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部总调度局于六月二十一日至六月二十二日在北京二三二厂召开了SL-1深冷机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制冷协会、北航、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三○三七厂、三一五七厂、一七一厂以及科技局、三○一所、工具协会秘书处等十个单位、共计十四人。会议首先由二三二厂介绍了深冷机的研制  相似文献   

2.
某型飞机夏季飞行座舱温度高的问题由来已久,在外界环境温度为30℃时,座舱温度高达40℃以上,对飞行人员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本文分析得出结论:该型飞机座舱高温问题,主要是由于现有制冷设备的设计制冷能力受到某些环境因素的制约而没能完全发挥作用造成的.通过计算提出了从机外引入冲压空气,降低空气散热器冷边系统的...  相似文献   

3.
该机是我国生物制品行业八五技改关键设备之一,其性能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设备容量:φ23mm小瓶17120个 冻干箱内部尺寸:1265×1400×1400 搁板有效使用面积:1200×900 搁板温度:-50(±5)~+60℃ 真空度:2Pa 冻干箱制冷:1h室温→-45±2℃ 冻干箱加热:55min -45℃→+30℃(空载)  相似文献   

4.
国外TBCC关键技术及试验设备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空气动力学角度系统梳理了TBCC发动机研究需攻克的关键技术,并论述了国外开展相关研究建设的重要试验设备。其中,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进气道技术、模态转换技术、高马赫数涡轮发动机技术和尾喷管技术;试验设备主要包括单项技术攻关设备、关键部件验证设备、缩比原理机验证设备和全尺寸样机验证设备。从国外开展TBCC发动机关键技术和试验设备建设的研究中得到几点启示,可为我国进行TBCC发动机研制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5.
135 -PW - 10 0发动机是美国PW公司为F -35A飞机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发动机。它由F119发动机衍生而来 ,核心机基本保持不变 ,风扇和低压涡轮重新设计、加力燃烧室进行了改进 ,喷管由二元俯仰矢量喷管改为轴对称非矢量喷管。F135 -PW -10 0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见附表附表 F135 -PW - 10 0发动机的性能参数推重比 10 .5涵道比 0 .2加力推力 180kN总压比 91.8军用推力 133kN空气流量 91kg/s质量 170 0kg涡轮进口温度 1810KF135-PW-100发动机@梁春华…  相似文献   

6.
介绍HJ—4灌封料的组成、配制、性能及用该料灌封产品后的试验结果。我公司绝缘材料应用研究室研制的HJ—4灌封料;是在80℃低温下快速固化,并可在130~150℃的高温下使用,解决了绝缘材料低温固化、高温使用的难题。 1 前言灌封料是电机,电器产品绝缘处理中的关键材  相似文献   

7.
粉末高温合金超塑性等温锻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FGH96合金超塑性及等温锻造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GH96合金经晶粒细化处理后,在1020~1100℃,具有良好的超塑性;FGH96合金超塑变形时流变应力比热等静压后直接变形时显著降低,在1050℃以1×10-4s-1进行恒应变速率压缩变形,其流变应力只有60MPa左右;将FGH96合金超塑性变形应用于大型涡轮盘的等温锻造,使小设备超塑性等温锻造大型涡轮盘锻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超声速飞机结构试验中大范围快速升/降温加载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石墨的宽温度区间快时变热载荷模拟方法。首先,形成了一种基于平板式石墨加热元件的超高温环境设计流程,提出了考虑加热环境的加热元件厚度设计与强度校核方法;其次,针对快时变热载荷模拟需求,提出了基于加热元件与试验件解耦的快速升温方法,分析了封闭环境中强迫对流换热降温效率;最后,基于前述方法研制了大范围快时变热载荷模拟试验系统,并针对炭气凝胶试验件开展了超高温快速升/降温试验验证。研究表明,试验件表面温度响应与设计要求基本一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滞后与变化缓慢现象。针对碳基材料平板试验件,试验系统可实现500~1 800℃范围内的可控多次快速升温与快速降温,升/降温速率可达到10℃/s,为高超声速飞机结构热试验提供了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对氧化铝基陶瓷连续纤维的研制需求,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干法纺丝制备了含硼氧化铝基陶瓷连续纤维,主要研究了纺丝助剂含量对溶胶可纺性的影响以及纤维陶瓷化过程中物相及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当纺丝助剂PVA含量为1.5%时,通过干法纺丝得到的含硼氧化铝基凝胶连续纤维可达1.8 km,将凝胶纤维进行陶瓷化后形成的陶瓷连续纤维直径均匀,为12~14μm,经1 000℃烧结后纤维主晶相为γ-Al2O3,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模量分别可达2.0 GPa和149 GPa,在1 100℃煅烧1 h后纤维强度保留率可达93%,在航空航天及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国产Hi-Nicalon型SiC纤维在高温下的结构-性能演化规律,对国产Hi-Nicalon型SiC纤维分别在空气和氩气环境下进行了不同温度热处理,并对纤维的微观结构及纤维束丝力学性能演化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在空气环境下,当超过1 100℃时,国产Hi-Nicalon型SiC纤维束丝强度开始下降,伴随着纤维表面生成SiO_2氧化膜,当温度超过1 200℃时,纤维表面会形成SiO_2氧化膜鼓泡。在氩气环境下1 100~1 500℃时,纤维束丝强度开始发生缓慢劣化。当热处理温度超过1 500℃时纤维束丝强度开始加速劣化,伴随着纤维开始发生β-SiC到α-SiC相变以及SiC晶粒尺寸增大。  相似文献   

