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西德研究与技术部长凯尔勒说,MBB公司在对桑格尔航天飞机进行第二阶段的技术研究后,将于1999年进行样机的飞行验证工作。桑格尔航天飞机是可重复使用的两级空间运输系统。 MBB公司正领导研究小组进行第一阶段的方案论证研究。第一阶段的研究在今年2月开始,为期4年,投资2.2亿马克。西德工业界提供3000万马克,其中有一半是MBB公司提供的。  相似文献   

2.
据1982年10月4日的《航空周刊》报道,日本正在对发展小型航天飞机问题进行评价研究,并且还把这项研究活动作为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进行中的未来规划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最近出席国际宇航联合会大会的日本代表证实说,他们对小航天飞机的研究工作还处于初期的概念研究阶段。经过初步的评价研究,他们决定研制一种能载三名乘员(即正、副驾驶员及飞行工程师或飞行专家)的小航天飞机。在研究中,他们还考虑在小航天飞机上使用空气喷气发动机,为其返回地  相似文献   

3.
“日本发射和向美国出口小型航天飞机只是时间问题”“别看美国的航天飞机已经上天,日本人发射和向美国出口小型哥伦比亚号也许只是时间问题。”这是最近在美国流传的一则笑话。虽说是笑话,但却多少包含了一定的真理。尽管日本的航天飞机设想目前还只是纸上谈兵,未得到政府的正式批准,而且在九十年代以前大概也不会上天,但日本人确实已在认  相似文献   

4.
初夏 《国际太空》1991,(5):11-11
法国达索尔航空公司1990年12月19日提出招标,研制赫尔莫斯航天飞机驾驶员用的可弹射座椅。原则上定于今年2月中句投标,月底定标。该公司负责推荐选择可弹射座椅的制造商,但最后决定由欧空局确认。有两个工业小组参加投标,他们是英国制造商马丁·贝克的一家意大利分公司小组和苏联的“星”(Zbezga)工业小组,后者是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可弹射座椅的制造者。将制造两架赫尔莫斯航天飞机,每架航天飞机上装备3个可弹射座  相似文献   

5.
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1992年8月24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上午8时13分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第46次飞行,及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第11次飞行。因发射区域上空云层覆盖,发射推迟了13分钟。这次飞行为美国航天飞机第7次国际飞行,飞行的主要任务是由ATLAS大气研究室中的13台科学仪器进行地球大气研究工作。这个研究室重18000磅(合约8160公斤),安装在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货舱中。美国、德国、比利时、法国、日本、瑞士和荷兰的仪器专家与科学家参与了该装置的安装及研究工  相似文献   

6.
日本正计划将其不载人的希望号(HOPE:H-2运载火箭发射入轨航天飞机)轨道器做为研究、建造一种能着陆、水平起飞和能单级入轨的空天飞机的基础。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一直领导着这种带翼轨道器的研制工作,计划在1996年末用H-2运载火箭(轨道器装在火箭顶部)发射。轨道器投入运营后,可以从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飞到国际自由号空间站。希望号航天飞机为自动操作,将承担不载人货运任务,可在机场跑道上水平着陆。  相似文献   

7.
据日本《产经新闻》2月27日报道,宇宙科学研究所26日宣布,日本正在由宇宙科学研究所扎扎实实地执行着航天飞机的研制计划。用这种航天飞机的模型进行的风洞试验已经结束,证明它具有极好的飞行性能。如果这项计划取得成功,日本将继美苏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航天飞机的国家。据宇宙科学研究所的研制计划,这种日本国产的航天飞机,长度为52米,翼展最大宽度为28米。约相当于美国航天飞机的一倍半以上。日本航天飞机和美国航天飞机最大的不  相似文献   

8.
浩言 《太空探索》2008,(4):32-33
在欧洲哥伦布实验舱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后,美国航天飞机紧接着的主要任务是放飞日本"希望",为国际空间站继续添砖加瓦.从2008年3月11日起,美国航天飞机将分3次发射日本希望号实验舱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即先发射希望号实验后勤舱增压段,然后发射希望号实验舱增压舱和遥控机械臂,最后发射暴露设施和实验后勤舱暴露段.  相似文献   

