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李圭源  张厚  苏晓勇 《上海航天》2012,29(3):15-17,33
针对传统干扰裕量法判决雷达间电磁干扰对雷达性能影响程度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距误差的判决方法。建立了矩形、高斯和线性调频三种典型脉冲信号雷达测距误差计算模型,推导了测距误差与信干比的定量关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信干比的不断增大,信号的测距误差逐渐降低,增大信号频宽也会提高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2.
地形跟随/地形回避雷达要求对地精确测距。本文指出天线方向图的不匹配以及差路零深会引起测量角误差出现奇异,进而引起相位单脉冲测距误差。提出了在角误差直线拟合时通过某些准则去掉这些奇异角误差,从而提高测距精度。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固定单站定位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长基线干涉仪测距方法。在分析长基线干涉仪测距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指出传统方法存在的基线较长、难以实现相参、传输损耗大等问题,提出通过两组较短的平行基线构成等效基线进行测距的方法,两组基线之间无需相位同步,降低了系统实现的难度,扩大了单站测距定位技术的应用范围。其次,推导了测距误差关于参数测量误差的公式,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相对基本的长基线干涉仪测距方法,在等效基线长度相等的前提下,改进的长基线干涉仪具有更高的测距精度,且具有相似的误差分布和模糊数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上行大频偏调频、下行调相侧音测距应答机距离零值测试方法。此方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测量精度高。理论和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编队飞行小卫星的特点,设计了基于TWSTT和自发自收理论的时间对比方法,在设备误差未知和存在钟差的情况下,实现星间相对测距,消除了卫星钟差、发射器和接收机时间延迟、多路径误差、观测误差等误差.仿真结果表明,与原有TWSTT和自发自收技术相比,提高了卫星的测距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规模无人集群在卫星导航拒止环境下的相对定位需求,研究一种基于无人集群自组网数据链测距的相对定位技术,通过集群组网测距信息构建广义距离平方阵,经过双中心处理化和特征值分解后即得到相对定位结果,最后通过仿真评估了该方法在不同测距误差和不同集群规模下的定位精度。结果表明:测距误差是影响定位性能的最主要误差来源,当节点数大于30时定位误差受节点个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直升机合成孔径雷达(SAR)已成为遥感领域的重要探测工具。针对平台微小高频振动导致方位重影,造成图像质量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振动相位补偿算法。首先利用回波录取的几何构型,推导基于直升机振动平台的SAR回波表达式,并引入雅可比-安格尔恒等式,对回波完成一阶贝塞尔级数展开,获得高频振动误差与方位向重影的关系式。然后,从直升机SAR实测数据入手,对方位相位进行差分、提取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振动频点信息,并对频点信息进行反演,得到高频误差相位。最后,利用高频误差相位对原始回波进行补偿,抑制成对回波模糊现象,从而消除方位重影。基于实测数据的成像处理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李明孜  赵惠昌 《宇航学报》2007,28(1):113-117
伪码调相和载波调频复合信号因具有好的距离、速度分辨率和测速测距精度,所以广泛应用在雷达和引信中。在电子对抗中为了实施欺骗性干扰,必须有效地提取复合信号的参数特征,为此本文研究了FM-AM转换时频分析的理论及其实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伪码调相-载波调频复合信号进行了脉内特征分析。具体包括伪码调相正弦载波信号、伪码调相复合正弦调频信号及伪码调相复合线性调频信号。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5dB时,利用FM—AM转换时频分析技术,不但可以提取载波调频的特征信息,而且能够有效提取伪码的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9.
李明孜  赵惠昌 《宇航学报》2007,28(1):113-117
伪码调相和载波调频复合信号因具有好的距离、速度分辨率和测速测距精度,所以广泛应用在雷达和引信中。在电子对抗中为了实施欺骗性干扰,必须有效地提取复合信号的参数特征,为此本文研究了FM-AM转换时频分析的理论及其实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伪码调相-载波调频复合信号进行了脉内特征分析。具体包括伪码调相正弦载波信号、伪码调相复合正弦调频信号及伪码调相复合线性调频信号。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5dB时,利用FM-AM转换时频分析技术,不但可以提取载波调频的特征信息,而且能够有效提取伪码的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10.
