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全、舒适、经济、美观的飞机客舱可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坐体验,增强国产商用飞机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学习国外成功经验,研究飞机客舱工业设计的发展,分析客舱工业设计的四个要素,介绍三种适用于飞机客舱的工业设计方法;结合航空市场趋势,寻求客舱经济性和舒适性之间的平衡点,确定合适的客座数和客舱座位布局;采用感性工学设计法和虚拟现实设计法,从安全、乘客需求、CMF 和航空公司的角度,以某宽体飞机为例,设计其客舱内部空间及舱内设施设备。结果表明:本文的设计方法正确、可行,可为正在研制中的大型客机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客舱地板结构是民用飞机机身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滑轨结构与客舱地板横梁连接,是比较关键的结构,直接承担着飞机旅客载荷以及座椅的载荷。首先介绍说明了民用客机地板结构的受力情况,其次针对目前国际典型机型的客舱地板滑轨结构形式、材料选材以及滑轨与横梁的连接形式等内容进行了分析说明,给出了各机型客舱滑轨结构形式的结构特点,再者从民用飞机客舱的滑轨冠部的设计、滑轨上缘条的设计以及滑轨高度的设计三个方面对客舱滑轨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与说明,给出了民用飞机客舱地板滑轨结构设计分析的要点和一般方法。最后对民用飞机客舱地板滑轨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了总结归纳与分析,为民用飞机客舱地板滑轨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总体设计的质量和效率,研究了民用飞机机身剖面构型及客舱的设计措施,并在一个开放式飞机总体设计环境中实现这一功能。定义了飞机机身类部件坐标系,提出了机身剖面构型、地板、装饰层、厨房、卫生间、衣帽间、应急出口、舱门、舱段隔板、座椅和行李架等的参数化描述和模型构建方法,设计了客舱参数化描述数据结构、剖面构型与客舱布置的数据对应关系及客舱设计逻辑,建立了交互式机身剖面构型和客舱二、三维快速设计环境。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客舱模型的自动化调整,为总体设计阶段进行多学科设计优化奠定了基础。最后,给出若干设计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Fuzzy-AHP的飞机客舱内环境设计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定飞机客舱内饰设计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Fuzzy AHP综合评价法,实现了定性指标的定量转换,建立了飞机客舱内饰设计评价分析模型,克服了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实现了对飞机客舱内饰设计的科学评价,并编制了飞机客舱内饰设计评价系统软件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讨论了商用飞机客舱设计的安全性要求。实际上仅在设计时考虑客舱安全是远远不够的,训练有素的机组乘员,才是关键时刻让这些客舱安全设计和设备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4月13日,港机集团旗下的厦门太古整装中心在ABACE 2015上推出了一款波音BBJ 2飞机的"逍遥"客舱内饰方案,引发业内关注。"逍遥"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庄子的"逍遥游",客舱设计布局的灵感则来源于中国风水学理论,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客舱布局,取而代之的是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理论的波浪形流线设计,使整个客舱达到最大的藏风聚气的效果。此外,该客舱设计还融入了中国传统五行学——木、火、土、金、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用航空》2006,(9):77-77
现代飞机客舱的设计和装饰代表着一个航空公司的形象,也是航空公司吸引乘客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各大航空公司都在积极寻求更具个性化、更舒适和功能更齐全的客舱设计方案。客舱功能的演进与不断改变的市场需求密不可分,特别是远程航线市场的发展给客舱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基于QFD和AHP的飞机客舱内环境人机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QFD方法运用于飞机客舱内环境人机系统的设计评价中,根据人机工程设计中的顾客心理、生理和功能布局因素的详细分析构建质量屋,进行质量功能展开;引入AHP方法计算人机需求重要度,与专家评分结合,得到顾客人机需求竞争性评估,实现了对飞机客舱内环境人机系统的科学评价.以国产飞机客舱内环境设计为例,与国外同类型竞争机型进行比较,分析了国内飞机客舱内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关于某型飞机客舱舷窗组件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合材料有着良好的可设计性和减重性能,客舱舷窗组件也在积极探索应用复合材料的可能。详细分析和探讨了某型飞机客舱舷窗组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刊刊互动     
《航空制造工程》2009,(5):95-95
《国际航空》本期的商用飞机专辑将焦点定位在飞机客舱.向读者介绍了容舱环境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充满想象力的新型客舱设计。这些优秀的设计充分迎合了21世纪人们对于空中旅行环境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也反映了当今客舱设计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1.
