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越 《中国航天》1999,(11):26-27
欧洲空间局最近公布了罗塞塔彗星探测任务经过修改后的技术细节。罗塞塔探测器将在2012年与一颗名叫沃塔宁的彗星交会,并将把一个着陆装置释放到该彗星的表面上。与此同时,美国航宇局因为预算原因而取消了一项类似的探测任务。彗星是人类可以探测到的最为原始的天体。彗星探测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太阳系的起源。罗塞塔计划是欧空局地平线2000长期空间科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耗资巨大,共需花费10亿欧元(10.2亿美元)。它将利用欧空局以前发射的吉奥托探测器的探测结果。吉奥托探测器在1986年成功地从哈雷彗星近旁飞…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0,(12):25
美国航宇局专家10月26日宣布,该局将在今后15年内执行6次重要的不载人火星探测任务,但他们拒绝推测何时会派人飞往这颗红色的星球。根据这项新制订的火星探测计划,从火星表面采集样本并送回地球的探测任务将至少推迟到2011年。天文学家原来曾希望能在2010年就得到火星的土壤样本。 火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根据新的计划,美国航宇局今后5年中每年可能将在火星探测方面投入4~4.5亿美元。即将发往火星的探测器中既有围绕火星运行的轨道探测器,也有在火星表面上着陆的着陆型探测器,并包括可在火星表面上远距离行驶的漫…  相似文献   

3.
(三)美国的空间探测为探索宇宙奥秘,发展宇宙科学,促进航天技术发展,同时也为了同苏联开展太空竞争,美国同前苏联几乎是同时开展了月球、行星和行星际探测。1.月球探测美为给阿波罗载人登月做准备,先后研制和发射了徘徊者号、勘测者号、月球轨道器号等探月器,尔后进行了载人登月探测。徘徊者号从1961年8月到1965年  相似文献   

4.
欧空局目前正在研究今后十年的空间探测任务,这些任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研究性的地探测任务,另一类是可供使用的地球观察任务。这些研究要求的卫星质量不同小的不足1000kg,大的可达3000kg;功率不同,小的不到500W,大的超过1500W;轨道高度与不同,从500km到800km。降除雨量观测伤由于飞行 器结构和系统的限制是在低倾角轨道上执行外,其他大部分任务将大太阳同步轨道上执行。  相似文献   

5.
欧洲空间局最近公布了罗塞塔彗星探测任务经过修改后的技术细节。罗塞塔探测器将在2012年与一颗名叫沃塔宁的彗星交会,并将把一个着陆装置释放到该彗星的表面上。与此同时,美国航宇局因为预算原因而取消了一项类似的探测任务。彗星是人类可以探测到的最为原始的天体。彗星探测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太阳  相似文献   

6.
庞之浩 《中国航天》2004,(8):38-41,44
2003年12月25日,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顺利进入火星轨道;2004年的1月3日和24日,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又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6分钟降落过程之后,分别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不久,它们相继传回了令人惊奇的高清晰度照片,“火星快车”还首次在火星表面直接发现有水的证据。这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引起了轰动。与此同时,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等还陆续宣布了各自的火星探测新计划,在全世界掀起了新一轮的火星探测狂潮。  相似文献   

7.
吴忠 《中国航天》1995,(3):25-27
尤里塞斯探测太阳南极欧空局和美国航宇局共同研制的尤里塞斯探测器于1994年9月初第一次飞越了太阳南极,并有许多新发现。探测器探测到了从太阳南纬地区喷射的物质产生的数百万公里的激波,所获取的数据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尤里塞斯发现从太阳南极日冕巨大的洞内穿...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2,21(2):127-127
据英国Compondsemiconductor.net网站2012年2月15日报道,一种加入砷化镓(GaAs)芯片的新型热红外遥感器(TIRS)推动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探测技术的飞跃发展。TIRS将采用一种新技术实现地球温度的测量,这种新技术将量子物理应用到热量探测上。TIRS是一种新型的地球资源卫星仪器的一部分,已经运抵美国亚利桑那州吉尔伯特轨道科学公司,  相似文献   

9.
美国预警卫星探测器及其相关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钟建业  魏雯 《中国航天》2005,(6):22-27,30
美国的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从“导弹探测预警卫星”(MIDAS)、“弹道导弹预警系统”(BMEWS),到“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群,迄今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美国使用的预警卫星系统是第三代“国防支援计划”预警卫星系统。该系统于1989年开始发射,预计到2010年左右退役。目前“国防支援计划”星座由4颗工作星和1颗备份星组成。  相似文献   

10.
从1958年10月到1973年4月,美国航宇局为了探测月球、行星际空间和外行星,共发射了11颗先驱者号探测器,其中1972和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和11号对木星和土星进行了探测,是最早探测这两颗行星的太空飞行器。先驱者10号是1972年3月2日发射的。它于1973年12月3日从距木星13万公里的地方飞过,进行了所谓的飞越式探测。由于只是路过,而不是进入木星轨道,所以该探测器此后仍一直不停地向前飞行着。目前它距太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用航天器进行空间探测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例如,欧空局1998年4月28日宣布,太阳与日光层观测卫星(SOHO)发现,在太阳上存在巨大的太阳旋风,宽度大致相当于地球直径,时速高达50万公里;美国也于同月中旬透露,伽利略探测器发现木卫二上存在有机物...  相似文献   

