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5年9月21~22日,由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和北京理工大学共同主办,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空间法研究所共同承办的"2015年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空间法律与政策论坛"在北理工国际交流中心顺利举行。来自联合国外空委员会、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外交部条法司、国防科工局的代表,德国、法国和巴基斯坦等亚太国家以及中国多所高校的海内外学者80余人参与本次论坛。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一司副司长赵坚代表  相似文献   

2.
法岩 《航天》2012,(3):31-31
2011年12月1~2日,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军贸与外事司、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和中国空间法学会联合举办的“国际空间法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三家主办单位的领导及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关方面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有关领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湘潭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的国际空间法专家学者,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等中国空间法学会理事单位政策法律研究部门、法律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部分师生,共计40余人。  相似文献   

3.
法轩  薛滔摄 《航天》2013,(12):50-51
2013年9月26日,国际空间法学会第22届曼弗雷德-拉克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在北京理工大学落下帷幕。本次总决赛在2013年度北美赛区冠军美国乔治敦大学代表队和欧洲赛区冠军荷兰莱顿大学代表队之间进行,由国际法院三名现任大法官LeonidSkotnikov、JuliaSebutinde和薛捍勤担任主审法官。来自亚太赛区、非洲赛区的两支区域冠军队和世界各地空间法学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4.
何英 《中国航天》2006,(12):10-10
11月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国际空间大学在北京举行了2007年暑期进修项目合同签字仪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唐晓青,国际空间大学校长米歇尔·辛普森出席签字仪式并签署了协议。出席此次签字仪式的还有集团公司以及国家航天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宇航学会的相关负责人。吴卓副总经理在签约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中国航天一直十分注重与国际空间大学的合作,每年都选派一定数量的专家、学者和优秀学员参加国际空间大学的各类学…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20日上午,2008年中国空间法学会年会暨和谐世界中的空间法治学术研讨会于北京理工大学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空间法学会和北京理工大学空间法研究所具体承办,会议主题是“和谐世界中的空间法治”。  相似文献   

6.
<正>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空间法学事业的对外合作和学术交流工作,中国空间法学会日前决定设立"国际贡献奖",专门用以表彰、鼓励对中国空间法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海外空间法律政策领域知名专家。2014年12月26日,在中国空间法学会与北京理工大学空间法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美国航天管理体制与航天法"主题报告会上,美国著名空间法专家、美国密西西比大学法学院荣誉教授、《空间法期刊》荣誉主编、国际空间法学会理事琼安.艾琳.盖博瑞诺维奇(Joanne Irene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3,(9):6-6
本刊讯作为发展中的航天大国,我国十分重视空间碎片问题,致力于空间碎片减缓和防护研究,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03年8月9~10日,国防科工委在上海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全国空间碎片专题研讨会。来自财政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空间法学会以及军队有关单位和新闻媒体的近1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自国家拨专项经费支持空间碎片研究以来我国空间碎片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有关领导出席了研讨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15日,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应中国工程院的邀请,在以"中国空间探测"为主题的第66场中国工程院论坛上作了题为"我国空间探测发展原则和计划"的报告。孙来燕通过对国际空间探测新热潮以及我国空间探测新进展的简要阐述,引出了对我国空间探测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9月21~23日,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京召开。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空间法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王礼恒院士,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空间法学会副理事长杨长风,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石泉,外交部军控司参赞马升琨,中国  相似文献   

10.
(六)建立了若干国际外空法文献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在此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已经购置了相当数量的专著、论文集以及国外的《空间法》和《航空航天法》等期刊.哈工大空间法研究所正在建立一个内容尽可能全面的外空法资料中心,文献内容包括重要的空间法专著、会议论文集、杂志、法律文件等等;同时还可利用万律、北大法宝在内的数据库等.另外,LexisNexis和Heinline等英文法律数据库上也有很多的空间法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空间法学会成立以开展国际空间法和其他与发展空间技术有关的国际法、国内法的研究,宣传我国的空间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推动外空领域国际合作为宗旨的中国空间法学会,于去年12月25日在北京宣告成立。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在外层空间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与空间碎片有关的国际空间法研究主要包括对空间碎片的定义、空间环境保护制度、空间物体的登记制度及空间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等问题的研究。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法律小组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对于“空间物体”与“空间碎片”的定义及其关系问题的研究基本上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3.
空间碎片造成空间环境污染的国际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利用和探索外层空间的活动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外层空间的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外空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人类在外空活动所留下的空间碎片。由于地球轨道法律地位的特殊性以及空间碎片产生及其损害后果的特殊性,因此,空间碎片造成空间环境污染所产生的国际责任与传统的国际责任在性质、责任构成要件及责任的实现等方面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国际空间法学会简介刘文科一、学会背景国际空间法学会(TheInternationalInstituteofSpaceLaw简称IISL)于1960年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创立,该学会取代了国际宇航联合会于1958年设立的空间法常设委员会。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15.
《宇航学报》2009,30(2)
环太平洋地区国际空间会议(ISCOPS,前两届称为PISSTA)是由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和日本火箭学会三方联合发起的区域性空间会议,该会旨在促进和加强太平洋地区国家在空间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环太平洋地区国际空间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自1985年以来,已分别在中国、美国和日本连续成功举办了11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段丽娟  薛滔 《航天》2014,(11):52-53
2014年10月10日下午,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北京理工大学协办的庆祝2014年“世界空间周”科普报告会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中国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炜到会致辞,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会议并与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嫦娥三号副总设计师贾阳等专家为出席活动的青少年代表赠送航天科普图书。  相似文献   

17.
为了响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空间年活动的部署,我国成立了以宋健国务委员为名誉主任的中国筹备委员会。聂荣臻元帅和宋健国务委员还应《航天》杂志之邀为国际空间年题了词(本刊予以转载)。受国际空间年中国筹委会和航空航天工业部的委托,中国宇航学会将在1992年举办五项活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的由来及其在地球空间探测、科学研究以及国际合作等科学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4,(5):10-10
由国际空间法学会和中国空间法学会联合主办的国际空间法研讨会于4月26日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20个国家的近百位国内外知名空间法专家与空间技术专家会聚一堂,对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空间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20.
焦勇 《中国航天》1993,(7):8-11
当今,发射服务已成为空间活动商业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商业发射服务从根本上说是国际性的。它必然涉及一系列国际空间法律问题。 国际空间法规定的是在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活动过程中各国之间的法律关系。发射服务必须遵循空间法的各项规则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并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