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3,(3):31-33
从1961年初人类首次乘载人航天器进入太空,载人航天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人类已发射了3种载人航天器,即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2.
龚念曾 《中国航天》1996,(11):40-43
发展载人航天的重要意义飞离地球,进入宇宙空间,这是人类进化的一个新阶段,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载人航天是扩展人类活动领域和进一步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一、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3.
三.载人航天筑辉煌 载人航天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它可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促进科技进步和带动一大批新学科的发展,并有可能出现一批新兴产业;它具有巨大的军事潜力,比侦察卫星更有选择性、及时性和综合性;可部署、修理、组装大型航天器;可为科研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在一些前沿科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大规模开发空间资源奠定技术基础,解决地球上存在的能源问题、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的最高境界。 现在,人类已研制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三种载人航天器。前两种主要用于天地往返…  相似文献   

4.
发展迅速的空间技术为人类匍设了通向太空和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道路。回顾过去,空疸工发成就卓著。展望21世纪,空间事业前景光辉,人类将在太空开辟新天地,中国人也将遨翔太空。  相似文献   

5.
空间飞行和研究的历史已众所周知。在太空时代即将迎来它40周年之际,也应当考虑在这一前沿的探索征途上,人类已走了多远。本文中,NASA的欧洲代表James V.Zimmerman回顾了人类空间飞行,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和国际合作的历史,对未来空间探索的主题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的历史和现状王金华载人航天的特点是技术难度高和耗资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讲,宇宙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对宇宙进行探索、开发和利用,应该是整个人类的共同事业。因此,在载人航天领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7.
长期载人航天的医学和医学工程问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的长期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重返月球和载人火星飞行,即行星际的载人飞行。未来开展的长期载人航天活动必将会遇到许多新的医学、心理学、工效学和医学工程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21世纪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方向。一、21世纪的载人航天1989年,美国政府正式宣...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3,(3):48-48
前苏联时代1957年的一次发射将人类带入了航天时代。4年后,随着加加林驾船升空,人类又实现了飞天之梦。载人航天使人类的活动疆域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拓展到了外层空间。弹指间,载人航天已步入不惑之年。40余年里,人在目睹了载人航天创造的一项项成就 和辉煌,也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和牺牲所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子力 《中国航天》2004,(1):31-35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辟了人类航天的新时代。为了在与美国的太空竞赛中继续保持“东风压倒西风”的优势,前苏联紧接着就投入了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准备工作。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被送入太空,初次实现了人类载人航  相似文献   

10.
长期载人航天的医学和医学工程问题(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长期航天的辐射危害及防护航天员在飞往火星的途中以及在月球和火星基地上生活,都可能受到宇宙辐射的危害,特别是在地球与火星之间的往返飞行,遭受辐射的危险性最大。其原因是飞行时间长和防护问题极为复杂。因此,人类在开始火星飞行之前,必须妥善解决辐射危害问...  相似文献   

11.
载人航天应用分析吴国兴前言载人航天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梦想。自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卫号载人飞船成功地飞上太空,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以来,载人航天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这30多年中,人类曾多次登上月球,研制出可多次使用的航天飞...  相似文献   

12.
动态     
《航天员》2014,(6):47-48
航天员刘旺作客中北大学 10月16日,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出席了中北大学第68期中北大讲堂,并作了题为《人在太空》的讲座。讲座中。航天员刘旺以人类对太空的向往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了太空环境、中国载人航天系统构成、神舟九号太空飞行活动和人类航天的未来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简要地回顾了人类离地升空的奋斗历程,对比分析了11种飞行器的特点,指出航天技术要比航空技术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阐明了返回式航天器在航天活动中的特殊作用及其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载人飞船是一种能保障少量航天员在太空轨道上生活和工作、且能使航天员座舱以弹道式或弹道-升力式再入路径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它在太空轨道上独立飞行的时间不长(一般几天到十几天),内部容积较小(几立方米),乘员不多(一般1~3名),只能一次性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载人飞船尚处于概念研究阶段)。按运动范围,载人飞船分为卫星式载人飞船和登月飞船,今后还可能出现登火星的载人飞船。在迄今已出现过的载人飞船中,除一种型号曾用于载人登月外,其它型号的飞船都是往返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的卫星式载人飞船。载人飞船是出现最早…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至今已逾50年。在这期间,不光人类为走向太空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是生命,而且动物们在航天史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是它们先于人类踏出了那一步,人类通过它们摸清了航天飞行道路上的许多门道。  相似文献   

16.
士元 《中国航天》1997,(11):38-42
载人航天故事(一)士元引言1997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40年前的10月4日,前苏联用卫星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卫星在太空正常工作了3个月左右。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在过去的4...  相似文献   

17.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人类将很有可能在轨道飞行和星际飞行过程中长时间暴露于微重力环境下,但人以同重力作用的耐力却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自动力人体离心机,或者主空自行车,是一个被建议用来对付长时间微重力对人体不利影响的措施,国际空间站项目给了我们一个初次从角度考虑在太空飞行中使用人体离心机的机会,本文章将提出这种装置的设计及其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3,(3):47-47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进行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载人航天由载人航天系统实施,包括载人航天器、运载器、发射场、回收设施和测控网等。  相似文献   

19.
载人航天技术对医学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人航天技术对医学发展的贡献沈羡云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不仅保证了航天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对地球上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贡献。在过去的30多年中,很多在空间飞行计划中研究出的技术,已应用到临床医学及保健中去,促进了医学发展,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本...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3,(3):46-46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进入太空,飞行108分钟。这是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