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中国航空机载电子系统的专业研究机构,主要从事航空电子和民用电子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专业齐全,拥有5个设施精良的国家和行业地区级重点实验室和8个所级专业实验室,在航空电子综台系统、通信导航、工业控制、计算  相似文献   

2.
基于直升机海上悬停飞行试验数据,使用对差分GPS数据和无线电高度数据综合对比的方法,进行了海浪噪声的识别,将其从无线电高度数据中分离了出来。基于此,进行了海浪滤波器的研究,对无线电高度表测得的高度信号和垂直加速度计测得的垂直加速度信号进行组合滤波,构成互补式卡尔曼滤波器,获得了质量比较好的高度信号。  相似文献   

3.
<正>《航空电子技术》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1970年创办的航空电子技术领域专业学术性刊物,是航空电子业界、国防科工委航空科技核心刊物,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美国空军航空电子研究所目前已致力于评价单体式机载无线电接收系统的技术可行性以及经济效益。这种单体式多功能机载无线电接收系统能实现目前需要许多单功能装置才能实现的各种通信、导航功能。该研究室已对ITT公司和TRW系统公司投资130万美元,由该两家承包商对综合式通讯、导航,识别航空电子设备(IONIA)的研制计划进行为期18个月的研究设计。之后,美空军再决定是否进一步投资,并采用何种方法。这两家承包商都以八十年代末期提供部队作战使用为目标,两家都要求应用先进技术。该研制计划的目标是,使系统能适应3兆赫至1.6千兆赫范围的无线电信号,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航空发动机数字电子控制器机内自测试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面向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FADEC)系统机内自测试(BIT)验证的综合故障注入器的设计思想。综合故障注入器采用ARM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器;基于数模混合电路,分别通过后驱动技术和电压求和技术实现对数字电路节点和模拟电路节点的故障注入;针对各种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电气特征,设计了具有良好逼真度的接口模拟电路,从而与电子控制器(EEC)构成FADEC系统运行环境。通过对具有BIT功能的电子控制器原理样机的故障注入实验,证明该综合故障注入器作为航空发动机FADEC系统BIT设计和应用研究的工具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承担机载航空电子系统总体和综合技术研究、机载核心分系统和设备研制以及无线电通信导航相关产品开发的专业研究所,同时从事相关民用电子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研究所建有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国家级科技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软件测评中心、电子元器件检验站、电磁兼容监督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ARINC653软件规范中的RTOS健康监控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五级机载电子设备健康监控体系,即任务级健康监控、分区级健康监控、模块级健康监控、综合诊断区和系统级健康监控。阐述了各级健康监控设计在飞机系统健康管理中的功能分配和实现方案,以及RTOS层健康管理程序包的设计思路。五级健康监控体系设计概念可用于指导机载电子系统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超宽带无线电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超宽带(UWB)无线电技术的原理、结构、特点,及其在军事领域应用的进展情况,具体介绍了几种UWB通信和UWB雷达的系统构成及其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无人机作战平台的突出特点和综合信道系统,提出了遥技术在该平台上的应用。并对现有的综合无线电系统提出了简化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遥控、遥测的工作原理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在沈飞公司生产的MD90飞机无线电设备架、电源中心和全机电缆的概况、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线各系统的构成、主要设备选型及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中航工业上电所)建设,2009年通过国家国防科工局和总装备部联合组织的验收并投入正式运  相似文献   

12.
综合化飞机环境监视系统研究及其数字仿真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刚  敬忠良  李元祥  刁海南  于超鹏 《航空学报》2012,33(12):2279-2290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IMA)技术日益成为飞机航电系统开发的主流构型。基于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TCA)对飞机环境监视系统(AESS)的定义,分析了AESS的发展过程及技术趋势,以空客A380、Boeing787飞机的AESS为例进行现状分析,依据ARINC768规范开展了综合飞机环境监视系统(IAESS)方案及架构设计,实现了由综合飞机环境监视系统处理单元(IAESSPU)对T3CAS(TCAS、TAWS和ATCRBS)和WXR数据综合与处理的统一,开展了基于高级体系结构(HLA)的IAESS数字仿真系统设计、测试用例和性能分析,验证了IAESS具有高可靠性、低功耗、低总量等优点,未来IAESS发展也将进一步使得系统具备多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3.
首先指出了航空电子综合技术的重要性,接着重点介绍了研究开发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三个内容:系统核心设备的开发;综合系统设计方法研究以及系统综合与仿真。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联合上海地区的一些厂、所、院校对SMT生产线进行了系统的国产化开发,目前已可投入批量生产,性能指标已能满足机载电子设备生产的需要.较详细的介绍了SMT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自动贴片机、喷射式波峰焊接机、红外再流焊机、丝网印刷机与清洗机的方案选择、主要技术指标、结构、工作原理及该系统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5.
张昕 《国际航空》2004,(2):36-37
今年是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CARERI)合作的第十个年头。从航空电子系统的软件验证到携手开发ARJ21的机载系统,双方的合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双赢结果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传感器的重要性及"经济上可承受性"引出了"综合传感器系统(ISS)概念"并对其定义、实现方法和验证结果及目前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孔径综合、射频综合和ISS管理做了图示说明.指出传感器综合技术是本世纪初航空电子的关键技术,对未来作战飞机有致关重要的影响,并就我国开展这项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移动卫星业务分成两大类——通信和无线电定位。前者以INMARSAT为代表,后者以GPS为代表,两者使用完全不同的系统和工作频率。这两种业务各自独立地研究、研制和实施。可是近几年来,已在研究和开发一种能在一个系统内完成两种功能的新型业务。日本通信综合研究所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综合系统。利用这一系统,借助两颗定点卫星,可完成通信和无线电定点两种功能。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实验计划概况。  相似文献   

18.
无线电高度表系统测量飞机到地面的真实高度。本文介绍了B737NG飞机无线电高度表系统的工作情况,对因无线电高度表系统故障引起飞机其他系统工作异常的一般现象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排除故障过程,最后主要分析了无线电高度表系统引起的起落架警告的典型故障,并给出了维护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引出了软件无线电测控技术的概念,初步提出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航天测控领域的应用和总体方案,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航空射频电子系统,通过系统综合而降低了系统的费用.应用软件无线电所采用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将进一步降低航空射频系统的费用,原因是开放式体系结构具有简化系统使用技术与标准,可大量使用民用硬件和软件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