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期张利的论文《"风云二号"卫星噪声试验高频段控制问题研究》中介绍了"风云二号"卫星04星在地面模拟噪声的试验中曾出现声谱控制未能完全满足试验大纲要求的问题,经过理论分析和调试检验,  相似文献   

2.
小卫星随机振动试验和噪声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小卫星的结构特点,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对比分析了随机振动环境和噪声环境的特点及环境试验的效果。根据典型小卫星分舱段两种试验的数据,分析得出随机振动试验比噪声试验更适合于小卫星的结论,为制定小卫星力学环境试验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运载火箭其整流罩内的噪声声压级有较大差异。在进行卫星的整星噪声试验时,需要分析声谱条件、选取不同的参试设备、优化控制系统的参数设置,最后通过系统调试找到最佳的试验方案。文章以3种不同的声谱条件为例,根据试验设备的条件和能力,结合试验效果、技术上的可靠性、试验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选定最有效和可行的试验方案。既保证了试验能达到预定的目的,检验卫星经受高声强环境的能力,提高其可靠性,又能使试验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4.
卫星产品声振组合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开展了声振组合试验技术的初步研究,探讨了卫星产品声振组合试验的控制方法,并以面积质量比大的卫星舱板产品为例研究了噪声与随机振动组合试验条件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在进行噪声与正弦振动组合试验时,应先启动振动试验控制,后启动噪声试验控制,且正弦振动控制应采用滤波处理;在进行噪声与随机振动组合试验时,噪声激励与随机振动激励正常启动后,相互之间影响很小,可以按照要求的条件施加激励;对于面积质量比大的卫星产品,在结构上同时施加随机振动载荷和噪声载荷,声振组合试验考核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5.
卫星在主动段承受发动机脉动推力和气动噪声激励复合作用下的振动环境。以整星模型为试验对象,分别开展了卫星的振动台随机振动试验、噪声试验和声-振联合试验。对3组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声-振联合试验中,基础激励和噪声激励对不同结构处响应在低频段和中高频段具有不同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工程应用方法,即用振动台试验和噪声试验的响应极值包络法以及线性叠加法以预示声-振联合试验的响应。  相似文献   

6.
文章参考和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的航天器环境试验相关标准和技术文献的内容,结合我国当前试验设备能力和试验技术的发展,通过充分调研,了解同行业各单位的工作实际,根据试验验证情况,以GJB 1027A《运载器、上面级和航天器试验要求》为指导,参考GJB 1197—1991《卫星声试验方法》中行波声场试验部分和GJB 1197A《航天器声试验方法》的相关内容,对航天器组件产品噪声试验方法进行综述。内容可为航天器组件产品噪声试验提供指导,并为航天器组件产品噪声试验方法标准及规范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航天器研制试验的可靠性及地面试验质量,正确评定试验条件,文章初步提出了虚拟噪声试验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各分系统的虚拟仿真方法。系统利用VAOne及MATLAB作为软件开发平台,为卫星动力学试验提供复杂结构的试验仿真和预示,为试验设计提供技术依据。今后应进一步实现系统的机电耦合作用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航天器研制任务发展的需要,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研制建立了一个1 070 m3混响室.文章对该混响室的本体、气源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介绍.该混响室本体为六面体结构,墙体为内、外墙双层结构,大门采用推拉式钢结构;数字式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了多项改进,有效地提高了控制精度和操作的自动化程度;经验收调试,混响室最大总声压级能达到155 db以上;提高了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的声试验能力.  相似文献   

