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种支持MCM的产品族信息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规模定制生产(Mass customization manufacturing,MCM)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基于产品族的开发和管理被认为是一种支持大规模定制生产的有效方法,文中分析了目前企业在产品数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根据对产品族多个视图的描述,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构建一个通用的产品族结构,形成一种支持MCM的产品族信息模型,简化了产品变异体的数据管理,基于产品族信息模型,可以方便地进行产品配置管理,对于不同的客户需求可以配制出相应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COOPERATIVE DESIGN UNDER CONCURRENT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论述了并行工程环境所支持下的群体通过协同合作进行的工程设计活动。文中首先阐述了工程设计、特别是概念设计的相关问题,接着深入剖析了当今智能CAD的优缺点,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工程、面向群体合作的问题设计策略——协同设计。最后以概念设计自动化为例,建立了以协同设计的概念模型,探讨了模型的基本原理、系统组织以及关键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3.
工程数据的组织管理分散、模式复杂且随时间变化,这就要求工程数据管理系统不仅可以统一管理数据,而且支持客户化工作、可扩展。这种系统的设计必须依赖数据模型的灵活性和自描述性。本文在分析工程数据的特点及其管理现状基础上,描述了工程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和多层元模型;重点刻画了利用元对象技术实现工程数据管理的设计实现;最后描述了一个现实的利用元对象管理仓库中工程数据的系统-FTEDWS,证明了本方案和元模型的有效性。这种采用元模型的方法提供了一个灵活、可互交换的环境,用以支持系统演化和重用。  相似文献   

4.
装配工装在飞机产品生产过程中处于飞机设计的下游,受到飞机装配件设计及其装配工艺的影响以及飞机生产准备周期限制,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传统的飞机装配工装以文本、二维图形式表达为主,信息是静态的,缺乏唯一的数据源易导致飞机-装配工装协同变更管理效率低、准确性差,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飞机-装配工装协同变更方法:利用基于模型的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建立了飞机和装配工装MBD模型关系架构,并结合相关的变更传播计算方法实现了飞机设计结构变更对装配工装变更影响的主动、自动化预测和分析。通过一套飞机壁板开口加强框的装配工装变更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满足结构动态特性要求的支持元件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支持元件在结构动态特性设计中的重要性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给定的固有频率、非完全的振型数据设计支持元件,使结构系统满足动态特性要求的支持元件设计方法。文中将支持元件的质量、刚度矩阵表示成设计变量的函数,根据要求的固有频率,已知支持情况的结构有限元模型,用简单的插值法获得了支持元件设计变量的初值;再设计过程中,为了避免振型数据不全的矛盾,采用聚缩模型的形式依据正交条件构造误差函数,用约束变尺度优化方法获得支持元件的最终设计结果。误差函数的梯度用差分法计算。最后详细给出了该方法在某型飞机机翼颤振吹风模型支持元件设计时实际应用的全过程,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约束描述的设计过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过程模型(DP模型)和约束描述机理的建立,可以使造型设计摆脱细节结构设计的局限,多方位地参予创造性的设计活动,同时可以实现模型描述与模型数据的分离。模型描述建立在较高的信息抽象层次之上,便于创造自然化、智能化的设计环境。模型数据通过模型描述的自动转换来产生,是一个逐步细化和完善的过程。DP模型还用于支持变型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卫星的设计质量与效率,建立以卫星总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主要考虑轨道、有效载荷、电源和结构4个分系统的设计并梳理其耦合关系,整理并建立了较为详细且贴近工程实际的学科分析模型。本文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拟合(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代理模型的优化策略,并将其应用于海洋卫星多学科设计优化中。本文算例卫星参考海洋一号卫星(HY-1),优化后整星质量相对于初始质量下降了约14.1%。优化结果表明了卫星多学科优化设计(Multidiscipl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模型的合理性和该优化策略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探索代理模型技术在卫星MDO设计当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多无人机协同规避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多无人机协同规避控制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纳什最优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纳什最优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有效地实现了多架无人机对障碍物的规避,并且相对于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减少了求解过程中的计算量,缩短了优化控制的时间,改善了系统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化制造环境下.为了盟主企业更好管理复杂零件、工艺、设备资源信息,实现制造任务和制造资源合理匹配,提出了制造任务和制造资源的匹配框架.首先,建立了基于本体的复杂零件加工特征、加工工艺、设备资源P-P-R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P-P-R映射关系;然后,通过可拓理论实现随时添加新的零件特征和零件的工艺特征来完成制造任务-资源的匹配.最后,开发了协同制造资源配置原型系统.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克服Web制造资源描述差异,实现异构平台的数据统一,对提高企业间的协同效率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摆线桨的气动效率,本文对摆线桨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分析了流管模型的基本原理,基于薄翼振荡原理,结合动量和叶素理论建立了摆线桨的双盘-多流管非定常气动模型。然后,通过相关算例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实度较小时,准确度较高,而随着实度与转速的增加,桨叶之间的干扰加强,误差值增大。通过大量试验与计算数据的对比,总结了不同实度时,多流管模型的拉力修正因子。最后,基于双盘-多流管气动模型,应用遗传算法对摆线桨的相关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功率载荷提高了12.4%左右。同时,对比发现优化后的摆线桨比旋翼具有更高的气动效率。  相似文献   

