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民用航空工业领域,传统的故障树分析方法广泛运用于系统安全性评估。然而,包含系统/子系统运行的时序阐述以及备份、冗余表达在内的动态特性不能通过传统故障树呈现。另一方面,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经常作为一个冗余系统运作,因而其行为可以通过运用动态故障树进行适当的描述。所以APU的这种特性激发了动态故障树分析在APU系统安全性评估上应用的关注。首先介绍了两种动态门(优先与门和冷备件门),其定量计算通过施用马尔可夫模型来呈现;然后分别通过传统故障树以及动态故障树分析了APU系统安全性评估的两个典型案例;最后进行了两种故障树分析(FTA)的比较,其结果显示出通过合理的应用,动态故障树(DFTA)方法达到了对于真实情况来说相当高的精度,并且对指数分布函数施用二阶近似后,其运算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2.
分析某型飞机氧气系统工作原理,根据其工作特点和过程建立系统失效动态故障树(DFT),使用马尔可夫链转移公式对故障树进行定量计算,求出顶事件发生概率和底事件概率重要度,找出氧气系统薄弱环节,为机务维护工作提供帮助,也可指导工厂对氧气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3.
故障树分析法在靶场导弹试验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靶场安全控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将故障树分析法(FTA)应用于试验安全分析中,找出了影响靶场试验安全的主要因素,结合假定的试验实例,构造了导弹击中商船的故障树,通过确定最小割集对试验实例进行了定性分析,并给出了试验安全的定量分析方法,为靶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民用航空发动机的安全性目标,发动机顶层故障事件(顶事件)的风险应被控制至可接受状态。针对顶事件的风险控制要求,细化为顶事件的预期发生概率应被控制至可接受值以下。基于顶事件的预期发生概率要求,提出了从上到下分析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潜在原因并逐级建造故障树的方法,阐述了故障树分析的开展时机及作用。然后,对顶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进行了研究,通过考虑顶事件的飞行阶段影响因素、故障树最小割集及其概率、底事件失效率及其风险时间,提出了顶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模型。同时,结合示例对顶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应用,以验证顶事件概率计算方法的可行性。提出顶事件概率计算模型,为发动机顶层故障事件风险控制要求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由于故障树的各节点之间有很强的逻辑和层次关系,因而由故障树生成的诊断模式具有很强的条理性和针对性,本文简述了故障树建模方法和故障处理步骤,并通过某型无人机助推器故障诊断实例得到了验证,该方法可适用于目前大多数飞行器故障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出发,采用故障树与二元决策图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计算机实现中的盲目搜索和多径问题,有利于系统可靠性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构建出基于最小割集和诊断重要度的故障诊断决策方案,为机载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张斌  沈怀荣 《飞机设计》2009,29(4):41-44
针对平台稳定系统的常见故障模式,介绍了故障树分析的具体方法,建立了故障树,并应用故障树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舰空导弹发动机意外点火故障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舰空导弹发射准备时发动机意外点火事件的分析,建立了发动机意外点火故障树。定性分析获得了发动机意外点火模式和避免意外点火的有效模式,定量分析得到了发动机意外点火概率值,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针对舱门进行了功能危险性分析和故障树分析研究,以某型民机登机门为例,在考虑了舱门的事故统计,相关适航条款等情况下进行了功能危险性分析,得到登机门的主要故障模式及相应的安全性指标,作为故障树分析的顶事件,以登机门不能打开故障模式为例开展了具体的故障树分析,通过计算各底事件的失效概率,综合得到登机门不能打开故障模式的发生概率.所确定的分析方法与分析过程可为民机舱门安全性分析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锁相环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雷达、导航设备、空间技术等方面,特别是近年来在高动态信号环境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但在此环境中存在环路带宽和高信噪比的矛盾,跟踪高动态信号时需要增加环路的带宽,但在增加带宽的同时会导致信噪比降低,反之,提高信噪比必须减少带宽.文中利用FLL有较高动态性能的特点,采用了FLL辅助PLL的方法来解决这对矛盾.而FLL辅助PLL的方法有多种,文中首先介绍了FLL/PLL(FLL牵引PLL)和FLL&PLL(FLL与PLL)的辅助方法原理及优缺点,最后通过改进采用了基于权值调整的FLL辅助PLL的方法,并用VHDL对它进行了设计,最后对三种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构建了某型直升机装某型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建立直升机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应用MATLAB6·0进行发动机控制系统仿真计算和动态分析,通过直升机/发动机地面联合试验验证发动机控制系统仿真分析结果,建立一套直升机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仿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涛  唐小明  金林 《航空学报》2015,36(12):3947-3956
为了更好地解决高精度雷达标定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DS-B)固定误差及目标回波中心动态修正的雷达标定新方法。首先分析了ADS-B位置数据误差的来源、类型及在雷达坐标系下的特征,同时对民航目标回波中心的变化作了分析建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雷达数据与ADS-B数据之差作动态联合修正,最终估算出雷达系统误差,提高了雷达系统误差标定的精度和稳定性。并利用多批次的实测数据对该标定新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标定的精度和稳定性,并已成功应用于雷达标定设备中。  相似文献   