9.
阳光 《太空探索》2010,(5):16-19
2010年4月5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执行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任务代号STS-131.机上乘有7名航天员,其中包括3位女性(美国2人,日本1人),这是有史以来航天飞机首次搭载有3位女性机组成员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最近美国议院小组委员会召开辩论如何与欧洲阿里安火箭竞争和提高航天飞机发射费问题的会议。在辩论会上,航宇局就增加航天飞机发射费首先与美国运输部发生激烈的争吵;同空军争吵是因为军民用航天飞机在飞行次数上出现意见分歧;与国家海洋大气局的争吵是由于它不用航天飞机发射气象卫星而改用空军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与航宇局发生了利害冲突。这几方互不相让,难以协调,最后让里根总统栽夺。现将它们之间的争吵作一简介,借以了解美国空间计划存在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23日,美国航宇局宣布,该机构已与美国两家私营航天公司签署合同,待现有航天飞机退役后,让这两家公司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货运服务。实际上,此举并不能完全接替航天飞机停飞后留下的全部空运任务,到时候还需要俄罗斯的两种宇宙飞船和欧空局的自动货运飞船以及日本的空间站转移飞行器的大力配合。  相似文献   

12.
日本超导工业研究所研制成功一种磁性比现有常温超导氧化物大300倍左右的新型常温超导材料。经测定,每块新超导物质具有的悬浮力约为3000克,这是目前的世界上悬浮力最强的物质。 近年来,日本不仅用这种超导材料制造磁悬浮列车,还计划用超导磁悬浮列车来发射航天飞机,以取代用火箭发射航天飞机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1985年10月在巴黎召开了一次有关法日空间设备研制计划的情报交流会议。法国国家空间中心主任详细地介绍了法国的小型航天飞机研制计划,日本则详述了它的重型H—2运载火箭性能及研制进展情况。这次会议引起国际公众注目,成为日本与欧洲国家的密切联系的动向。法国要求日本联合研制法国的小型航天飞机,可载六名宇航员和4.5吨有效载荷,用“阿里安-5”发射,九十年代中期发射,到  相似文献   

14.
1993年4月26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10时50分(格林尼治时间14时50分),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55次飞行及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第14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55。这次飞行是第二次德国专用的“空间实验室”飞行,即Spacelab-D2。(1985年10月30日~11月6日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61-A飞行完成了Spacelab-D1任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在航天飞机货舱中的加压的“空间实验室”内进行88项实验。这些实验分别由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丹麦、比利时、荷兰和美国设计,其中约40%为医学和生命科学实验,为进行这些实验,  相似文献   

15.
张蕊 《国际太空》2011,(4):51-55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2月25日16:50,发现号航天飞机顺利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此次飞行任务代号STS-133,是航天飞机第133次飞行,也是发现号航天飞机最后一次飞行。发现号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航天飞机编队中第一架退役的航天飞机。至此,发现号航天飞机已飞行了39次,是所有航天飞机中飞行次数最多的一架。  相似文献   

16.
徐菁 《太空探索》2011,(8):22-23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7月8日11:30(北京时间23:30),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执行STS-135任务,这是航天飞机第135次飞行,阿特兰蒂斯号第33次飞行,航天飞机第37次用于"国际空间站"的组装和维护,也是航天飞机最后一次飞行。  相似文献   

17.
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决定继续进行日本的航天飞机研制计划,这个计划可能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研究高度机动实验性空间飞行器系统中一个小型不载人飞行器的,要求研制一种双发动机,用液态氧或液态氢作为燃料。这个飞行器长14米,重2,536公斤,无人驾驶并有一个三角型小机翼。科学家们认为它需要9,000万美元,五年时间才能建成。根据设计方案它将在150-300公里的高度上飞行。  相似文献   

18.
文摘目前,世界上的航天飞机研制方兴未艾,在研制第一代航天飞机的研制基础上,又出现了第二代航天飞机——空天飞机方案。  相似文献   

19.
1985年10月30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开始第22次飞行。这次飞行携带的主要有效载荷是空间实验室-D1。飞行期间西德空间实验室载荷小组和航宇局飞行任务控制人员之间密切合作,解决了重大的实验装备问题,使得飞行科学目标和研究目标几乎全部达到。“挑战者”号载着空间实验室-D1于11月6日降落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结束了在空间飞行时由一个外国控制有效载荷的首次美国载人空间飞行。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的太空运输舞台上,航天飞机可以说出尽了风头。美国目前共有4架航天飞机在服役。从1981年投入运营到现在,航天飞机已进行了约100次飞行,完成了卫星部署、维修、与空间站对接等大量任务。可是1999年航天飞机却只飞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