运动控制方式的9自由度机器人系统平台。针对目前机器人示教编程方法中存在精度不稳定、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机器人焊接平台的设计方案与编程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空间3R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文福  李立涛  梁斌  李成  强文义 《宇航学报》2007,28(5):1389-1394
由于存在动力学耦合,空间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分析比地面机器人复杂得多,以往的研究仅针对平面运动的情况,本文探讨了三维工作空间的分析方法。首先根据基座的不同控制策略,推导了基座位姿固定、自由飞行及自由漂浮三种模式的运动学方程,然后分析相应的工作空间。基座位姿固定时,采用几何分析法;基座自由飞行时,借助虚拟机械臂分析其受限工作空间;而对于自由漂浮模式,结合角动量守恒方程,提出了计算路径相关工作空间和路径无关工作空间的数值算法。文中以3R机器人为例进行实际计算,比较了各种工作空间的特点。最后讨论了动力学奇异回避方法,并提出减小其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空间机器人的特点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必要性.总结了相关的关键技术,包括信息的表示和融合方法,传感器的布置,启用传感器的策略和执行融合过程主计算机体系结构.最后给出了一个智能装配机器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实例.  相似文献   

20.
为了降低劳动强度,研制了CZ-1装配机器人.介绍了装配机器人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指标,给出了计算机控制的基本框图和伺服驱动的基本参数.CZ-1装配机器人的性能实测结果为:重复精度达0.017mm,最大速度2.5m/s以上.它适合于较精密的装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