11.
阐述三维绘图及观察三维图像的一些经验、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轻松从二维转换到三维设计,以提高学生计算机绘图的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各部件特性的研究,提出一种简化部件计算过程的方法,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在某些部件的计算中使用很多通过试车数据所发掘的经验公式,用以代替那些繁琐的热力学计算,并合理选取初猜值,使模型能更快收敛,从而减少运算时间,提高模型的实时性。通过对比常规建模方法所建模型,可看出该模型具有实时性、稳定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限制编程(Constraint programmmg)的信息模型内在一致性检查方法,重点描述了EXPRESS信息模型的一致性及其检查。EXPRESS语言,作为标准制造数据交换的一个重要部分,广泛地应用于制造与信息业。中提到的一致性检查包括三个步骤:EXPRESS模型形式化,限制满足性问题(CSP)从形式化模型中的抽取和CSP的可满足性测试。本同时揭示了限制编程的一个新的应用领域:模型验证。  相似文献   

14.
高速风洞通气模型试验是研究发动机进气对飞行器气动特性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带多个进气道的大长细比导弹通气模型测力试验结果与国外参考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试验中影响试验数据质量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有内流管道设计要求、流量调节位置的选取原则以及通气面积比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15.
把时序AR(n)预测模型和灰色GM(1,1) 预测模型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灰色时序模型的预测模型.以发动机光谱为例,经过实测数据检验,显示了其更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制定飞机失速/螺旋模型自由飞试验总体方案时必然会遇到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其内容涉及模型缩尺比例数 K 的最佳选取、确定飞机进入螺旋特征模拟高度 H_A 的依据、模型投放高度 H_m 的变化范围和试验模型质量 M_m 的控制问题。本文所作的各种分析和提出的原则对各种模型自由飞失速/螺旋试验研究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目前Agent模型与实现相分离的原因,将逻辑与决策论方法相结合,以自主为前提,面对个体自主性和群体交互的社会性要求,研究如何建立理性Agent以及理性Agent构成的多Agent社会。对Agent的信念、愿望、效用、约定和意图等心智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直观的描述,阐明了理性行为的决策过程,并采用量化多模态逻辑对该模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完善了Cohen和Levesque的BDI模型理论,使其能更准确地反映理性A-gent的行为,为多Agent系统设计与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尾旋自由飞模型的设计要求和模型缩尺比例数K的选取原则;对影响模型质量m_m的诸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剖析了真实飞机发生尾旋的高度H_A与模型试验高度H_m的确定问题;对模型的结构设计和回收系统设计的一些主要问题也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所有实际的运动机构中都包含一定的非线性,对其进行精确的建模和控制是运动控制中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文中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RLS-PSO系统辨识建模方法,所得伺服转台模型具有良好拟合效果;对该模型提出改进的两步法,应用基于预测函数控制(Predictive functional control,PFC)的全局优化预测控制;伺服转台的仿真运行结果表明跟踪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灰色系统研究进展(2004--2014)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灰数及其运算、灰色序列算子与灰色预测模型、灰色关联分析与灰色聚类评估模型、灰色决策模型、灰色组合模型和灰色控制几个方面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2004—2014年的研究进展及部分应用成果。梳理了基于"核"和灰度的灰数运算法则、一般灰数的概念、灰度合成公理及缓冲算子的一般形式,总结了4种GM(1,1)基本模型,即均值GM(1,1)模型(EGM)、离散GM(1,1)模型(DGM)、均值差分GM(1,1)模型(EDGM)、原始差分GM(1,1)模型(ODGM),及其适用的序列类型。介绍了灰色相似关联度、灰色接近关联度、三维灰色绝对关联度,以及基于中心点和端点混合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评估模型、多目标加权智能灰靶决策模型、两阶段综合测度决策模型、灰色博弈模型、灰色投入产出模型,并且阐述了分布型、中立型和中立-分布型灰色随机时滞系统的指数鲁棒稳定性等新概念、新模型、新方法。同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