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JDZ-3型电涡流激振是研究外覆纤维合材料薄壁金属圆管振动特性的激振源,本文阐述了电涡流激振的工作原理,性能特征及其在研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试验,如涡流感应头结构型,恒磁路系统,激振器与试件之间的间隙,交流激磁强度和感应头激磁线圈的设计等。还介绍了激振器与功效的阻抗匹配,最后,用该设备对六种不同圆管进行激振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电涡流激振器的原理出发,运用电磁学基本定理导出了矩形金属薄板在给定交变磁场中感应的涡流方程,并用电子计算机解出电涡流场的数据,可计算等效激振力和作用点位置。这些工作对涡流激振器的设计、调试和使用都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78型”电涡流激振器属于非接触式叶片测频设备,适合于磁性和非磁性金属材料。 本文阐明了电涡流激振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其在研制过程中所做的各种试验,如磁极型式,磁场的电模拟,磁极的气隙尺寸,交、直流励磁强度和激振器对叶片的相对位置等等试验。最后,介绍了电涡流激振器与功放的阻抗匹配和用该激振器对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耐热合金等各种叶片进行测频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电动式激振器的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作者自1964年以来从事电动式激振器的研究情况和结果。文中列举了作者所研制的电动式激振器在我国一些典型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作者自1987年以来研制的WFB宽频带激振器系列以及的新近研制成功的高能,恒感激振器的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利用我院研制的电涡流激振器在叶轮组合体模型上实现非接触式多点激振的试验研究情况,分析了试验原理,论证了分离纯模态的激振力布点调力调相准则;列出了各模型的试验结果并对叶片轮盘耦合振动的若干规律作了探讨。文中,还阐明了在复杂结构振动试验中采用多点激振的意义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PYD-1型叶片振动疲劳试验器是根据电(磁)涡流原理研制的一种新型疲劳试验设备。其工作频带宽、高频特性好、系统中引进串联电容谐振方案,功率消耗明显下降。在疲劳试验技术方面开创了一种新的激振方法。 本文阐明了电(磁)涡流激振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叙述了磁路分析与结构设计、电容谐振方案、振幅自动控制与遥控监视等。最后,介绍了用该设备对发动机叶片进行的振动疲劳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理论和试验技术两方面初步分析了用平稳随机激振确定结构固有模态的方法。指出利用带宽B=100赫芝窄带随机扫描与激振器激振结构模态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用敲击激振法代替传统电磁激振器正弦慢扫频激振技术测试直升机旋翼玻璃钢桨叶动力特性参数,以简化测试设备,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精度。文中介绍了敲击激振、FFT导纳频响数据处理的模态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试验分析中采取的措施和经验,最后给出Y—2直升机玻璃钢桨叶的试验分析结果及其在检验修改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十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航空和宇航技术的发展,作为振动环境试验主要技术手段的电动激振系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由于电子技术的革新,数字技术在振动试验控制、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以及电动激振器性能的不断提高,不仅使电动激振系统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产品的可靠性检验,而且还应用于产品特性和可靠性的预示,成为产品设计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研制和生产性能优良的激振系统,并在试验中合理地使用这些系统,对于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书着重介绍了电动激振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概述了改进激振器性能的方法。通过对大量专利和现有电动激振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激振系统的发展趋势。本书可供科研设计人员、从事振动试验和激振系统研制和生产的人员参考。上角数码为书中原注,带圈的上角数码为译者加的注释,两者皆排于当页或次页之下。由于译者水平所限,译文不确切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近十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航空和宇航技术的发展,作为振动环境试验主要技术手段的电动激振系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由于电子技术的革新,数字技术在振动试验控制、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以及电动激振器性能的不断提高,不仅使电动激振系统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产品的可靠性检验,而且还应用于产品特性和可靠性的预示,成为产品设计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研制和生产性能优良的激振系统,并在试验中合理地使用这些系统,对于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书着重介绍了电动激振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概述了改进激振器性能的方法。通过对大量专利和现有电动激振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激振系统的发展趋势。本书可供科研设计人员、从事振动试验和激振系统研制和生产的人员参考。上角数码为书中原注,带圈的上角数码为译者加的注释,两者皆排于当页或次页之下。由于译者水平所限,译文不确切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以某型带缘板阻尼块涡轮叶片为对象,采用二维整体-局部统一滑动模型,编制涡轮叶片振动响应分析程序。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计算不同参数时带缘板阻尼块叶片的振动响应,分析了正压力、外激励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同一外激励下,存在一最佳正压力可以使系统减振效果比较好;正压力不变时,外激励幅值大小的变化对叶片减振效果有较大影响;另外阻尼块对叶片起到调频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毅  沈惠申 《强度与环境》2003,30(2):1-5,16
本文采用Reisaner—Mindlin一阶剪切变形板理论,得出n级双向阶梯式矩形板自由振动系统的总位能。通过Raylcigh-Ritz法,采用粱函数作为各种边界条件下阶梯式板的位移函数,求得阶梯式板的自振频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某型飞机局部结构改装振动响应增量预估问题,根据对原型飞机和改装结构-加装天线罩的分析,提出了振动响应增量预估的分析原理,方法与技术路径,即以天线罩引起的气动载荷为输入,以天线罩及周围机身为受激对象,计算或测量天线罩上及机身内外某些点的振动响应增量。为此,本文通过缩尺模型的吹风试验,测量了天线罩上的脉动气动载荷,通过地面振动测量,测量了改装结构的频响函数,并进行了计算预估与模拟加载响应测量预估  相似文献   

14.
基于含间隙吸振器的半主动振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刚度分段线性动力吸振器的半主动振动控制策略,通过调节弹性元件的间隙实现吸振器工作频率连续跟踪外激励频率的变化。文中根据基波平衡导出了使主系统近似完全消振所需的弹性元件间隙控制律。数值仿真表明:这种半主动控制策略对于单自由度主系统和多自由度主系统均有很好的消振效果和相当宽的工作频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回转周期结构振动特性分析的有限无法。文中采用扇形厚板元和波传动法,计算了叶轮组合件的振动特性,比较了叶轮组合件与单独叶片及轮盘振动特性的差异,並讨论了叶轮组合件几何参数变化对其振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某振动台大型转接夹具设计与振动特性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振动试验需求,对某振动台大型转接夹具进行设计及振动特性分析。夹具设计过程中,采用结构优化软件OPTISHAPE-TS进行优化设计,振动特性分析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开展。设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经优化设计的夹具,其振动特性自身满足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当夹具与振动台动圈相连接组成动圈夹具整体结构后,整体结构的模态与夹具自身模态相比发生改变。研究结果对振动试验控制技术有所启示,并为类似夹具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主次结构动态综合的观点来研究复杂结构的抑振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设计方法,它不需主结构的激励信息,可直接依据原结构的响应及少数点上的频响函数在现场实施。文中以吸振设计为例,简便地导出了一般结构局部及,全局完全消振的条件,讨论了宽频带响应的吸振问题。最后以计算机模拟及自由梁的抑振实验证实了文中结果。  相似文献   

18.
压电结构的控制-结构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离散分布、同位配置压电片驱动器和传感器的压电耦合板,首先构造了四节点 Kirchhoff矩形板弯单元,从而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主动阻尼振动控制模型。将系统的存留能量指标归结为一个 Lyapunov 方程的解。以系统的存留能量指标为适应度函数,以作动器和传感器的位置及控制增益为优化参数,利用基于共享函数机制小生境技术的遗传算法进行结构、控制设计。最后,对一悬臂压电耦合板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解决控制结构一体化设计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得到多个最优解或次优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