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洁 《中国航天》2005,(7):12-14,18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航天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在航天产业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中,许多领域正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注意到随着中国航天商业发射活动的活跃和卫星出口业务的突破,在航天保险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其中航天保险经纪的出现及其影响力的形成引人注目,国  相似文献   

2.
张汝范 《中国航天》1997,(12):3-4,9
展望21世纪的中国航天产业张汝范中国航天产业走过了不寻常的发展道路。50年代中国不仅科学技术落后、经济困难,而且缺乏航天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政治上的歧视、科学技术上的封锁、经济上的遏制,企图把刚刚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相似文献   

3.
徐鹏  韩燕侠  晓春 《航天》2012,(2):24-24
2011年,全球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在经济危机阴影下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全球商业航天活动一片繁荣;军用航天和深空探测蓬勃发展;载人航天经过50年的发展,正处在十字路口;中国航天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与国外航天先进技术差距正在逐年缩小。回眸2011年,展望未来,也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而诞生和发展的航天磁记录技术,进入了不惑之年。本文回眸我国航天磁记录技术的发展足迹,介绍新近进展,展望了21世纪初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从战略高度分析了航天技术与航天产业的发展与趋势,分析了航天技术与航天产业的特点,并为中国航天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产业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1956年。50年来中国航天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近年来由军工研制生产行业,逐步转变成为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技术产业。航天产业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开拓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市场,形成了6个应用卫星系列及其卫星应用领域,对外商业发射服务也取得了新的进步。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国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航天产业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发展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及其应用,形成空间、地面与终端产品制造、运营服务的航天产业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航天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产业要实现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及全球对卫星技术应用和服务业需求的扩张,近年来全球航天经济总量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而中国航天强国的建设实施又为全球航天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特别是我国航天已形成的全产业体系模式也为中国航天深度参与全球航天发展和航天治理提供了能力基础.《孙子兵法·谋攻篇》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如何在诸多挑战中寻找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全球航天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地拓宽国际市场是中国航天国际化所面临的突破性重大问题.本文从全球航天产业发展趋势的角度来探究我国航天国际化方向,其目的就是使我国航天国际化达到扬己之长,发挥优势,努力抢占未来科技和航天产业制高点,不断增强我国航天长远、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为适应航天产业领域不断扩展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引导和保障航天产业有序发展,推动航天技术成果的固化,2012年5月31日,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技委在京召开航天国家标准体系及标准审查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审议中国航天国家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中国航天国家标准体系表,审查首批中国航天国家标准项目。  相似文献   

9.
2000年1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事情。《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揭示了我国21世纪的航天特点,对于巩固和加强中国航天的国际影响和政治地位,对于促进中国航天全面协调发展,加快产业化进程,对于加强全民族的太空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位一体长期以来,我国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一直处于由航天科技工业部门、广大应用部门和空间科学研究部门分别规划、分割管理的局面。航天白皮书首次…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文化融合在航天事业中,是伴随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优秀社会文化,对航天事业具有指导力、凝聚力和支撑力。本文在对航天文化形成和发展历程的研究基础上,界定航天文化概念,分析中国航天文化独有的特点与规律,挖掘中国航天文化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12月16日,首届中国航天质量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12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83厂荣获航天质量领域的最高奖——中国航天质量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0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33所荣获航天卓越绩效模式管理推进奖。国家国防科工局科技委主任栾恩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航天工业质量协会(简称航天质  相似文献   

12.
四、建造新的现代化发射场我国目前用于航天发射的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场在中国航天发展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将发展新一代大推力、无污染运载火箭,这些发射场由于存在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和发射场管理等不利于航天发射的欠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3,(3):47
《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1.征稿范围本刊设有"中国报道"、"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航天政策与管理"、"航天活  相似文献   

14.
1月16日,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的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正式揭牌。该院被赋予集团公司标准化技术总体和产品保证专业支撑单位的职能,将加速发展航天标准化、航天产品保  相似文献   

15.
《质量与可靠性》2010,(3):F0004-F0004
“中国航天质量论坛”简介 “中国航天质量论坛”是航天质协近年来创建的品牌平台,是航天行业质量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交流、研讨的盛会。前两届论坛效果很好,得到了航天科技、科工两个集团公司和航天行业各企事业单位的充分肯定。按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规定.拟于2010年9月底或10月上旬举办第三届“中国航天质量论坛”。  相似文献   

16.
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进程中取得辉煌业绩的一年.特别是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航天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水平。  相似文献   

17.
概述中国航天记录器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阐述航天记录器技术转型的十年过程,简要介绍目前航天记录器应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四十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经济研究中心谭邦治40年,在宇宙演变和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就在这短暂的40年中,中国的运载火箭同整个的中国航天、世界航天一样,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成就是辉煌的。我们已经研制成功了多种运载火...  相似文献   

19.
王媛 《中国航天》2022,(S2):51-55
中国航天企业一直肩负着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发展的重任。由于近年来国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科研生产任务日益繁重,飞行试验和批产交付任务量都创历史新高。受型号定价低、研制周期长、型号拨款节奏与研制进度不匹配等因素的影响,型号预研需要大量资金支撑,科研生产任务产生阶段性流动资金缺口。航天民用产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业布局亟待调整,为确保科研生产及各项民用产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信贷业务需求量逐渐增加。而随着航天企业内外部信贷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产业公司经营风险向金融风险转移,并出现因贷款形成损失的事实情况。为此,研究航天企业信贷业务的合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简称中国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由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依托航天710所(中国航天第十二研究院前身之一)成立于1996年,是我国最早的航天育种专业机构和航天育种策源地,直接推进了国内航天育种研究及产业化。中国航天育种研究中心,提供种质材料航天搭载、品种选育、产业推广等航天育种特色全产业链服务。以航天育种为特色、以旅游体验为主题、以生态农业为主导,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