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0日00:40,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4无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神舟-4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现在,首次载人的神舟-5飞船已蓄势待发,它将铸造中国航天新辉煌。 1 4艘飞船步步高 至今,中国  相似文献   

2.
□□神舟号载人飞船工程分为载人飞船工程大系统和载人飞船系统两个层次,前者由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航天员系统、应用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与通信系统和着陆场系统共7个系统组成;后者是7个系统之一,由结构与机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热控制、制导导航与控制、推进  相似文献   

3.
神舟3号飞船上太阳辐射测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2年3月至9月间,用3台太阳辐照度绝对辐射计(SIAR)组装的太阳常数监测器在神舟3号飞船轨道舱上测量了太阳辐照度.改进了SIAR辐射计的锥腔结构,把电加热丝埋在薄锥腔壁中间,提高了绝对精度.采用了用宽视场辐射计飞船在轨运动中太阳扫过其视场期间进行测量的方法,测量值与美国EOS上ACRIM Ⅲ测量数据的最大偏差在0.2%以内.  相似文献   

4.
《太空探索》2003,(2):19-19
1我国发展载人航天为何从载人飞船起步? 航天飞机的研制投入巨大,研制周期长,风险大,我国成功地发射了返回式卫星,已解决了卫星返回和防热关键技术,除美国和俄罗斯之外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为载人飞船研制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因此我国首先从载人飞船搞起,把发展载人飞船作为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金兑 《太空探索》2001,(12):22-23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在太空遨游21小时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第二天凌晨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的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二号E基础上研制  相似文献   

6.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48-51
1992年,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在长征二号E火箭的基础上,专门为发射神舟号飞船研制成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从1992年开始研制,经适应性修改,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高到11.2吨,不仅可以发射各种近地轨道有效载荷,还可用于发射月球探测器或星际探测器。1999年11月20日,它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船发射升空,飞船在太空遨游21d、时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第二天凌晨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崔伟光 《太空探索》2005,(12):21-23
从干上神舟飞船的那一天起,张柏楠便深知肩上担子的重量。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索》2004,(10):16-17
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航天器是苏联在1961年发射的东方号载人飞船:迄今为止.人类研制发射成功并正在便用的载人航天器一共有3种: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9.
□□北京时间1月5日19∶16,神舟-4飞船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见图1)。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4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图1 神舟-4返回舱 5日18∶27,当神舟-4飞船环绕地球运行107圈飞临南大西洋海域上空时,在那里待命  相似文献   

10.
宗合 《太空探索》2003,(2):24-25
北京时间1月5日19时16分,跨越两年时空的神舟四号飞船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在由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_北京时间1月5日傍晚,神舟四号在绕地球飞行108圈后飞临大西洋上空。等待已久的远望三号测量船向它发出返回指令,轨道舱分离,制动发动机点火,飞船返回舱踏上了“回家”的旅途。进入距地面80千米的大气  相似文献   

11.
介绍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交会对接任务阶段划分,系统实现需关注的问题,以及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交会对接飞行试验的结果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武轩 《太空探索》2005,(12):2-7
2005年10月17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神舟六号飞船完成了环绕地球76圈的辉煌之旅.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加圆满着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又一次取得了圆满成功。消息传来.神舟飞船的摇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一片欢腾,  相似文献   

13.
~~神舟-5载人飞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相似文献   

14.
宋河 《国际太空》2003,(1):F003-F003
□□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0日00:40,我国神舟-4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4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神舟-4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全系统参加  相似文献   

15.
《太空探索》2003,(5):14-15
飞船发射升空阶段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神舟”飞船安装有逃逸救生装置,当运载火箭在待发和发射阶段一旦发生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事故时,逃逸救生装置能迅速将飞船拉离火箭,到达安全位置,然后用降落伞安全着陆。在轨运  相似文献   

16.
武轩 《太空探索》2005,(12):16-18
从1999年以来,神舟飞船共进行了六次飞行,取得了圆满成功。参加研制和试验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以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太空探索》2004,(2):40-41
2004年1月10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支持的大型展览项目“中国航天--神舟飞船、卫星展”在北京天文馆正式开展。这次展览旨在面向公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科普教育,使广大现众从中学习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神舟四号"飞船微波辐射计天线的主波束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照反射面天线主波束效率估计的简易计算公式,对“神舟四号”(SZ-4)飞船辐射计天线的主波束效率进行了具体估算,给出了计算流程和计算结果.计算表明,该辐射计天线在6.6GHz,19.35GHz,23.8GHz和37GHz 4个频段上的波束效率分别为89%,91.24%,92.91%和94.87%,并经过了在轨飞行验证.  相似文献   

19.
在神舟六号飞船的设计中,一切为航天员着想.打造人性化的飞船,成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人员的追求。他们针对神舟六号飞船多人多天太空飞行任务的特点,根据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上的飞行体验.在充分考虑到飞船可靠性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神舟飞船生长GaMnSb材料过程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神舟3号飞船(SZ-3)上的多样品空间晶体炉制备出GaMnSb材料.所设计的石英安瓿使用氧化铝棉毡和特殊设计制造的氮化硼坩锅进行减震,经受住了严峻的力学环境的考验,完成了材料的空间生长实验,达到了空间生长材料的初步要求.对空间生长的GaMnSb晶体进行了X射线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空间生长的GaMnSb是多晶结构.对未获得GaMnSb单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空间晶体炉温度的波动和提供能量的不足是导致生成GaMnSb多晶结构的主要原因.由于在晶体生长的初始阶段晶体炉提供的能量不足,使GaSb单晶部分未能熔化,从而导致GaMnSb材料的生长在没有籽晶的情况下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