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航空母舰舰载导弹的特点,从自然环境和机械环境两方面对舰载导弹可能面临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研究了各种单一环境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提高舰载导弹环境适应性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
法国航空空间公司正在研究机动弹道导弹的可行性。该导弹编名SSBS-X,简称SX,是一种固体导弹,射程4,000公里,很可能装一枚15万吨当量的热核弹头。这项计划的目标是:使SX导弹能在载重20吨的半  相似文献   

3.
射频仿真是在实验室内逼真地复现雷达寻的制导导弹的目标环境以及导弹的制导飞行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射频目标环境建模、阵列射频目标仿真系统以及射频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对智能导弹协同作战过程详细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多枚智能导弹协同对目标定位的方法。考虑目标运动模型为静止模型和运动模型两种情况,将Sigma-Point滤波方法与过程噪声的自适应估计方法相结合,融合目标运动状态和目标到达角信息,克服了常规Sigma-Point滤波性能依赖于目标运动模型的先验统计信息的缺点。通过比较目标可能存在区域面积的大小,确定了参与协同定位的智能导弹数目和编队构型。仿真研究表明,多枚智能导弹协同对目标定位可以显著提高定位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5.
苏联在1991年迪拜国际航空航天和防务展览会上展出了几种空面导弹,其中包括许多以前未见过的反雷达和反装甲武器,然而详细的服役日期及性能还不知道。 X-59(AS-13)是一种中程电视指令制导武器,长约4米。有消息说,这种武器的发射载机需要一种有数据传输线路的吊舱,以便传输弹道修正数据。这种导弹可能有用于数据传输的尾部基准天线。导弹用导航仪进行制导,可能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并带有一可抛掉的助推器。西方人士推测,该导弹射程为50km,从导弹的尺寸来看,它可能适于攻击硬目标。  相似文献   

6.
《宇航日刊》1983年6月9日报导:美空军官员说,空军可能要在九十年代预定替换 MX 导弹的单弹头小型洲际弹道导弹上使用一种 MX 导弹的缩小型的高级惯性基准球(AIRS)制导系统,以确保它在今后拥有与 MX 导弹相等的摧毁硬目标能力。  相似文献   

7.
《航天控制》2021,39(4):36-42
为提高导弹的突防概率,协同攻击目标,需要对攻击角度和攻击时间同时进行协调,针对此,本文研究了改进的混沌PSO算法,并将其引入到导弹的航迹规划中。基于导弹的质点模型,将存在边值、过载和禁飞区等约束条件的导弹最优航迹设计问题,通过Gauss伪谱法转化成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并对传统过载性能目标函数进行了改进,有效处理了不等式约束问题,并使导弹后期飞行轨迹平滑,最后对多导弹协同攻击静止目标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混沌PSO算法,可以获得一条满足导弹性能约束和战场环境约束的平滑飞行航迹。本方法所设计出的航迹能安全地绕过禁飞区,过载满足要求并降低了末段控制压力,提高了导弹的突防能力,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美国海军之所以对企鹅有强烈的兴趣,是因为他们从马岛战争认识到,海军作战的水域是无法选择的。目前一些国家的海军可能以美国海军为榜样,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就可能这样做,他们认为,企鹅导弹在本国沿海作战时具有识别目标的能力,引起他们注意的是企鹅3导弹,即挪威皇家空军选作装备 F-16飞机的空面导弹。企鹅3是在与美制的捕鲸叉导弹经过激  相似文献   

9.
红外成像制导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通过构建导弹飞行过程中红外目标场景、角运动等模拟环境,将制导控制系统实物接入仿真系统并构建实时仿真回路,对制导控制回路的性能和产品特性进行验证。针对防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仿真,提出了一种红外成像半实物仿真方法,给出了仿真系统设计方案,构建了验证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模拟红外成像制导导弹运行状态和目标环境。随着仿真系统硬件水平的不断提升,该方法能够应用于更多红外成像武器装备的试验验证中。  相似文献   

10.
一种对抗环境下反辐射导弹瞄准点估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反辐射导弹(anti\|radiation missiles, ARM)无法有效对抗有源诱偏干扰与雷 达辐射信号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抗环境下反辐射导弹瞄准点估计方法:通过构造空间 谱测角与单脉冲测角复合测角系统,测量信号波达角,使ARM具备诱偏条件下的弹目信息测 量能力;利用高精度的捷联惯导系统(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INS)实 时获取ARM自身位置信息,通过量测转换、异常值剔出、目标位置估计等数据处理过程获取 目标精确位置,修正瞄准点,剔除了量测粗大误差,抑制了量测随意误差。通过本文介绍的 反辐射导弹瞄准点估计方法,ARM可在对抗的环境下获取准确的瞄准点,使ARM有效对抗有源 诱偏干扰与雷达辐射信号控制成为可能。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其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电子干扰环境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子干扰环境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大幅度下降,提高抗干扰能力仍是现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中的重要课题。抗干扰措施的采用应以提高多个效能参数为目标,提高目标通道的效能参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会庭 《中国航天》1997,(5):43-43
印度计划对天空中程面空导弹进行改进,以使其除了对付飞机外还能对付导弹。为了实施这一计划,印度将购买空中预警机为天空导弹指示目标。装在俄制伊尔76或波音737飞机上的试验台可能于今年晚些时候进行飞行试验。据称,改进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对战斗部进行重新设计,使其  相似文献   