提高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测距精度的ZFFT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在理论上有很高的测距精度,然而在实际系统中,由于FFT变换的栅栏效应,使得其距离分辨力和测距精度处于同一数量级,满足不了近距离测距时高精度的要求。在传统的FFT处理的基础上,采用ZFFT算法,在运算量增加不多的情况下,完成对中频回波主瓣的局部细化,大大提高了LFMCW雷达的测距精度,以满足高精度测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郭福成  孙仲康 《宇航学报》2005,26(10):55-58
针对只测向(B0)方法具有收敛速度慢、定位误差大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利用角度及其变化率、离心加速度等信息进行单站无源测距定位的新方法。对该方法的单次测距误差进行了分析,经多次测量定位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只测角定位方法、角度及其变化率定位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并且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郭福成  孙仲康 《宇航学报》2005,26(Z1):55-58
针对只测向(BO)方法具有收敛速度慢、定位误差大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利用角度及其变化率、离心加速度等信息进行单站无源测距定位的新方法.对该方法的单次测距误差进行了分析,经多次测量定位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只测角定位方法、角度及其变化率定位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并且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针对微动目标的雷达回波特征信号一般较小难以提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相位测距的微动特征获取方法。相参雷达工作在宽窄交替模式下,宽带信号形式为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简称LFM)。首先,通过窄带相位测距(游标测距)测量目标质心的平动轨迹;其次,通过宽带相位测距测量目标上各个散射中心的运动轨迹;最后,从散射中心运动轨迹中除去质心平动轨迹,获得散射中心相对于质心的微动轨迹。相位测距精度极高,已知微动模型,可以估计微动参数,获取微动特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获取目标的微动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高重频状态下,PD雷达一般采用脉冲法测距,但一般变PRF法解模糊需要三重或更多重PRF才能解决。线性频率调制测距(LFMR)可以避免解距离模糊的问题,但测距精度较低,且需三种斜率来解决波束中有两个以上目标时的虚影问题。本文讨论使用两重PRF线性调频测距,解决距离模糊问题和虚影问题,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测得目标的精确距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合成孔径雷达实际发射的脉冲信号并非标准的线性调频信号 ,而是带有高次相位误差的调频信号。在高次相位误差较大的情况下 ,将对成像质量产生影响。因此 ,必须对发射信号的线性调频项和高次相位误差进行测试。文中提出利用一维相位解缠和多项式拟合测试发射脉冲信号参数的方法 ,仿真结果表明 ,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和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系统卫星导航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的现实需要,在传统的奇偶矢量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加权奇偶矢量法的自主完好性监测算法。加权奇偶矢量法克服了不同系统间由于测距均方根误差不同造成的RAIM算法性能下降,算法综合考虑各系统间测距均方根误差不同的实际情况,对测距误差进行归一化处理,大大提高了多系统卫星导航接收机RAIM算法对测距均方根误差较小卫星的敏感度。经过Monte-Carlo仿真证明,算法能有效抑制系统虚警和漏检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杨文华 《上海航天》2000,17(4):22-28
根据某距离自动跟踪系统设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系统中模拟数字(AD)转换电路、动目标显示(MTI)与求模运算、波形分析和α-β滤波器所引入的测距误差,得出AD采样率和波形分析的内插点数决定了系统引入测距误差大小的结论。对实际工作参数的计算及校飞试验的结果证明,此距离自动跟踪系统引入的测距误差较小,满足雷达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工程》2016,(1):67-72
卫星之间信息交互、星间相对测距及时间同步是卫星星座与编队卫星飞行任务的关键技术。文章利用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Proximity-1协议中给出的时间业务,提出了一种非相干双向测距/时间同步方法,在星间信息传输的同时完成星间高精度测距,并详细给出了算法的计算公式推导和模型误差分析,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测距/时间同步精度,且功能集成度高,可为星间链路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卫星测距校零中,如何测量调频信号源大频偏调制输出与小频偏调制输出的时延差是一个技术难题。文章提出采用程控分数分频器作为调制度变换器,实现对该时延差的测量方法。叙述了调制度变换器原理、测量时延差的方法和研制成功的设备的测量精度试验。  相似文献   

20.
线形调频DDS及其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DS技术产生线形调频(chirp)信号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易于实现波形捷变,易于实现调频带较宽的chirp信号。然而产生过程引入了相位误差和幅度误差。这些误差将对脉冲压缩结果造成影响,在系统设计中必须设法控制。本文在分析用DDS实现chirp信号的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chirp信号的DDS产生方案,该方法不用修改通用DDS的结构,便可实现各种参数chirp信号的产生。文中对误差进行了分析,给出工程实现上参数选取的依据。并讨论了这些误差对脉压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