11.
通用的、可承担起的先进涡轮发动机(VAATE)计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8年,美国政府制定了综合高性能涡轮发动机技术(IHPTET)计划,它的目标是到2000年使发动机的推进能力提高1倍,即与1990年的基准发动机比,到1997年推重比提高90%,到2003年提高100%;燃烧室进口温度提高204℃(400°F)。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到2003年使生产和维护费用降低35%的目标。这反映出美国国防部更关心发动机的可承担性,21世纪初调整了IHPTET计划下一步的目标,制定了通用的、可承担起的先进涡轮发动机(VAATE)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工作是研制一台通用核心机,再从该核心机研制出更高性能、更高耐久性和更低费用的民用和军用发动机,从而达到从2000年到2015年使可承担性降低到原来的1/10的目标。 VAATE计划共分2个阶段,第1阶段是从2004年到2010年,目标是以2003年研制的VAATE验证核心机为基础,使发动机的可承担性降低到1/6;第2阶段是从2009年到2015年,目标是使发动机的可承担性降低到1/10。工作的基准是目前先进的动力装置,如F119发动机。  相似文献   

12.
PW150是PW1OO系列涡桨发动机的发展型,其热动力功率为48O0~5600千瓦.当用于Dash8-400时,功率将为3670千瓦.目前功率为2050千瓦的PW127是使用中的PW100系列中功率最大的型别.PW150将采用新的3级低压压气机(取代原来的单级离心压气机)和高功率(3729千瓦)与低转速(1020转每分)的减速齿轮箱,并改进涡轮冷却.按进度第一台PW15O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下丁羟包覆层的横向弛豫时间与拉伸性能的相关性,开展了核磁共振和拉伸应力-应变性能测定试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对横向弛豫时间有显著影响;试验温度从30℃升到90℃,横向弛豫时间呈线性增大;90℃升到130℃,横向弛豫时间先减小后增大。30~90℃,升温使包覆层的拉伸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升高;在100℃较90℃强度得到了提高,断裂伸长率稍有降低;在100~130℃时,受复杂化学反应和分子热运动共同影响,断裂伸长率迅速增加,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均与横向弛豫时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利用该关系可以预测丁羟包覆层在不同横向弛豫时间下的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成果研制的产品是采用聚烯烃材料加入添加剂热塑成型 ,经高能电子辐照处理后 ,加工定型制成。辐射交联热缩套管具有热缩性能 ,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可收缩到原来挤塑时的形状和尺寸 ,即产生“记忆效应”。加工方便 ,质量优异 ,成本低廉 ,节省能源 ,没有污染。产品热缩温度为 115℃~ 130℃ ;使用温度为 - 5 5℃~ 80℃ ;脆化温度为 - 70℃ ;耐电压强度 >15kV/mm·min ;体积电阻率 >5 .4 2× 10 16Ω·cm ;抗张强度 (2 3℃ ) >15 .68MPa ;极限伸长率 (2 3℃ ) >4 0 0 % ;纵向收缩率 <10 %。辐射交联热缩制品可广泛应用于航天、…  相似文献   

15.
在涡轮叶片服役过程中,疲劳是其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已有研究主要针对不同应变速率下IC10合金1 100℃低周疲劳性能展开,本文研究定向凝固IC10单晶高温合金静态空气介质环境下室温和750℃高周疲劳性能。在应力比R=-1、f≈83.3Hz条件下,进行高周疲劳试验,并利用扫描电镜对疲劳断口进行观察;基于试验观测结果,讨论室温和750℃下IC10单晶高温合金高周疲劳性能差异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IC10单晶室温疲劳强度为288 MPa,750℃疲劳强度为416 MPa;裂纹萌生于试样表面或近表面缺陷处,断口主要由裂纹萌生区、稳态扩展区和组成。  相似文献   