9.
声学试验三分之一倍频程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往的声学试验中多采用倍频程控制方法,该方法控制精度比较低,已不能满足现在试验标准要求。文章详细介绍了声学试验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并对控制算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改进谱估计算法和均衡算法等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并采用VC 编程开发了1/3倍频程噪声试验控制系统。新控制系统与混响室进行了联合调试,调试结果表明新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单向力限研究和整星力限三向通用FMD(Force Measurement Device)设计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新型力限三向专用FMD。利用有限元和振动试验对新设计的三向FMD进行了分析和调试,并利用该装置开展了某型号卫星承力筒的水平向力限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力限三向FMD的刚度、强度以及测力范围和精度均满足卫星承力筒及类似结构的振动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C星系统运行控制中心(SOCC)的组成和功能,阐述了C星业务测控与管理、特殊事件预报与控制,并说明其采用的全系统集中控制、卫星业务运行自动调度、卫星测控流程控制、应用系统作业流程,以及系统设备运行监视与控制等调度控制方式.与01批相比,C星SOCC的系统结构与功能有较大改进,由原分散式功能单-的调度改为集中式监视和控制能力强大的"大运控"系统.该系统集中了卫星控制、整个地面业务系统调度安排、各种作业调度管理、地面设备切换控制、产品处理软件调度,以及产品分发等各种功能,具有-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李海生  王钦 《上海航天》2005,22(Z1):9-11
为满足用户对风云二号(FY-2)气象卫星的要求,在C星及后续星的研制和生产中实行全程质量管理.介绍了落实责任制,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制订与宣贯,包括源头控制、不可靠因素改正、严格把关与彻底归零、验收质量控制的全程质量控制,质量复查,以及发射试验质量控制等措施.C星的成功发射和正常运行,证明了其研制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些经验也为05星的研制建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FY-2C星后端应用系统设计与业务运行调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C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中计算机网络及存储系统(CNAS)的总体设计目标、功能与组成,CNAS实时业务软件系统(CROSS)在系统中的调度和管理功能,以及在轨运行情况.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分别给出了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和存储系统的总体框架,描述C星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档和检索服务实时业务系统的功能与实现方法.分析了系统采用的软件工程化与公共服务、在线与存档文件规范、前置与收工处理、质量控制、设计与实现技术,以及部署方案与技术路线等关键技术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4.
董瑶海 《上海航天》2004,21(4):1-11
简要说明了风云一号(FY-1)极轨气象卫星的总体情况。介绍了FY-1C星运行5年。D星运行2年后的测控、电源、热控、敖传、扫描辐射计和星载数据收集与分发(DCDS)分系统、有效载荷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以及姿控和星载计算机的在轨运行情况。在轨测试结果表明,两星的在轨运行、功能和性能符合任务书的要求。最后总结了长寿命高可靠稳定优质业务运行的FY-1C,D星的创新点、主要成绩,并给出了部分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FY-2C星控制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春子  于嘉茹 《上海航天》2005,22(Z1):36-41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气象卫星双自旋稳定控制分系统的组成、功能和技术指标,以及卫星起旋控制、章动角与摇摆角控制、敏感器设计和消旋子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C星在轨运行情况表明,控制分系统工作正常、性能稳定,圆满完成了起旋、主动章动控制、测定姿、姿态机动、转速调整、定点捕获和天线消旋对地定向等任务,技术指标满足任务书要求.  相似文献   

16.
VXI总线在FY-2卫星无线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亚玲  田华 《上海航天》2005,22(Z1):78-81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气象卫星VXI总线无线测试系统的功能、硬/软件结构.给出了设计中采用的VXI总线技术、硬件配置和在LabWindows/CVI环境中的软件模块化设计方案,以及输出功率限制、微波开关初始化控制、系统安全管理控制和仪器控制顺序正确等软件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该测试系统的测试能力强、体积小、研制成本低,具有测试结果准确、自动化程度高、工作稳定可靠、操作简便,以及转移和维护容易等优点,在FY-2卫星电性星、正样星和发射星测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风云二号07星测控实施过程中部分姿章联控参数未能正常执行的系统间时序控制不同步问题,研究提出一种地面控制系统自适应同步控制方法,分析卫星历史数据得到有效接收时间区间,取所有有效接收时间区间的交集得到最终有效接收时间区间。经验证,方法可有效解决系统间时序不同步的问题,精度高,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FY-2C星热设计的优化及其在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风云二号(FY-2)C气象卫星有效载荷扫描辐射计及其他星上仪器的热环境温度,采用前太阳屏增加散热面、二次分离环提高散热能力,以及重组与补充热控电加热器方案对其热控分系统进行了优化,并用仿真分析和局部试验替代了热平衡试验验证.C星飞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热控分系统具有良好的调控和适应能力,工作稳定,性能指标全部满足要求.说明C星的热设计优化正确有效,为扫描辐射计光机提供了优良的热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的地面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指令控制与数据接收站、数据处理中心、卫星运行控制中心三大组成部分以及三者之间的信息流程,最后介绍了由该系统输出的气象产品。  相似文献   

20.
FY-2C星在天气与环境监测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C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应用服务中心(ASC)的功能.分析了ASC利用C星监测资料生成如热带气旋监测、雾监测、土壤湿度、火情监测、水情监测、积雪监测和海冰监测等部分人机交互产品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C星资料在环境与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分析、预报和预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