12.
小行星表面取样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小行星探测逐渐成为深空探测的热点。小行星探测也从早期对表面进行简单的拍照观测,发展为着陆探测和物质取样等。1996年2月美国发射的"近地小行星交会"(NEAR)探测器是第一个专用近地小行星探测器,也是第一个在小行星上降落的  相似文献   

13.
袁越 《中国航天》1997,(3):21-22
从现在开始,世界各国将迎来一个行星际探测新时代的到来。到2005年,按计划各国共将向各大行星及其卫星、香星和小行星发射约20颗探测器,而1989年时在研的星际探测器只有5颗。与以往由美国和俄罗斯唱主角不同,欧洲和日本现在也在牵头搞一些星际探索项目。此外,美国航宇局还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世界深空探测获得丰硕成果(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年来世界深空探测的重要进展 2008年是世界深空探测获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在月球探测方面,印度成功发射了首个月球探测轨道器月船1号,中国的嫦娥1号月球卫星绘制了目前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全月球影像图,韩国也研制出自己的月球探测器,美国则联合八国航天局签署了无人探月协议。在太阳系行星探测方面,美国的凤凰号探测器成功地在火星极区着陆并证实土壤中存在水冰,  相似文献   

15.
美国目前还不能探测到苏联在深空中某些关键区域的活动。然而,苏联已有能力用其机动洲际弹道导弹进行航天发射,而且航天飞机即将运行,这将给美国空间探测带来更大的压力。 苏联的航天飞机即将运行,这对美国的空间观察哨来说是个不祥之兆,因为航天飞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卫星从低空轨道发射到深空。 美国的陆军空间监测和跟踪系统很难探测到这种秘密发射的卫星或识别其有效载荷,这一点使美国大伤脑筋。 如果苏联航天飞机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太空行走或者舱外活动(EVA)过去一直是并且今后还将是美国太空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计划中的第一次EVA是1965年“在双子星-4”号上发生的。月球探测是在1968年即开始的阿波罗计划期间由双人航天员舱外活动完成的。到目前为止美国唯一的长期空间飞行经历发生在1973 ̄1974年,是在天空实验室上共执行了10次EVA。自1981年航天飞机计划开始以来,已经有13次双人航天员EVA了。航天站,一种  相似文献   

17.
2011年3月,美国发布的《2013~2022年行星科学的愿景与航程》将火星定为首要行星探测目标。历史上,火星就是美国探测次数最多的地外天体,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火星探测将继续在美国整个太空探测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虽然NASA的载人航天计划一直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但是对于未来的载人火星探测还是有着许多创新理念。从星际火箭到新一代的无人探测机器人。就目前美国所掌握的这些技术来看,或许最终能够将航天员送到火星上。  相似文献   

19.
通过激光遥感获取气溶胶、云垂直分布情况,对研究气溶胶、云微物理特性、辐射强迫效应以及污染物传输等具有重大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激光雷达受激光器能量、发散角以及透过率等影响,会导致各雷达面对同一目标物探测数据不一致。随着地基大气探测激光雷达逐步规模化、标准化,对雷达组网观测一致性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保证组网激光雷达数据高质量和高可靠性,在雷达系统自标定基础上,利用太阳光度计、大气分子模型获取激光雷达系统常数,确保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定量可比。通过激光雷达组网观测进行探测目标一致性比对试验,以验证激光雷达系统探测一致性精度。结果表明:标定后,532 nm距离修正信号在1~2 km区间相对偏差从64.89%降低到22.16%,在2~5 km区间相对偏差从49.26%降低到8.90%,在9.5~11.5 km相对偏差从46.83%降低到10.91%;532 nm退偏比在1~2 km区间相对偏差从69.68%降低到20.68%,在2~5 km区间相对偏差从71.24%降低到6.69%,在9.5~11.5 km相对偏差从140.24%降低到9.02%;532 nm后向散射系数在1~2 km区间相对偏差从37.45%降低到23.63%,在2~5 km区间相对偏差从29.15%降低到21.45%,在9.5~11.5 km相对偏差从76.02%降低到24.16%。组网激光雷达数据结果一致性较好,可在多站点进行高精度探测,在气候变化研究、碳排放监测和环境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大规模大气变化规律研究提供高质量、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20.
未来我国发展月球车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斌  王巍 《中国航天》2003,(1):29-33
一、月球探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前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与此同时,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21个无人探测装置。人们利用从月球采集到的382.7千克月球土壤和岩石样品,对月球表面环境、月壤物理化学性质、陨石坑的分布以及月球资源的开发前景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人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月球的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的前景非常广阔,同时发现开展月球探测有其深刻的科学技术意义、深远的社会和经济意义以及重要的军事意义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