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了系统工程的背景 ,简要介绍了美国系统工程标准的演变过程、系统工程定义和NASA使用的系统工程标准 ,详细比较分析了ANSI/EIA 63 2 1998《系统的工程过程》与SP 610S《NASA系统工程手册》的制定背景、目的、适用范围、限制和内容 ,并对今后制定我国航天系统工程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结合航天企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实践,运用系统工程管理思想和过程方法,面向产品工程梳理"标准"的实现过程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当前航天企业标准编制质量不高的诸多原因,结合产品工程,提出完善和运行标准化系统工程、改进标准编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系统工程”辨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是成功实现系统的方法,也是应对技术复杂性的有效方法。系统工程从需求出发,综合多种专业技术,通过分析-综合-试验的反复迭代过程,开发出一个满足使用要求、整体性能优化的系统。在国内,对"系统工程"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例如"社会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学"、"系统工程是工程项目"等概念。航天领域的系统工程(航天系统工程方法)具有如下特点:强调总体设计,遵循研制程序,是反复应用的系统工程过程和定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航天系统工程随着航天科技工业和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不断变革和不断创新。经过近50年航天型号研制的实践与探索,航天系统工程融合了几代航天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也积淀了深厚的质量文化底蕴。创业初期,在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和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倡导下,航天系统工程就开始树立起“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的“三严”作风。1966年,周总理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几十年来,周总理的“十六字方针”一直作为航天科技工业科研生产及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成为几代航天人的座右铭。本文将结合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质量控制战略,谈谈航天系统工程的预防型质量文化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外航天信息化的特点,从总体角度系统地讨论了信息安全标准的概念,提出了航天信息安全的标准体系,分析了信息安全标准的特点,并分别提出了制定“安全政策”、“安全指南”、“安全标准体系指南”、“安全标准实施指南”和“安全管理实施规则”等航天信息安全总体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标准化在俄罗斯航天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介绍了俄罗斯在航天标准制定方面的有关规定和标准体系的设置情况,分析和研究了其标准体系设置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以及与欧美同类标准相比所具有的特点,同时提出了在我国外标引进中如何协调欧美航天标准和俄罗斯航天标准在我国航天标准化工作中的地位与采用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从系统论的观点阐述了工艺系统和工艺系统工程的概念,介绍了工艺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工艺职责,提出要编制好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必须认真实施QJ1340-93《航天产品标准化大纲和工艺标准化综合要求编制规定》。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航天产品分类与代码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工作难度,分析了航天行业产品的分类和特点,提出了代码标准划分的思路和标准在编制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为充分发挥技术专家在航天标准紧固件的研究开发、产品检测和质量监督等方面的作用,经国防科工委领导同意并与有关部门协商,航天标准紧固件专家组于2003年1月15日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杨多和处长和王宇宏同志、系统工程一司郝希凡处长和曾开祥副处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曾庆来副主任、科技质量部庞海涛副部长和马志伟处长,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宋森尧总师,航天标准紧固件研究与检测中心主任、七○八所所长郭瑞霞,七○八所副所长顾长鸿,航天标准紧固件研究与检测中心总师孙小炎以及专家…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工艺标准化在航天产品研制和生产中的重要意义,以适应航天产品批生产为目的,根据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标准化的特点,结合产品批生产的特点以及航天行业工艺标准化现状,提出了工艺标准的发展方向以及标准制定与修订原则、实施途径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外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系统工程一直是国外航天和国防领域所惯常采用的研制管理方法,保障了自“大力神”导弹及阿波罗计划以来众多项目的成功。然而,自1969年形成美国军用标准《系统工程管理》(Mil-Std-499)以来,该方法变化很小。与此同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性却在显著地增长,传统系统工程(TSE)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航天电源与供配电技术的特点,探讨航天电源与供配电标准体系的建设思路。结合航天电源与供配电标准体系架构,重点研究和介绍电源与供配电总体标准、运载火箭与导弹供配电装置标准和航天器供配电标准的内容,对该标准体系的修订和后续标准补充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航天电镀及转化膜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航天电镀及转化膜标准现状与特点的分析,指出航天电镀及转化膜标准存在的问题,从提高航天电镀及转化膜标准技术水平、扩大航天电镀制造影响力的角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介绍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标准和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JISC)的JIS-W系列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日本航天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特点,并指出其对我国航天标准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航天工程研制特点和数字化需求为出发点,构建涵盖航天工程全周期、全系统的数据体系,提出航天工程多态全息模型的概念及具体组成,实现了包含全要素信息的完整产品数字化定义;构建航天工程全生命周期模型体系,体系化地表达了多态全息模型在任务层、系统层和功能层随时间的动态演化过程,以及相互耦合关系;开发了多态全息模型集成系统,并在典型的航天型号中开展了实践,初步形成了架构驱动的协同研制模式和数据驱动的产品状态管理模式,提升了研制效率效益,为其他领域复杂系统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载人航天电源系统的技术发展成就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季军  何小斌  涂浡 《上海航天》2021,38(3):207-218
载人航天电源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状态复杂、可靠性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本文在阐述我国载人航天电源系统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从电源系统架构、太阳电池翼、储能电池组、并网控制以及在轨维修与更换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我国载人航天电源系统的各阶段技术突破和技术引领,并对后续载人月球探测提出展望,梳理了能源系统重点研究方向和关键技术,为未来载人月球探测任务顺利实施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09,18(1):F0003-F0003
1概况 中国宇航学会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于2006年获得国家民政部、中国科协批准,是中国宇航学会所属的一个技术委员会,在中国宇航学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其宗旨是致力于推动中国航天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理论与技术发展,为大型航天工程提供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专业化技术支持,促进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技术体系和能力建设,为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专业人员培养提供服务,提高航天及相关领域的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航天关键器件尤其是国产航天关键元器件的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风险来源多元化和复杂性的特点,提前识别航天关键元器件应用风险是保证其成功应用的重要基础。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层次全息模型(ISM-HHM)的组合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系统中各项风险及各风险之间的关系,分析航天关键元器件应用风险属性,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层次全息模型(ISMHHM)组合方法,识别航天关键元器件应用风险之间的交互关系,构建风险间的层次关系框图,为全面识别航天关键元器件应用风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信息分类与编码的概念及其标准体系编制的作用,分析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与体系结构协调性、兼容性的必要性,研究了航天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结构框架和特点,探讨了航天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和标准制定应考虑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措施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0.
殷岳  王强 《中国航天》2023,(1):62-64
<正>航天科技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创新信念和信心。航天系统工程规模庞大、运作复杂、耗资巨大、风险集中,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航天活动事件的发生,航大保险对航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如今,航大保险已经成为化解航天项目风险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航天保险由于产生时间短,保险标的较少,保险合同与货运险、财产险等常规险种相比,特点较为突出,为了更好地为中国航天提供保险保障,全方位保障卫星用户单位利益,有必要对航天保险期限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就如何合理确定航天保险期限提出笔者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