<正>客舱空气系统作为飞机系统的关键部分之一,其设计不仅关系到客舱舒适度,而且还涉及安全规章要求以及飞机的整体设计。当前,该系统的供应商都在深度改进产品,以应对飞机和发动机的设计革新。同时也在从大数据分析出发,使该系统的维修变得更具可预测性。客舱空气系统不只是安装在飞机客舱里的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它还能在机外温度低到零下几十度并且气压达到海平面的四分之一以下时为客舱增温和增压。大多数客舱空气系统是利用发动机引气,这就给引气系统带来了重大的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用航空》2006,(5):68-68
在德国2006年飞机内饰设计及设备展上,空客公司展出了全新的A350客舱12米的实体模型,全新格调的内装修不仅继续延承了空客飞机家族客舱高舒适性特点,还处处体现了为进一步提高客舱的使用效率和服务功能而引进的许多创新元素,从而使A350客舱成为一种更现代化、更人性化的面向21世纪的新型客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几家全球著名航空公司新型客机的豪华和公务客舱设计。这些优秀的设计不仅充分迎合了21世纪高端客户对于空中旅行环境越来越苛刻的要求,也反映了当今客舱设计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这些客舱设计大师们在寸土寸金的机上空间内尽展才华,让乘客体验着极致的空中享受。也让航空公司借此获得了更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4.
<正>空中客车4月9日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宽体公务机客舱设计.让无论是个人客户还是企业、政府客户都能够以一种更快捷.成本更低的方式获得更大容量.更加舒适的宽体公务机客舱。该设计以空客A330-200宽体客机为基础.空客将其命名为"峰会"(Summit),其主要特点是客舱的前部完全按照公务机设计.而后部则采用与航空公司航班类似的客舱布局。  相似文献   

15.
展示样机是型号客机在设计初期,为向客户展示所设计客机客舱及驾驶舱先进、合理的布局设计、独具创意的内设系统,展示客机舒适性和先进性的特色而设计,对客机的设计、销售来讲意义重大。阐述了客机展示样机客舱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技术,以期对未来系列性飞机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正高密度客舱提高航空公司运营效益是当前的普遍现象。为此,制造商和航空公司在充分利用客舱空间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如客舱和舱门的重新布局、内饰和座椅的创新设计等,并通过引进VR娱乐系统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乘客的飞行体验。今年4月10-12日在汉堡展览中心举办的飞机内饰博览会上出现了一个口号——"让微小空间得到充分利用"。这也反映了当前飞机制造商和各类客舱设备供应商的一个共同理想,即设法使客舱的每一寸空间都能带来收益。当然,要实现这一理想需要应对客舱密集化和航空旅行商品化两大趋势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陈斌  郭菲 《国际航空》2011,(7):46-50
具有前瞻性的创新客舱空间布局设计大都围绕着更好地利用客舱空间这个主题展开,以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乘机体验。但这些创新设计都面临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即乘客对这些设计理念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接受程度以及这些创新设计所带来的技术和取证难度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用航空》2007,(6):37-37
作为世界主要航空公司之一,新航通过创新性产品服务,使用运营机龄年轻、技术先进的机队,为乘客提供最佳的飞行体验。公司计划接收的波音777-300ER(延程型)和空客A380两种新型飞机,其客舱设计理念是心系乘客、服务乘客,从客舱布局、舒适性、客舱照明和服务功效等方面来满足乘客和客户不断增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近期民航局组织召开的全国民航客舱安全大会在青岛成功落幕,会上李健副局长做了重要讲话,对客舱管理的方向和客舱安全的重要性给予了指示。这次会议充分显示出民航局领导对客舱安全的重视和加强客舱管理的决心。以下是笔者代表华东地区管理局上海监管局就客舱安全工作和大家的交流探讨。一、上海地区客舱安全工作概况(一)客舱实力(见图1)截至2012年5月底,上海地区共有客舱乘务员5320名,占全国民航客舱乘务员总数的1/6。辖区内有东航和上航两家乘务训练机构,拥有各类客舱模拟器6台、  相似文献   

20.
客舱安全直接影响飞机的整体安全水平。通过分析民机客舱安全定义及内涵,将客舱安全归纳为客舱安全设计和客舱安全管理两大类。根据适航条款,对客舱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基于动态客舱应急撤离实验环境,通过实验验证了应急出口打开时间、应急出口撤离率、乘务员职责等保障措施。实验表明,翼上Ⅲ型应急出口的平均撤离速率为1.12人/s,平均人流量为1.21s/人,与FAA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前登机门(C型)的平均撤离速率为0.41人/s,平均人流量为2.27s/人,与FAA差异较大,原因在于FAA试验没有配置充气滑梯。客舱离地较高,参试人员在滑梯处的犹豫和不正确的跳下滑梯姿势是影响出口撤离率和滑梯平均人流量的主要因素。乘务员对应急撤离起着重要的作用,舱内烟雾对应急撤离有一定影响,面罩脱落基本上不影响人员的撤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