13.
在2.5维编织树脂基复合材料多尺度固有振动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基于实测结构模态数据的复合材料平板动力学模型修正研究,以获取精准反映其动力学特性的模型。首先,建立复合材料平板固有频率对弹性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分析了平板固有振动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建立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复合材料多尺度动力学模型修正方法,形成了基于MSC.NASTRAN平台的模型修正程序。最后,利用实测结构模态测试数据,实现对复合材料平板动力学模型的修正。结果表明,对关键弹性参数进行修正后,不同边界条件和纱线走向的复合材料平板试验件固有频率实测数据与仿真数据的最大误差由10.44%下降至2.39%,相关性得到了大幅改善。此外,所提出的自由模态测试方案结合动力学模型修正方法,为复合材料等效弹性参数的试验辨识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提升通用飞机气动效率的设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通用飞机借鉴大中型运输类飞机常规设计方法造成的气动效率较低、经济性较差的现状,分析通用飞机相对于其他飞机所具有的不同的设计特点;从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出发,结合通用飞机的特点,推导并分析其气动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矛盾耦合所造成的;提出可以有效改善通用飞机气动效率的设计策略;通过通用飞机总体参数设计优化实例印证新设计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新设计策略可有效改善通用飞机的气动性能,提高其经济性,但相关研究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相似文献   

15.
复杂空间载流管道系统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及其验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果  罗云  郑其辉  侯民利  蒲柳 《航空学报》2013,34(3):597-609
 针对飞机复杂管路系统振动分析,提出了一种复杂空间管道系统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在模型中用梁单元对管道进行了离散,每个节点考虑了x、y、z这3个方向的平动以及绕x、y、z这3个方向的转动,共计6个自由度;在单元中考虑了流固耦合效应,计及了流体流速对管道振动的影响;建立了管道与基础、管道与管道间的弹性连接,以适应多个管道之间的耦合振动分析;模型采用Newmark-β数值积分法获取系统响应。针对实际液压试验台的空间管路系统,利用锤击法进行实验模态分析,将本文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和商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最后,仿真计算了流固耦合作用下流速对管道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双轨火箭橇全时程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用于武器系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火箭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双轨火箭橇系统,建立了橇轨-滑车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建立了橇车三维实体模型的简化与优化匹配方法,推导了考虑阻尼、橇轨间隙以及不平顺度的火箭橇运动动力学方程组并进行了求解。对于橇车动态特性计算问题、橇车设计与载荷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转子-滚动轴承试验器有限元建模及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自行研制的转子-滚动轴承试验器,在Pro/E中建立了单盘转子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Pro/E与ANSYS的无缝连接技术,在ANSYS中得到单盘转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Sol-id185实体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并采用Subspace法得到了前4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利用锤击法对转子试验器进行了实验模态分析,并与ANSYS模态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ANSYS的计算模态和实验模态达到了很好的一致性。同时,利用ANSYS分析了陀螺力矩对临界转速的影响。最后,利用修改后的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了不平衡动力响应,与相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准确模拟实际转子-滚动轴承试验器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刘维惠  李晓辉  文闻  赵靖超  姚燕安  李锐明 《航空学报》2021,42(1):523922-523922
面向跨尺度、目标多样化的空间捕获任务,融合Bricard和3RRS机构的折展特性和几何特点对复合捕获系统运动学进行了分析。基于捕获系统的自由度和构型特点分析,通过构建Bricard与3RRS间的转换关系实现了捕获系统各机构间的运动学解耦。根据六棱柱模型,引入Bricard虚拟顶点,设计了面向复合空间捕获系统的运动学求解方法。在仿真环境下搭建捕获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开展针对动态捕获目标的轨迹跟随实验。通过与基于闭环约束的阻尼最小二乘法(DLS)对比,验证了该运动学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实验结果表明,捕获系统可实现平稳的协同控制,运动过程中位置跟随精度优于4 mm,姿态精度优于0.035 rad。  相似文献   

19.
直升机结构动特性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直升机设计阶段通过建模分析进行全机动特性设计,准确地预测全机振动响应是控制和降低直升机振动水平的关键技术,本文以直11型直升机为研究对象,对机体结构的动特性建模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从部件到全机建模的研究策略,把整个机体分成尾段,舱门,机身段,分别进行有限元建模,动特性试验,相关分析,模型修改技术和建模准则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部件连接界面建模分析,组建修改后的各部件模型,建立全机动特性分析模型,通过对直11型机全机动力学建模,试验相关分析与模型修改,大大增强了分析模型的预测能力,达到了40Hz以内的频率误差小于11%的预测精度,突破了对直升机复杂结构建模关键技术,建立了适用于直升机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建模准则,在直11型机动特性设计中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空学报》2022,35(9):255-267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model named as “imprecise stochastic process model” to handle the dynamic uncertainty with insufficient sample information in real-world problems. In the imprecise stochastic process model, the imprecise probabilistic model rather than a precis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is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uncertainty at each time point for a time-variant parameter, which provides an effective tool for problems with limited experimental samples. Th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variable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for imprecise stochastic processes is described by defining the auto-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unction and the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unction. For the convenience of analysis, this paper giv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P-box-based imprecise stochastic process and categorizes it into two classes: parameterized and non-parameterized P-box-based imprecise stochastic processes. Besides, a time-variant reliability analysis approach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box-based imprecise stochastic process model, through which the interval of dynamic reliability for a structure under uncertain dynamic excitations or time-variant factors can be obtained.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by investigating three numerical exam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