16.
动态信息     
AL-31F改进型上采用的先进技术俄罗斯"土星"公司研制的AL-31F发动机有AL-31F-M1、-M2(又称SM)、-M3三种改型。AL-31F基本型采用的风扇为4级,直径905mm,空气流量112kg/s,压比3.55;控制系统为机械-液压式,起飞推力为122.58kN。AL-31F-M1上采用了KND-924-4型风扇,级数仍为4级,叶片为带阻尼凸肩的窄弦直叶片,第1级叶片数为37,直径增加到924mm,空气流量为119kg/s,压比3.68;控制单元改为数字式KRD-99C,重量略微增加到1557kg,涡轮前温度降低至1357℃,起飞推力增大到132.4kN,大修周期延长至750h。AL-31F-M2上采用的风扇在KND-924-4型…  相似文献   

17.
游学磊  姜玉廷  岳国强  季杰  张立楠 《推进技术》2020,41(11):2490-2498
为了探究典型舰船燃气轮机高压涡轮叶栅通道内部的颗粒沉积分布规律,论文以分析随燃气进入涡轮叶栅通道内的颗粒的动力学及颗粒与壁面相互作用的特性为出发点,探究颗粒与涡轮叶片表面撞击后发生黏附与剥离以及沉积与反弹的相互作用准则,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颗粒壁面沉积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气-固两相流无量纲方程组,嵌入UDF用户自定义函数,并比较分析临界速度模型和临界黏度模型对于模拟颗粒沉积分布的异同。结果表明,在本文工况条件下,对于临界速度模型而言,叶片表面和下端壁处的颗粒沉积效率都在动量Stokes数增大到约0.1时开始从100%减小,在动量Stokes数增加到约10后减小到0;上端壁处的颗粒沉积效率在动量Stokes数增加到约1时开始从100%减小,在动量Stokes数增大到约100后减小到0。而对于临界黏度模型而言,叶片表面和下端壁处的颗粒沉积效率随着动量Stokes数的增大而不断增大,二者都在动量Stokes数约为1时达到100%,而上端壁处的沉积效率却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在动量Stokes数约为0.1颗粒沉积效率降低到最小值约为80%,后开始增加到100%。  相似文献   

18.
综合信息     
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和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所为航空航天部DAC机身系统工程联合研制的LWR-1中温固化树脂基体,具有固化温度低(130±5℃)、成型压力小(≤ 0.3MPa)、耐热性好(250℃时热失重小于1.2%)、原材料来源广泛等一系列优点.在用其制作的复合材料表层结构前机身段数模承载件通过了承载能力试验之后,又制作了强五I型机16~19框下壁特设口盖两件.该部件长约1.2m、宽约0.8m,带机身型面,系共固化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Nomex夹层结构,其中一件已完成静力试验.另一件于1989年12月1日装于强五144号机,同年12月5日试飞,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9.
镀NiCo/ NiFe 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碳纤维表面镀覆了不同增重比的NiCo和NiFe合金,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TG-DTA热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增重比达80%时,碳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合金镀层;热分析显示,在空气中,镀覆NiCo、NiFe的碳纤维分别从389.8℃和392.9℃开始金属被氧化而导致增重;DTA图中镀金属后碳纤维的起始分解及终了分解温度均提前了。化学镀NiFe的碳纤维红外消光性能和吸波性能优于化学镀NiCo的碳纤维,最大可达8.25 dB,其与纳米材料混合后的吸波性能有明显提高,最大可达9.9 dB。  相似文献   

20.
以m-碳硼烷为原料,通过Ullmann反应和脱甲基反应获得1,7-二(4-羟基苯基)-m-碳硼烷(1),进一步得到热固性的碳硼烷酚醛树脂(preP1),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摩尔比、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对碳硼烷酚醛树脂合成的影响。通过1H-NMR、FTIR等标准方法表征了单体和树脂的结构,并研究了固化物的热失重性能和高温结构转变行为。结果表明,催化剂为NaOH、控制和条件为100℃/8h时,得到数均分子量(M n)为1035的preP1,HRMS分析表明其主要成分为羟甲基化碳硼烷双酚A。preP1固化产物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下900℃时的残炭率分别为88.9%和92.9%,远高于市售硼酚醛固化物。空气中preP1在685℃时B—H键与氧气反应生成含B—O—B键的三维网状结构,因此固化物发生明显增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