13.
印度自行研制的第三代Nag反坦克导弹在昌迪普尔发射场进行了试验发射.该导弹将要投产,准备1994年服役.印度认为,他的nag导弹优于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两组织现有的任何同类导弹. Nag导弹的动力装置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使用高能、无烟、硝胺推进剂,其射程可达4km.它是一种发射后不管型导弹,由弹上雷达自动探测目标,捕获目标后,信息经计算机传给导弹跟踪系统.跟踪系统一旦锁定目标,导弹就飞向目标.在接近目标之前,  相似文献   

14.
爱国者面空导弹很快就能成为欧洲的一种主要防空武器,该导弹能同时跟踪上百个目标,并能同时打击多个目标。1985年年初,美国首批装备新型 MIM-104爱国者面空系统的导弹连在西德开始部署后,揭开了北约防空史上新的一页。爱国者导弹计划用来替换奈基Ⅱ和霍克导弹,至少到本世纪末这种导弹将是欧洲的一种主要防空武器。一、爱国者导弹系统概述MIM-104爱国者导弹是一种面空中远程导弹系统,计划用于点、面防空和反导弹防御。该系统完全能够打击高空飞行的目标,但由于它的反应时间短,所以它打击超  相似文献   

15.
战术防空导弹经过四十年来不断发展与完善,形成了空域配套的地(舰)空防御系列,它们在防空拦截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现代军事技术的进展,空袭兵器不断发展,使未来的空防与突防斗争异常复杂。一、目标和环境的特点八十年代以来,目标采用了饱和战术、隐身技术、从防区外发射、综合性电子干扰等措施,使空中突防能力有较大的提高。现代目标和环境具有下面的特点:1.目标多样化实施空袭的武器有各类飞机和各种导弹,其中,九十年代歼击机机动过载达7g、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微型导弹的杀伤力,研究了一种空中发射微型导弹命中角度和时间受控的制导律。建立了微型导弹和目标的相对运动方程组,用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对终端命中角度约束的制导律。为保证微型导弹以特定角度命中目标的同时,命中时间也满足要求,在变结构制导律基础上加入了命中时间受控的制导项。在单发导弹和3发导弹同时攻击地面运动目标的两种场景中,对设计的制导律与修正比例导引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制导律弹道曲线更平直,更易适应导弹末段转弯速率有限的条件,在目标有机动干扰时其制导精度更高,且攻击角度满足约束要求;在多弹协同攻击时,设计的制导律可实现多枚导弹在给定时间内以一定命中角度协同打击同一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海防导弹末制导雷达在近距离可能产生大目标效应的原因以及产生大目标效应所带来的危害。计算了海防导弹末制导雷达可能产生大目标效应的作用距离,分析选择了解决大目标效应的实施距离,对提出解决大目标效应的两个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确定了线扫方案,对线扫方案的末制导雷达原理方框图进行了设计,对实现线扫的过程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线扫方案的有关参数进行了必要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据马特拉公司报导,在对意大利奥托梅拉腊公司和法国马特拉公司联合研制的生产型“奥托马特”面对面导弹进行的验收试验中,两枚导弹成功地命中了位于撒丁区萨尔托迪基拉靶场的目标。这两次发射试验是由马特拉公司进行的,导弹是由属意大利海军使用的战舰发射的。其中一枚导弹按程序掠海飞向目标。另一枚导弹从约170英尺的高度接近目标,最后阶段向目标俯冲。试验的导弹是法国的 MKI 型,它采用了汤姆逊—CSF 公司的双轴导引头。试验用舰载设备是意大利奥托梅拉腊公司生产的。  相似文献   

19.
射频阵列仿真系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试验环境,目标位置精度是射频阵列仿真系统的关键指标。阐述了影响目标位置精度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测量数据对其进行分析,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董真 《贵州航天》1997,(1):8-17
在雷达目标状态多样化,并存在着杂乱回波等无用电波的环境中,为了有效地利用雷达、必须通过雷达波波束扫描的柔性控制对雷达的探测范围,数据速率及目标探测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行最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